釀 最新 婉兒Cari 2024.10.19 《二十一天》:華語災難影集的創新與試錯 雖然在情節的構織與人物的形塑上不盡如人意,本劇還是擁有一個極其動人的情感內核,是關於不論私人仇怨為何,仍會為了天職而救人的大義與良善,更是關於在絕境之中,閃爍在人物眼眸中的那束不滅的「光」,那到底是向死的光,還是向生的光? 彭紹宇 2024.10.18 《懼裂》:變美欲望通往自毀盡頭 《懼裂》在2024年坎城影展放映時引發爭議,最後獲頒劇本獎,這是一部必將引發部分觀眾不快、甚至感到冒犯的作品,但這場伊莉莎白與蘇之間的對立戰爭,其實道盡電影想傳達的訊息。無論是害怕年華老去的伊莉莎白,抑或自滿於青春的蘇,都忘了她們終究是同一人。這場戰爭必定沒有贏家,那麼打一場注定輸的戰鬥又有何意義? 陳宏瑋 2024.10.17 【2024 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淺談 2024 年新北市學生影像新星獎劇情片組與種子新星作品──短片是電影創作的起點 短片是電影創作的起點。對比於劇情長片,短片在有限的時間內說故事,商業價值較低,難以院線放映,連帶無從回收成本。因此有導演建議將短片視為練習,不要考量市場,盡情去天馬行空、恣意嘗試各種可能。亦有前輩說,短片是創作者的名片,讓人得以評斷潛能以及累積作者性格。 李薇婷 2024.10.17 千禧後香港女同志電影:技術、物質與女同志再現 香港電影裡女同志再現的種種特色,我們可以將之看成限制,卻也應該承認其提醒我們「女同志電影」的標籤如果具有良性的果效,會否建立在肯定雙性戀情慾(而非將之排除並推向異性戀框架之內)、與女性議題的重疊(肯認女女情慾是女性成長的常見經驗,而非只關注有沒有發展完成)、肯定觀眾群對影像再現進行歪讀的合法性之上。 長江動物園 2024.10.16 【第 11 屆 TIQFF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閉幕片《從今以後》:她們與「家」的爭奪 《從今以後》這段平實的生活場景令人心中感覺溫暖。如果你讀過白先勇的《孽子》,或許都知道「黑暗王國的青春鳥們」代表的是那群在二二八公園遊走的男同志。若我們將鏡頭轉向女同志族群,她們的處境常常更為隱蔽,生活狀態也難以用某種統一的標準來界定。 釀電影 2024.10.16 為何你從不在我看你的地方看我──《我心裡的太陽》凝視的回溯 世界也大半會以自己意識中的大他者制約,有意無意地壓迫著我們;縱然我們如此平庸與傷痕累累,仍希望當我被看見而成為圖像時,不僅能被那些溫暖的目光看見,也能讓目光中的美好,在凝視必然的回溯中,循環往復地以彼此溫暖的視線,編織出那幅心裡的太陽。 1 ... 23 24 25 26 27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