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4

By 黃郁書

《伊尼舍林的女妖》:當獅子精神對駱駝宣戰

《伊尼舍林的女妖》這片名乍看令人摸不著頭緒,而開場除了明媚的愛爾蘭島嶼風光,也沒有任何背景和鋪陳,唯有飄在半空、略顯不祥的樂音如女妖魂魄,隨著派瑞的步伐,直直闖入老友康姆與他絕交的這一刻。走位俐落、台詞簡潔,短短幾句對話互動,喜感與荒唐並生,編導馬丁.麥多納(Martin McDonagh)多年的劇場功底、向來擅長的黑色幽默,讓這部情節單純、場景封閉的電影自始引人入勝、至終耐人尋味。

突如其來的中年男子友誼決裂,源於提琴手康姆對生命的思索。他懊悔過去虛度光陰、成天和無趣的派瑞無意義地閒聊,而亟欲將餘生的時間用來創作樂曲,那麼當或遠或近死亡降臨的瞬間,他至少能感到自己留下了什麼傳世、能以音樂被銘記,不至於白活。重新調整生活裡不同人事物的優先順序,以撫平自身絕望焦慮、獲得內心的寧靜,這是康姆慎思的結論;甚至,這十分符合近期常聽聞的「人際斷捨離」,教大家重新審視朋友圈,減輕不必要的社交負擔,遠離帶來負面影響的友人,為自我保留更多空間和餘裕。

只是,在現代都會生活中能以漸行漸遠或失聯消失的方式低調進行,在社群狹隘緊密的伊尼舍林島上卻無法如此。這是一個「人情至上」的鄉里社會,談論自我與自我實現、重新界定和劃清個人邊界的願望,一下子便被視為自私和冷漠。在這裡,理性或道德原則都要讓位於人情考量;眾人起初多站在派瑞這邊,畢竟他沒做錯什麼事、是個安於生活的好人,康姆如此對待老友實在不太好(not nice)。直到派瑞三番兩次的求和徹底激怒康姆,以剪斷自己手指作為威脅、還當真付諸行動,眾人又急急警告派瑞別再攪擾故友。

島上沒有人真正了解派瑞的悲傷與孤寂,眾人對他只是同情;也沒有人真正懂得康姆的迫切和追求,難得理解的詩凡對他則並不同情。唯有叉路口的聖母像寬容無語,低頭守望世間紛擾與一切分道揚鑣;潛伏道旁的報喪女妖嘴角卻泛起戲謔的笑,道出死亡預言時滿不在乎、更似詛咒。

電影的寓言色彩、派瑞與康姆的鮮活對比,讓我聯想到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裡提出的「精神三變」,以駱駝、獅子和孩子象徵人類精神更迭與自我超越的三個階段。在我看來,派瑞的精神如同善於負重的駱駝,願意堅韌而崇敬地背負社會傳統價值的重量,他循規蹈矩、與人為善,被動承載他人和社會的命令與安排,遵循著一個又一個的「你應該」,即使因此走進生命的荒漠,依然負重前行當個好人。可是,駱駝從不審視肩上承受的種種價值,背負得再多,卻無法面對無重量的、生命的虛無;倘若直面身上駝著的巨大虛無,便能在荒漠中,轉化為第二階段的獅子,一如康姆。 

獅子是意識到「上帝已死」的人類精神,沒有神或任何彼岸的許諾,生命只能是一場荒蕪。在片中,派瑞未必是多麼虔誠的信徒,但他的床頭擺放十字架,神父亦是他可囑託的朋友;康姆的家則是這宗教符號隨處可見的島上,少數不見聖像或十字架的地方,他久久才進行一次懺悔,還在懺悔間與神父翻臉爭吵到被大罵逐出教堂,無比滑稽,也揭示了兩人在宗教(或更廣義的「信仰」)面前的不同態度。

曾經穩固的價值信仰已然崩解,存在主義式的焦慮隨之顯見,但這不必然帶來消極和悲觀,相反地,獅子的精神力量在於試圖對抗「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渴望掙脫既定的外在束縛。所以康姆打從一開始就明確地說「我要(I will)」,不理會島上的人情運作,拒絕派瑞及其代表的往昔自我與常軌生活。尼采寫道:

「創造新的價值──這一點甚至連獅子也辦不到;但創造新的創造的自由──這是獅子的能力做得到的。為自己創造自由,創造一個即使責任在身也要說的神聖的『不』──這,我的兄弟,就需要獅子了。」

因此,康姆剪斷的是自己而非他人的手指,那爆烈與驚世駭俗,或許是對抗束縛與掠奪自由之不得不,然而悲劇就在於,他沒能將乘載這些的斷指投擲向那「鱗片上閃爍著各種『你應該』的巨龍」,卻直直扔向了派瑞。他的行動裡不僅有他的精神,還有無處傾瀉的哀怨焦慮與自我厭惡,從此,原先寄望的音樂與超越,再也抹滅不了血與仇的印記。

在尼采的寓言裡,獅子精神將繼續轉化為第三階段的孩子。孩子既不背負重擔、亦無視外在束縛,以天真和善忘的赤子之心,將生命活成樂在其中的遊戲,不斷擁有新的開始、創造新的價值,是自我實現、亦是生命的無限可能。可是在電影尾聲,稍微較接近孩子狀態的多明尼已不知在何時或為何而死去,予人希望的詩凡亦永久離開了伊尼舍林。

駱駝精神在派瑞身上終究沒能轉化成獅子,他雖然奪取了一些主動權和反抗的動能,可無從消化的怨恨很快就會腐蝕人的生命力。康姆的精神也沒能轉化成孩子,他曾有獅子的力量,卻錯認了敵人、誤用了手段,高強度的破壞力終反噬回自己。兩人最後在家屋燒毀後的清亮海灘旁,並肩望著彼岸,可那裡即使停火也早已沒有救贖。當康姆提出至此算是扯平,派瑞卻回道:

「有些事永遠無法釋懷。我想那是好事。」

然而,派瑞看著康姆時的眼神那麼憂傷,他真想置康姆於死地嗎?或許不然,只是戰爭一旦開始,投入的代價、累積的仇恨總會來到某個不可逆轉的節點,情勢隨之超出可控制和節制的範圍。如同電影中設定的時間背景 1923 年,歷史上的愛爾蘭正經歷自由邦與共和軍的內戰後期,他們才剛共同贏得了英愛戰爭/獨立戰爭,卻因為贊成或反對戰後簽訂的「英愛條約」而徹底分裂,昔日同志反目,相互暗殺、施暴、復仇、處決,其血腥殘暴和傷亡人數甚至超越了獨立戰爭。

無論是愛爾蘭內戰、或是派瑞與康姆之間,永懷怨懟從不會是一件「好事」,卻要當作好事看待,否則難以理解和錨定自我的行動與生命,這或許是最悲傷的結局。

儘管戰爭指涉豐富了電影的內涵和詮釋空間,不過我想,編導馬丁.麥多納的特出之處,更在於他注重以「角色」為核心推進劇情,將喜劇與悲劇混合拿捏成恰到好處的整體。他喜歡找回曾經合作愉快的傑出演員,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和布蘭登.葛里森(Brendan Gleeson)是《殺手沒有假期》(In Bruges)的老搭檔,派瑞與康姆的角色正是為他們量身訂作,因而鮮明立體又細膩複雜;兩人一來一往的嫌惡與示弱,逐步升級的抗衡與張力,交織自身與周遭人心和人性的幽微浮動,反倒使得內戰像他們友情決裂之隱喻。

除了兩位主角,片中的詩凡(Kerry Condon飾)、警察、神父等等也都是老班底,攝影師 Ben Davis、為電影原創配樂的 Carter Burwell 亦然。或許因此,本片既充滿馬丁.麥多納的一貫風格,又在其中玩轉出了更上一層的高度。訪談中,導演也談及他的原則是會讓所有演員提早兩三周到達拍攝地,解說並與演員共同討論劇本、進行彩排;開拍一周前大家都已熟知台詞和狀況,因此若遇上絕佳天氣和天色,隨時可以捕捉。這樣的堅持完全反映在電影裡,當眾角色緩步或忙碌其中,彷彿早已生根似地與整座島融為一體;島上的青草青時而風和日麗、時而蒼茫無依,淡彩晚霞令人心曠神怡,卻襯出誰內心絕望的格格不入與無所遁形。

而即使碼頭的曙光乍現宛如聖光,終究驅不散報喪女妖幽幽徘徊的暗薄身影。人心如島,沒有她,就沒有那美麗而無望的伊尼舍林。

全文劇照:IM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