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郁書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政治碩士。曾任品牌主管、課程統籌,從哲學、心理學、藝術、文學切入探討人生課題。現為文字工作者,歡迎追蹤我的網站:epiloguewire.com,IG:epilogue.wire,FB粉專:藝文日常。 常用的標籤 #劇評 #影集 #星際大戰 #釀選劇 #釀電影 2020.04.23 《出走布魯克林》:帶著歷史傷痕,找尋自我的可能性 像哈西迪社群這樣牢牢記得集體受害的過往,將之刻印成血脈相承的傷痛與憤怒,這讓社群無比團結,卻排外並整肅異己。於是,艾絲蒂的出逃,她到了柏林後的自由,發揮音樂天賦時的快樂,不僅是身為一個女性反抗了保守的宗教傳統,同時也是身為集體受害者的後代,勇於以自我、而非群體的面目而活。 2020.02.05 《兔嘲男孩》:不是納粹,是個十歲的男孩 我還很喜歡的另一幕,是當喬喬告訴在納粹青年團的好友:「我家牆裡的猶太女孩⋯⋯現在算是我女朋友了。」戴眼鏡的圓臉小男孩一邊推著炸彈一邊驚呼:「哇,太好了,你有女朋友了!」沒有任何一絲猶豫和質疑。彷彿所有美好的、與愛有關的人事物,無論背負了什麼標籤,都不需要被質疑。 2020.01.08 優選|《爵唱愛與死:比莉哈樂黛》──對愛與尊嚴成癮 當主持人問比莉:「妳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嗎?」她笑著搖頭擺手,難得流露出小女孩般的靦腆,如同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擁有純粹美好的愛。我不禁想,在這樣的人生裡,音樂和創作對她而言是救贖嗎?抑或是讓她反覆跌入深淵的推手?但音樂就長在她靈魂裡,即便心知肚明自己的才華讓身邊人都想利用她,也不可能使她放棄歌唱。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