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郁書 2020.09.23 桃影 2020|《女性日常》:為什麼我們總對性騷擾「習以為常」? 令人沮喪的是,即使親近如丈夫、家人,男性要理解女性受到騷擾的噁心和夢魘,竟是如此困難而充滿隔閡,以至於這類議題始終只有女性團體努力發聲。而像這樣的電影,即使多麼希望男性女性都能一起觀看討論,男性卻總是不太感興趣。 蔡曉松 2020.09.23 桃影 2020|用攝影機記下世代的吶喊與嘶吼,滴下的汗與淚 以一個電影愛好者的角度來說,如果在 2020 年桃園電影節只能選擇觀賞一部電影,我認為日本導演市川崑在 1968 年拍攝的運動紀錄片《青春:第 50 屆日本全國高中棒球錦標賽》(下稱《青春》),會是非常值得考慮的選擇。 甜寒 2020.09.22 雄影 2020 短片競賽|台灣組(一):哀樂少中青,有時還有大公雞 作為看長片遠多於短片的人,同時也在思考著,我想看什麼樣的短片?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短片?除了未來(或已經是)劇情長片、紀錄片導演的「練手」、養成之外,短片結構無法像長片那麼複雜,亮點、刺點、甜蜜點也無法流長或洶湧,它有什麼以小搏大的優勢嗎? 沈怡昕 2020.09.21 愛的龜兔賽跑──《消失的情人節》 在愛情裡沒有誰輸誰贏,贏也得是雙贏,輸了肯定是兩敗俱傷。《2046》說過:「愛情講究的是時機,時機是很難拿捏的」。不斷錯過表白時機的烏龜,要怎麼讓兔子愛上她呢?陳導深知王家衛式「求敗」之美,畢竟,在「愛,無能」時,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慢了一點,又或者快了一點,時機是很難拿捏的。 于念平 2020.09.19 文學閱影展 2020|時而像是無母的孤兒:寺山修司的三大地獄 不停地尋訪、不斷地再創造,將母親、不倫之性與地獄圖結合,寺山修司都是為了標誌、甚至榮耀母親缺席的存在。但每創造一個新的影子,那影子的主人似乎就更退居幕後,最終,他甚至為自己的母親創造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許多人以為,他的母親早就去世了。於是他也說,《田園死神》就像是他為母親挖的墳⋯⋯ 泰賀 2020.09.17 《惡之畫》:換位的觀看 於今年台北電影節首映,且作為台灣代表之一入圍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惡之畫》,是陳永錤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惡之畫》旨在探討作者、作品、觀者三者間的互動結構,導演初出茅廬就把劍鋒直指議論紛紛的社會議題:如果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出自窮凶惡極的罪人之手,我們該如何選擇我們觀看的立場? 1 ... 207 208 209 210 211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