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曦 @huangsea_film。想成為冬天裡金黃色的晨曦。寫作者,現任《釀電影》編輯、《飛地》企劃總監。文字散落在《釀電影》、《聯合文學》、《歪腦》、OKAPI 等。工作請來信 huangsea@youcontent.club,謝謝。 常用的標籤 #坂本龍一 #空音央 #釀人物 #釀雜誌 #釀電影 2023.09.24 蠻荒與渴水,非典型的女性敘事作品《燕交》 烏托邦裡膨發的性慾望,直指的是人之原始本能,對於生命、新生、消亡的終極──感覺到活著的需求。她偷情,她與陌生人做愛,也和丈夫做愛;她直勾勾地看著男人在路邊撒尿,她會在醜噁的男人發出新生啼哭時將其擁抱入懷。我不想矯情地說,唯有透過做愛她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我會說,那是女主角/導演的一種探尋,一種悟得。 2023.08.22 人如何語言、又為何紮根──電影裡的韓國移民群像 第一代移民的孩子長大以後,遂將複雜的家庭史拍成了電影。《夢想之地》是回望長輩與自己的差異,以及在隔閡裡仍不滅的緣份;《飯捲男孩乖乖睡》則紀錄下在異地成長之艱辛與尋根之旅;《之前的我們》的書寫發生在更久的以後,第二代移民已經長成大人、成為「道地」的紐約客後,與闊別十二年的韓國青梅竹馬重新聯繫上的因緣。 2023.08.19 再會,世界的幽魂──專訪《呼叫愛美子》導演森井勇佑 「我不想為愛美子做診斷,如果把她當成了一個病例,就意味著我們是世俗的角度在看待她,她當然會成為一個怪人。如果從更本質的角度去描繪一個人的存在,愛美子是奇妙而非奇怪,相反地,我認為社會的反應才是最奇怪的。」 2023.08.05 被遺忘的國度,烈焰下的見證者──專訪《腹荷》導演阿姆魯・賈馬爾 在一個相對不自由的國家,試圖追尋創作的自由是相對困難的,導演卻告訴我,若是離開了亞丁市他就會失去拍電影的衝動,即使他有的是離開的機會。「亞丁市和葉門其他地區不太一樣,亞丁市在過去有許多戲院、劇院,人民願意花錢看戲、看電影,我們在街頭拍攝時遇到許多當地人願意協助拍攝,他們說這會讓他們想起曾經的繁榮。」 2023.07.31 《回不去的那座山》:行過滿山的記憶 我和皮耶托一樣,循著父親的影子與他殘存的氣味,試圖拆解父親的人生,也才漸漸地意識自己已經失去了所有與他相處的時間。翻找著他的影像與手稿,我發現自己並不該恨他,他只是選擇了屬於他的活著的方式,他只是想在喘不過氣的生命裡安身。我的父親/皮耶托的父親/布魯諾只不過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選擇了不同於常人的選擇 2023.07.26 身體的迴返與精神的重構──專訪《回不去的那座山》編導菲利克斯、夏洛特 《回不去的那座山》改編自帕羅・康提的著作《八座山》,電影由菲利克斯・范・葛羅尼根、夏洛特・馮黛梅爾許共同編劇執導,講述一對童伴綿延四十載,與冰河山野為伍的友情歲月,透過俐落卻又綿長的運鏡、敘事手法將原著小說中洗練的文筆呈現,而電影也重構了主角二人童年/青少年/中壯年的生命階段。 2023.07.19 真實的撞擊──專訪《飯捲男孩乖乖睡》導演沈安東尼 面對未知的家族歷史和在異地成長的艱辛,Ethan/導演或許發現自己無論身在何處皆是異鄉,為了找回自身的族裔認同/國族認同,認明自己對相依為命的母親的情感,才踏上一趟尋返之路,探尋身處在交界處的自己,究竟來自何方。《釀電影》與導演沈安東尼進行了一場筆訪,與他聊聊在剖析自我、撰寫劇本以及拍攝過程的想法。 2023.07.07 《我恨我自己》:關於比較,關於自卑,關於討好 《我恨我自己》某種意義上也是《世界上最爛的人》的另一個宇宙,如果說每一次的選擇都將開闢另一個平行時空,《世界上最爛的人》的茱莉有幸在三十歲的上半場覓得暫時安棲身心的地方,席格娜則是三十未立大不幸。茱莉和席格納最大的不同是誠實,茱莉願意承認自己是一片混沌,席格娜還沒能直面自己內心的虛無⋯⋯ 1 ...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