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吳思恩 2022.04.02 其實我們都不想說謊──《廢柴男又怎樣》 《廢柴男又怎樣》展現了現代人害怕的日常──尚未躺平,卻也無力再起,權太的改變雖是被迫,但也鼓勵了人們嘗試全新的生活態度與處世之道。我們難以經歷靈魂交換的奇遇,也無需等到被迫改變那天,只要稍微站得遠一些,呼喚孩時的自己,或留話給未來的我們,當我們感到迷茫時,藉由拉長時間的刻度,便得以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彭紹宇 2022.04.01 張國榮的流動與凝滯──看「張國榮影展」 從角色上切入,《英雄本色》的警官宋子傑或許最為陽剛,《霸王別姬》的名角程蝶衣最為陰柔,然而探究人物底層,程蝶衣實是最剛烈的,為愛不惜自刎,為情寧願犧牲;相反地,宋子傑對哥哥的軟心與動情,軟化執念與恨意,不也反映著角色氣質的流動,呼應張國榮本人難以定義的人物形象? 黃以曦 2022.03.31 需要那麼大的虛假才能胃納的是怎樣大的真實?從影集《創造安娜》談起 在紐約這世界頂端擁有一席之地是多麼虛幻的事,更何況你沒有任何資源、你甚至犯過錯。可如果現實的蹎躓,真能讓我們放下夢想就好了。但沒有,我們仍在灰撲撲的日子裡,掛念著那些金色的東西。 吳思恩 2022.03.31 《不能相愛的兩個人》──關於「家」的再定義 即使他們沒有同住,依然可以是互相關心的家人,擁有比普通朋友更加親密的、非關愛情的關係,因為之所以成為家人,是因為想擁有依靠,也成為對方的依靠,而若這份關係反倒阻礙了彼此追求幸福,不就適得其反了嗎?「家人」不再需要外在的束縛,也不需要外在的證明,僅需在心底為他標記出一個重要的位置。 釀電影 2022.03.30 《鈦》: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變態 人性的希望在於不斷奔向、擁抱新的「變鈦」、新的可能,迪古何諾的電影裡令人著迷的類型混搭、多變風格、繁雜主題亦可作如是觀。 文首提到的獲獎詞中,有關完美與不完美的辯證在這裡得到了解答:生命不是為了完美而創造,而是因為不懈的創造才完美,電影亦然。 釀電影 2022.03.29 《願未央》與《我記得》:書桌上的雲影天光 如今已不是文學能夠那樣搖撼社會的時代了,在某些意義上書寫當然還是擁有深刻影響力,但絕非洛陽紙貴式的全面騷動。文字不再是人們思考、感受、表達和取樂的主要媒介,人們使用的工具變得多元,社會氣氛開放,但文學回到書桌上,倒也多少討還其純粹本色。兩部紀錄片,兩世人一眨眼,猛然看下來不由得感到幾許蒼涼。 1 ... 143 144 145 146 147 ... 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