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9

By 彭紹宇

2024 日舞影展值得關注的十部電影

2024 年日舞影展在一月展開,今年慶祝四十歲的日舞影展不僅先前辦了「史上十大日舞電影」的活動,影展也迎來史上最高的影片報名數量,包含 17,435 部長片與 12,098 部短片。十一天的影展期間共放映超過 130 部電影,包括來自 24 國的 82 部長片與來自 22 國的 53 部短片,其中四成長片為新導演首作。

相較於歐洲三大影展,專注獨立電影的日舞影展一向是觀眾發掘新導演的好地方。今年臺灣電影也不缺席,朱建安導演的短片《公鹿》入選日舞短片單元,最終更獲得國際劇情片類評審團獎,是繼 2022 年謝文明導演的動畫短片《夜車》後,第二部在此獲獎的臺灣電影。

在本文中,我共挑選十部本屆日舞影展值得關注的電影(無排名,以觀看時間排序),劇情片與紀錄片皆有,其中多達八部為新導演首部作品,五部由女導演執導或共同執導。它們探索的題材各異,為全世界觀眾述說多元故事。

1. 《弟弟》(Dìdi):臺裔導演的千禧青春回首

《弟弟》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弟弟》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臺裔美籍導演王湘聖(Sean Wang)很可能是未來幾年的熱門亞洲導演,就在短片《奶奶跟外婆》(Nǎi Nai & Wài Pó)獲奧斯卡提名的那晚,他的長片首作《弟弟》(Dìdi)同時在日舞盛大首映。以 2008 年的臺裔美國人生活為背景,《弟弟》對許多千禧年代影迷來說必定不陌生,探索青春課題的質感,令人想起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的《淑女鳥》(Lady Bird)與阮鳳儀《美國女孩》

電影的質樸魅力十足帶有新導演的生猛,而劇本中對於青春的細緻打磨,將人帶回那段充滿矛盾、尷尬的歲月。雜揉移民二代的亞裔認同困惑,《弟弟》充滿許多懷舊元素,包含開場時全家人飯桌旁播送的綜藝節目《龍兄虎弟》、華人家長之間的比較心態與文憑主義等,勢必讓臺灣影迷感到熟悉。

飾演母親的陳沖更是電影靈魂之一,這樣一張溫柔而疲憊的臉孔,是我們熟悉的亞洲母親臉譜,其中一場母子對戲相當動人,母親談起自己的久遠夢想,單憑眼神演繹遺憾與驕傲交織的複雜情緒,陳沖的詮釋讓此角有了血肉。

近年來,幾乎每年都有一部驚艷全球影迷的亞洲電影,舉凡《夢想之地》(Minari)、《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之前的我們》(Past Lives)等,《弟弟》同樣具備類似潛力,有望在今年乃至明年獎季獲得更多注目。

2. 《家庭簡史》(Brief History Of A Family):中產家庭來了不速之客

《家庭簡史》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家庭簡史》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一個母親過世、被父親家暴的男孩嚴碩偶然認識一位家庭優渥的男孩涂偉,宛如不速之客的嚴碩進到涂偉家裡,並試圖獲得他們父母的關愛,打破原有的家庭關係,關係洗牌,波瀾隱隱掀起。

兩個男孩如替身,又如讎敵,有時相互依存,有時競爭對抗。這樣的劇情仿若中國版的《Saltburn》,但《家庭簡史》不是了無新意的複製,它玩弄驚悚、家庭與寫實類型,運用大量符號象徵,其中若有似無的同性情感指涉,讓本片自始至終吸引目光。

中國導演林見捷潛力十足,首作《家庭簡史》不只入選日舞影展,更入選今年柏林影展全景單元,是不容小覷的新導演。雖然題材容易使人聯想到其他作品,但電影揭示許多中國境內的獨特光景,例如一胎化政策的影響、城市裡過大的貧富差距,乃至不只存在中國的華人文憑主義等,美學處理也令人驚艷(尤其音效與配樂),讓《家庭簡史》具有高度可看性。

3. 《Love Me》:衛星與浮標相戀的科幻謬劇

《Love Me》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Love Me》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在人類滅亡之後的蒼涼世界,當空中衛星與海上浮標相遇而後談戀愛,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乍聽荒唐,但《Love Me》就是這樣的情節。由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與史蒂芬元(Steven Yeun)主演,這部電影的閃亮卡司是許多人的日舞首選,但進場後看到的內容很可能超乎預料。帶有科幻質感,透過早已過時的網路碎片,兩個機器開始模仿人類活動,培養出親密關係,並經歷存在感、認同與依附的危機,同時詰問並挑戰「愛」的意涵。

融合真人表演、CGI 動畫和視覺特效,兩位主演有半數是擬人動畫演出,這部腦洞大開的電影遊走於嚴肅與荒誕間,難以被定義的風格因而造就可理解的兩極評價。

相較之下,我認為它可能更適合短片篇幅,拍成 90 分鐘的長片到後端顯得有些失焦和混亂。整體而言,我難以說出自己「喜歡」這部作品,不過它絕對不是一部看過即忘的無聊電影,是一段相當有意思的觀影體驗。

4. 《A Real Pain》:一段猶太後裔的「痛旅行」

《A Real Pain》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A Real Pain》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今年日舞影展,我共看了超過三十部長短片,如果有人問我最喜歡哪一部,我的回答會是──《A Real Pain》。

定居紐約的猶太表兄弟,為了向他們的祖母致敬,決定回到祖母移民前的故鄉波蘭。不僅想拜訪她的故居,因祖母是當年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他們還報名了「大屠殺之旅」(Holocaust tour)的導覽行程,希望更加靠近這段過去。

報名這趟旅程的人,某種程度都與猶太身份有關,或者因為個人創傷而感到共鳴。有人因為波蘭猶太血統而被吸引,有人祖輩逃離當年的大屠殺,有人雖非猶太人、卻在九〇年代盧安達大屠殺中九死一生,而擁有著相似遭遇。這群人走過波蘭城市盧布林(Lublin)的各個景點,美麗的,哀愁的,繁榮的,滄桑的,也走進離市區不遠的集中營,看見人性至惡暗處。

《A Real Pain》有著慧黠劇本,加上蕭邦配樂(同為波蘭人),鏡頭下捕捉的波蘭不盡美好,卻令人目不轉睛,無論是私人回憶或國族歷史,都盡在生活周遭呼吸著,如一趟公路旅行。兩位有著反差個性的要角 Benji(Kieran Culkin 飾)和 David(Jesse Eisenberg 飾)其實都承載某種傷痛,並在這趟溯回人類歷史最大傷痛的黑暗之旅中,重新面對自我傷痛。

我一向對猶太屠殺歷史改編電影很有興趣,大多數無可避免帶來相當沉重的情感負荷,但這部電影帶來不同視角,從本應熟悉卻陌生的外人觀點切入,基調遊走於喜劇和嚴肅之間,其中的尷尬、脆弱,又有些幽默,同時帶來洞察的對白,風格「非常 Jesse Eisenberg」,相當迷人。

在影展密集的觀影行程中,只要看到一部令人精神一振的電影,就覺得這趟影展值得了。《A Real Pain》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5. 《Thelma》:人老心不老,想當湯姆克魯斯的九旬祖母

《Thelma》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Thelma》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本片氣質是人們印象中的典型日舞片,即使沒有什麼大道理,但仍讓人有所收穫的暖心小品。故事講述一位名為 Thelma 的高齡祖母,某日接到詐騙集團電話,假冒孫子坐牢被關急需用錢,祖母一急之下匯了一萬美元,才知道被騙。當家人都認為人平安就好,希望她就此收手,不甘心的她受到《不可能的任務》啟發,決定開始一場冒險之旅,將被騙走的錢討回來。

當大多數電影對準青春,《Thelma》探討老年議題,隨著年齡增長、不可避免地衰老,是否就意味妥協?電影雖揭露長者困境,卻以幽默喜劇形式呈現,作為導演 Josh Margolin 首部長片,本片不顯生疏,喜劇節奏掌握得宜,整體如一股暖流,給人尤其暖心的觀影體驗。

導演透露本片靈感來自他的祖母,不單是扁平的「討喜祖母」,她的叛逆但善良,勇敢兼具脆弱,是不容易演出的角色。此一重任落在從影超過三十年的演員瓊.史桂布(June Squibb)身上,過去觀眾對她的印象多來自《內布拉斯加》(Nebraska),此次演出是高齡 94 歲的她生涯首度擔綱主角,將此一迷人角色發揮到位,是本片最大功臣。

6. 《Daughters》:一場鐵絲網中的舞會,探索情感連結的力量

《Daughter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Daughter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片名是「女兒」,其實更攸關「父女」,且非尋常關係的父女,而是被監獄鐵絲網隔開的父女們。《Daughters》聚焦於名為「Date With Dad」的計畫,在此計畫中,獄中父親得以和女兒在監獄裡參加舞會,擁有短暫的親子時光。

事實上,自從 2014 年以來,數百所美國監獄即停止提供面對面探視服務,取而代之的是語音與視訊,且每次探視皆須付費。因此,這場舞會不僅僅是一支舞,更是信任的修補。紀錄片則讓我們看見親情支持,對於受刑人的內心能產生何種情感效果。

紀錄片拍攝數個家庭,女兒們的年齡從 5 歲至 15 歲不等,父親刑期也橫跨數年至數十年。這些女孩們有的童言童語,期盼父親回家的那天;有的則懷揣怨懟,無法理解犯下罪行的父親。

關係破滅僅需一瞬間,建立則需漫長的時光。《Daughters》不只拍下女兒們的期盼,也記錄受刑父親籌備舞會時的悸動,它創造出某種親密感,當父女實際接觸時的畫面,更讓人時而喜悅,時而心碎,張力十足,是本次影展中最牽動情緒的作品。它獲得的觀眾票選獎也印證其觀眾緣,是一部相當具有情感後座力的紀錄片。

7. 《Agent of Happiness》:快樂如何被衡量?不丹幸福指數背後的臉譜

《Age of Happines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Age of Happines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快樂也許抽象,但在不丹可以等於擁有幾隻牛、幾台拖拉機、是否具有同情心,以及是否相信鄰居等等量化指數。透過一位調查員視角,本片讓我們看見「不丹幸福指數」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這是一部題材有趣的紀錄片,帶我們走進這個被譽為「全世界最幸福國度」的不丹。話雖如此,本片並不一面倒地稱頌不丹,反倒藉由許多角色映照快樂不丹的相反面向,包含跨性別者、糾結於不安全感的青少女,抑或受到不丹 1990 年代種族清洗運動影響的無身份者等。

電影並未留下什麼結論,也許是因為現實也沒有結論,但它確實讓人看見真實的不丹景象,不再只是新聞報導中虛無飄渺的「快樂國度」。

8. 《Porcelain War》:俄烏戰爭進行式,尋找藝術和暴力的交集

《Porcelain War》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Porcelain War》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俄烏戰爭戰火未歇,透過影像紀錄揭示戰場樣貌依然重要。但這部電影有別於一般的戰爭紀錄片,是透過藝術家角度看待這場災難,在暴力與藝術間找尋對話形式,同時穿插真實的戰場片段,讓人看得屏息。

電影提供的新視角是作品突出之處,它將士兵回歸人的樣貌,連接殺戮與藝術──分別是最具毀滅性的與最具創造性的兩個極端。本片獲頒紀錄片單元評審團大獎,巧合的是,去年獲此獎項的是同樣關於俄烏戰事的作品《戰場日記》(Twenty Days in Mariupol),該片在今年獎季表現亮眼,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9. 《In The Summers》:一次次夏日之間,童年悄然形塑餘生

《In The Summer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In The Summer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榮獲本屆日舞影展劇情片單元評審團大獎與最佳導演,大放異彩的《In The Summers》是哥倫比亞裔美國導演 Alessandra Lacorazza 的首部長片,描繪著父親與兩個女兒的親情故事。

有著酒癮與毒癮的非典型父親,想成為女兒們心中的好爸爸,但生活如他的癮頭般難以控制,讓這段親情關係像走鋼索,時而緊密相依,時而崩潰失控。同樣聚焦父女關係,本片與紀錄片《Daughters》有些許微妙呼應,但相較紀錄片的真實力量,《In The Summers》稍嫌可預測,惟仍有動人之處。

電影分為四個篇章,時間跨度超過二十年,在不同階段皆能觀察孩子們從女孩跨入青少女的態度轉變。結合家庭創傷與酷兒身份的探索,導演將自身經歷寫入故事,透過兩個年輕女孩的雙眼,回看這個有些破碎的拉丁裔家庭,也用探索而非批判的視角,反思著那些童年遺憾,將如何形塑自己的餘生,

10. 《Girls Will Be Girls》:在性別不友善的印度,女孩初戀不總是甜蜜

《Girls Will Be Girl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Girls Will Be Girls》劇照/日舞影展提供

只專注於課業的資優生女孩 Mira 原以為自己對談戀愛沒興趣,沒想到卻邂逅同校新來的男同學,這段初戀伴隨著性啟蒙,為女孩帶來從沒想像過的挑戰與難題。

看慣美式青春成長電影,來自印度的《Girls Will Be Girls》讓人眼睛一亮。同樣探索青少年議題,卻帶有更多在地特色與獨特性。世界上多數青少女面臨的困境,可能是暗戀對象喜不喜歡自己,但印度女孩身處性別不友善的環境與過於保守的家庭態度,她要如何找到心之所向?本片巧妙捕捉青春期的細膩敏感,議題存在但不過度搶焦,使得電影不專屬印度或亞洲,傳遞的情感訊息同樣能被世界觀眾接收(本片也獲頒日舞影展觀眾票選獎)。

從青春愛戀切入,最終景框對焦母女關係,飾演女孩 Mira 的印度演員 Preeti Panigrahi 是全片亮點,真誠而使人代入的表演讓《Girls Will Be Girls》不只成為一位印度女孩的青春,更共振著許多擁有相似經歷的少男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