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By 洪筱婕
梁祝的羽化與重生──1963 那年,兩版梁祝的愛戀與對決
付費限定
跨越世紀的愛戀與對決
國家影視聽中心特別在 2023 年舉辦影展「梁祝六十:臺港經典重現」,向 1963 年 4 月 24 日同時上映的兩部梁祝電影致敬,分別是香港邵氏的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台灣美都影業社的歌仔戲電影《三伯英台》。《梁祝》這部經典悲劇在這一年蔚為風潮。
《三伯英台》的編劇蔡秋林(1912-1999)出身歌仔戲班,曾成立「紅玉歌劇團」、「紅寶歌劇團」,分別給兩位妻子掌管,爾後又合併改組為「美都影業社」,投入歌仔戲電影產業。《英台拜墓》(1959)上映時,票房頗為出色,促使蔡秋林斥資四十萬,再把這部梁祝電影改拍成彩色版的《三伯英台》。
蔡秋林找來李泉溪執導《三伯英台》,並由「美都歌劇團」的鄭鶯雪、杜慧玉(蔡秋林二太太)分別飾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原訂上映日期早於邵氏《梁山伯與祝英台》,卻因底片在英國沖洗的往返作業時間延誤,恰巧不早不晚地與邵氏在同日上映。
《梁山伯與祝英台》由李翰祥一人編導,由凌波、樂蒂飾演梁山伯與祝英台。雖然兩部同為梁祝電影,風格特色卻迥異其趣──《梁山伯與祝英台》節奏流暢,細緻唯美;《三伯英台》則較活潑質樸,自然明快。這場梁祝競爭,台語歌仔戲並沒有市場優勢,《三伯英台》僅僅上映一周即下檔,而國語黃梅調《梁山伯與祝英台》卻創下台灣電影票房奇蹟。
語言與載體──梁祝轉生術
這場台灣電影史的重要事件,引起眾多學者關注討論,似乎也成為了國/台語電影發展脈絡中,此消彼長的轉折或例證。《梁山伯與祝英台》熱映了六十多天,而《三伯英台》僅上映一周即黯然下檔,這樣的現象不妨從兩種角度來談,一是語言強弱勢的轉變:就市場來說,台語片逐漸衰弱是必然的趨勢;二是兩種相異的劇種在藝術表現上的操作與呈現出的特質:雖然《三伯英台》是一部虧本之作,但當年蔡秋林的膽識與勇氣,無疑為台語片、歌仔戲電影歷史留下不可抹去的里程碑。
台語片發展初期,早和歌仔戲有密切的關係,電影這項新興娛樂的興起稀釋掉了傳統戲曲的觀眾,而傳統戲班為爭取生存空間,不得不面臨轉型與創新,最經典的案例就是麥寮拱樂社團主陳澄三為了在這波電影浪潮中變革求生,所製作的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1956)。
陳澄三的成功,帶動了後三年的台語片商機巔峰,彼時雖有大量的台語片產出,品質卻良莠不齊,在之後十年裡,台語片漸漸難敵國語片的技術與資本優勢。縱然有語言勢力的發展背景影響,原更具「親和力」的《三伯英台》受到的巨大打擊,我想不單單是台語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