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By Lizzy

《沙丘:第二部》:救世主不只是預言,也是一種心理需求

兩年多前,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沙丘》推出,即使疫情尚未結束,仍獲得亮眼票房成績,並奪下六項奧斯卡獎。今年續作《沙丘:第二部》上映,在藝術、動作、敘事等層面都彷彿是上集的加強版,美術設計、服裝設計與攝影皆令人屏息,厄拉科斯行星上的沙漠風光依舊遼闊壯觀,哈肯能家族基地「羯地主星」的紅外線拍攝手法更是神來一筆,搭配黑色的太陽以及墨跡般的煙火等等表現出冷峻肅殺之氣,而漢斯季默的配樂在此系列已感覺不只是配樂,而是與環境相當符合的整體聲音設計了。

《沙丘:第二部》直接延續首集結尾,受皇帝之命接管厄拉科斯行星的亞崔迪家族,幾乎遭哈肯能家族滅門,倖存下來的亞崔迪公爵之子保羅,以及母親潔西嘉,被當地原始住民弗瑞曼人收留,保羅希望向他們學習沙漠生存之道。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導演在將近三小時的片長之中加入足夠的細節,例如弗瑞曼人死後的處理儀式、對敵人的攻擊方式、騎上沙蟲彷彿結合攀岩與衝浪的精采過程等等,讓弗瑞曼人的世界、文化與價值觀顯得立體而寫實,帶領觀眾沉浸其中。

本片故事主軸,則擺在保羅幾經掙扎、決定實現預言成為救世主的過程。在系列首集,保羅剛到厄拉科斯星球時,就已發現當地住民預期「利桑亞拉黑」即將到來,且有些人認為保羅即是那位救世主。在《沙丘:第二部》的前段,保羅不斷排斥這種預言,不齒背後的人為操作,甚至由於已經預視到自己南下後,會成為救世主並發動聖戰、造成死傷無數,還會失去他愛上的弗瑞曼人荃妮,因此不斷拒絕動身,但現實情況令他日益難抗拒。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人與人之間,每段關係多少都有私利考量,在厄拉科斯這樣嚴峻的生存環境之下更明顯。圍繞保羅的人,各自為了政治、經濟、宗教、生存等等因素,需要他出頭當救世主、當他們的武器。保羅之母潔西嘉、武術恩師葛尼、弗瑞曼人首領史蒂加,對保羅都是忠心的,但也都對他懷抱出於私心的期許。

尤其史蒂加,與保羅毫無淵源,卻願意張開雙臂接受外來者擔任弗瑞曼人的救世主,這除了因為虔誠的他認定保羅的一切都「如預言所說」,恐怕也因為:香料的存在讓厄拉科斯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掙扎許多年都擺脫不了外來氏族統治的命運,史蒂加對族人的抗戰已不具信心。所以,與其說救世主的出現是一種預言,倒不如說那更像是心理需求。在二戰電影《慕尼黑交鋒》裡有句話很能呼應這種心境:「希望,就是等待別人動手。若沒了希望,我們都會過得更好。」史蒂加的希望就是救世主降臨,他期待有人能幫他動手,完成他未能做到之事。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接近保羅的人之中,只有荃妮認為沒了救世主大家會過得更好。在她眼中,宗教與救世主概念都只是一種控制人民的手段,而且保羅是異星人,必要的話可能會犧牲弗瑞曼人;甚至,她的排斥或許還有更私人的理由──一旦保羅成為救世主,他倆就不可能有簡單幸福的生活。

至於保羅,起先排斥「救世主」預言的理由,是因為聰明善良的他既看得見未來的悲劇,又明白那些煽動的宗教言語是出於自私的操弄;但他也有動機去擔任那個角色,因為救世主信念能讓他輕易地將弗瑞曼人變成武器,替父親報仇。

不過,在弗瑞曼人的大本營泰布穴地被攻擊後,他猶豫的空間頓時消失,即使仍擔心引發聖戰,但此時連荃妮都勸他帶領大家南下,荃妮說:「世界已經為我們做出選擇」,保羅只能噙淚答應送她與族人到安全之地,接著他要去完成該做的事。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至此,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電影世界另一位沙漠裡的藍眼白人男性(假)救世主──《阿拉伯的勞倫斯》。這位真實人物是英國軍官 T. E. 勞倫斯,他在 20 世紀初阿拉伯人脫離鄂圖曼帝國的過程扮演重要角色,潛心學習阿拉伯人的文化與生活,致力要解放這群受壓迫的人民,至少,他認為這是該做的。不過回頭看,他反倒是成了殖民主義的推手,冒著生命危險成就的一切只是列強政治角力時的籌碼,而不論再怎麼學習與融入,他在阿拉伯永遠是異鄉人。

《阿拉伯的勞倫斯》接近尾聲時,勞倫斯發現英國與法國沒人在乎阿拉伯人是否獲得自由、只急著瓜分地盤,這令他很不滿,但長官說:「如果我們是在說謊,你也有一半是在說謊。像我這樣說謊的人,只是在隱瞞事實;但說一半謊話的人,忘了事實是什麼」。

保羅也是說一半謊話的人,過去當他向荃妮保證自己不是救世主、只是來學習沙漠之道時,他也許是真心的,或只是編個故事給自己,一個他當時想相信的故事;等到情勢轉變,他必須改變決定,只好再換過一個故事來說服自己。掙扎到最後,保羅怎麼看都像個騙子,有時騙別人,有時騙自己。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漸漸地,預言、信念、行動,三者互相灌溉,長成心中的執念,發現自己非這麼做不可,「自選」成了「天選」。有沒有別的選擇?或許曾經有的,也許早點接受母親所說「你父親不相信復仇」而放棄對哈肯能的反擊,甚至,也許一開始就乾脆孤身走入那沙漠,如《蝴蝶效應》結尾那樣,以最終極的「空」,去隔絕人們歇斯底里的狂熱與殘酷,去對抗這個太多努力都徒勞無功、悲劇只會不斷重複的世界。但誰能在血氣方剛之年就有那份甘心與豁達,讓家族之名就此沉寂?甚至,沒人有把握那會是更好的選擇,別忘了貝尼潔瑟睿德姐妹會還在培養其他令人搖頭的救世主人選。

於是保羅硬著頭皮朝他認知的命運走去,扮演起救世主角色,釋放他的狂與怒,登高一呼要大家跟隨他。如還在母親肚裡的妹妹所傳達給他的,未來有些事情將令他痛徹心扉,但若不往前走完這趟路,他不可能立下決心離開這「先知」詛咒,甚至當下自己與身邊的人就先無法存活。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在《沙丘:第二部》鏡頭之後的攝影師與導演,用盡心思讓飾演保羅的提摩西夏勒梅釋放無比魅力,令觀眾體會劇中人期待英雄、願意將未來託付予他的渴求。例如保羅與哈肯能的拉班交手時,保羅的出場是在敵方有幾位手下被靜悄悄奪命後,從漫天沙塵之中神秘陰沉地走出來,鬼魅般的氣勢令人聞風喪膽,嚇得拉班拔腿就跑;或是保羅首度成功駕馭沙蟲時鏡頭由低處朝上拍攝他迎風穩步站起的英姿,又或者是電影後段兩方大軍即將交戰時,保羅披著披風邁著大步站上高處鼓動眾人前往戰場的帥氣模樣,那股英雄魅力極具感染力,不論是戲裡的信眾或戲外的觀眾,都要被提摩西夏勒梅收服了吧。

導演丹尼維勒納夫最近提到,《沙丘:第二部》裡的新生代人氣演員如提摩西夏勒梅、辛蒂亞、奧斯汀巴特勒與佛蘿倫絲普伊,是未來的電影明星,他們能與新世代對話、將年輕觀眾帶進電影院。這點確實反映在觀眾比例上:根據報導,《沙丘》的 18 至 35 歲觀眾約佔 34%,續集則爬升到近半數,而提摩西夏勒梅主演的《旺卡》才剛以 6 億多美金的全球票房風光下檔。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沙丘:第二部》劇照/華納影業

或許,在電影院的未來有些搖搖欲墜的當下,在許多人感嘆好萊塢再無票房號召力夠高的超級明星的此刻,希望電影院永遠不要凋零的我們,也跟《沙丘:第二部》裡面飾演史蒂加的哈維爾巴登一樣,忍不住雙眼發亮地望著提摩西夏勒梅喊出:「利桑亞拉黑」⋯⋯


全文劇照:華納影業



raw-image


釀電影沙丘專題請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