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By 胡椒筒

流動的風景畫與詩篇──專訪《夜,散步》導演孫求用

與釜山國際影展、富川國際奇幻影展並稱為「韓國三大影展」的全州國際影展已於今年五月初落幕。相較於規模、名聲最大的釜山國際影展,全州國際影展自 1999 年創辦以來,便一直因為更偏重於電影的藝術性和學術交流、而受到電影人和影迷們的關注。從創辦初期的標語「自由、獨立、溝通」到經歷大疫情時期的「電影仍在繼續」,再到今年的「我們總是跳脫框架」,不難看出歷屆影展的主題與追求的方向性。正因為這樣,今(2023)年的影展帶來了很多「跳脫框架」,且具有實驗性和挑戰性的電影。

榮獲第 24 屆全州影展特別部門紀錄片獎的電影《夜,散步》(밤 산책 , 2023)就是這樣一部徹底跳脫框架的實驗性紀錄電影。

《夜,散步》

《夜,散步》

在韓國影展期間觀影,除了要在播映時間準時入場、坐到最後等待字幕跑完並鼓掌致敬以外,還有一個不謀而同的約定──不吃爆米花(和任何食物)。但如果你無視這種「約定」,手捧爆米花入了《夜,散步》的場,恐怕也只能默默地捧到電影散場,一口也吃不下。為什麼?因為這是一部無聲電影。

《夜,散步》既沒有任何聲音,也沒有任何人物登場,就單純地跟隨導演的鏡頭走在夜晚的首爾。很特別的是,無論你對這座城市是熟悉是陌生,都會被一種超越時空的氣氛所包圍。導演時而駐足於溪邊,時而穿行於月光下的小巷和樹林,風景之上還會浮現出導演親自畫的插畫和朝鮮時代文人的詩句。當這些陌生的拼圖拼湊在一起,瞬間營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氛圍,為觀眾帶來了電影式的新體驗。

《夜,散步》

《夜,散步》

當被問到是什麼契機選擇拍電影時,孫求用笑答:「就像韓國男生都會在服兵役期間思考自己的前途一樣,我也是在那時思考、萌生出想要創作什麼的想法。我自小喜歡繪畫,之後在韓國獨立出版和獨立書店如同雨後春筍般大批湧現時期,我自學攝影,也努力拍了幾年,但我漸漸覺得攝影很難,感覺攝影只能捕捉到某一個瞬間,而我更想要表達的是時間累積的感覺,也就是說存在時空感。」

就這樣,從韓國外國語大學的媒體傳播系畢業後,孫求用選擇前往以純藝術及自由學風聞名的芝加哥藝術學院繼續進修電影。大學畢業後,他先後拍攝了兩部短片《散步》(산책 , 2017)和《首爾的冬天》(서울의 겨울 , 2018),兩年後做為藝術學院畢業作品的首部長片《午後,散步》(오후 풍경 , 2020)不僅受到國內的矚目,更入圍了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新力」競賽單元。此次榮獲全州影展紀錄片獎的《夜,散步》不僅入圍今年年初於荷蘭舉行的鹿特丹國際影展「Harbour」單元,也同樣再次入圍將於 10 月舉行的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亞洲新力」競賽單元。

《午後,散步》

《午後,散步》

與年齡不相稱的是,這位年僅三十幾歲的年輕導演,沉迷於朝鮮時代的古詩、東方哲學和性理學。或許正是因為受到哲學與文學的影響,他才會在獨自散步的午後和夜晚,感受到萬物與光線結合而生的美感,進而嘗試用連續的畫面來捕捉時間經過的累積感。在看過他的兩部長片後,不禁讓人產生好奇,導演是如何選擇散步地點,以及為何只拍攝無敘事、無人物的風景?

《午後,散步》中,迷戀古香的導演將散步地點選在了首爾尚保留著昔日情趣的弘濟洞。盛夏的午後,女孩戴著相機漫無目的地走在路上,導演創作的童詩伴隨音樂穿插於畫面之中,鏡頭跟隨女孩捕捉著落日餘暉的色彩變化。隨後因偶然的機會,他在夜晚來到座落於北岳山山腳的洗劍亭村,身處溪邊凝視水中明月時,莫名感受到了一種好似夢幻般的「無我之境」。由此,導演將《夜,散步》的拍攝地點縮小,只集中在洗劍亭村。

《午後,散步》

《午後,散步》

正如絕大多數的實驗電影一樣,《夜,散步》的預算非常低,僅靠導演一人製作、拍攝,他甚至還自己翻譯了英文字幕。因為缺少預算,無法請演員,所以只好推翻之前的設想。拍攝期間,導演剛好在讀文集,其中有很多以明月星辰為主題的古詩,於是導演突發奇想,希望可以將自己喜歡的文人畫風格融入電影。

就這樣,導演親自畫的插畫與手寫詩句躍然銀幕之上。更為特別的是,在回答為何沒有使用音樂時,他給出了與李滄東導演針對為何《生命之詩》沒有配樂相似的回答,「雖然拍攝期間有努力收音也製作了音樂,但在最後還是決定拿掉了,因為我希望表達一種真實的美好,渲染氣氛的音樂反而會妨礙感受,沒有音樂似乎更能放大感官去感受。」

目前孫求用導演正在拍攝他的第三部長片,拍攝地點再次縮小範圍,設定在了首爾市中心某圖書館的公園。導演笑說,這次會有人物登場,其中一個人手裡還會拿著詩集。有過前兩部的觀影新體驗後,不禁教人更加期待看到他在電影中不斷做出的新嘗試。

《夜,散步》海報

《夜,散步》海報

採訪、撰稿:胡椒筒
全文劇照由作者提供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