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單

  • 沒有人
    第一次就看得完
    的電影片單

    #不是不好看!只是⋯⋯

    《我想結束這一切》真是鬼影幢幢,就像 Mike Flanagan 主創的影集《鬼入侵》這段話:「我從小就與鬼(ghost)共處,鬼是罪惡感,鬼是秘密,鬼是後悔與失敗,多數時候,鬼是願望(wishes)。」⋯⋯你許過多少願,你有過多少夢想,你就被多少鬼包圍。電影中那些獨白、爭執和吶喊,俱令人膽寒,像是那一切已醞釀了全部歲月,此刻出現了終於的破口,黑色的血將由此淌流。

    01 / 05

    雖然觀賞影視作品的習慣因人而異,人人對於影視娛樂的感官要求大相逕庭,然而《愛爾蘭人》不論角色數量還是繁複的情節,都不適合觀眾置身於環境干擾過多,或者觸手可按暫停的線上串流使用情境下觀賞。一來勢必容易使得劇情因中斷觀賞而難以銜接,二來逐漸加強的情緒以及因角色的年齡增長而緩慢浮現的無奈,也將因此而失去了循序漸進的韻味。而若拿時常被與電影院空間設計相提並論的柏拉圖「洞穴喻」來看,假如能在密閉的電影院內觀賞《愛爾蘭人》,想必也會有和馬丁.史柯西斯觀賞阿爾弗雷德.希區考克《後窗》時異曲同工之妙的感受。身處在戲院的觀眾狀態,對應著電影裡頭相同姿態的主角,有著饒富趣味的「觀看者」與「被觀看者」關係

    02 / 05

    在蘇聯解體後,人們的世界觀受到了極大的震動。試想,一夜之間,自己的國家不再是同樣的名字,體制也有了完全的翻轉,此時人民該如何自處?在當時,俄羅斯人是全蘇聯中最需要建構民族認同者,俄羅斯長期以「老大哥」自居,俄國人民對於自己是「蘇聯人」的認同遠大於自己是「俄羅斯人」。人們急須尋找一種思想和理論填補意識形態的空缺,確立民族的文化歷史意義和道德價值觀,解釋過去歷史發展的過程,反思現實社會的精神面貌,以便幫助人們重組世界觀,於是彌賽亞思想再度降臨。近年來俄國也頻頻舉辦紀念活動,凸顯文化傳統和民族歷史,二戰已經結束超過 70 年,每年 5 月 9 日勝利日仍是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節日。/導演認為若不重現歷史,就沒有人會討論。他對於傷害與歷史近乎瘋狂地追求,甚至毫不掩飾地描繪蘇聯時期的醜陋,試圖從悲劇中找到未來的解答,而對於彌賽亞主義的控訴幾乎也都可以在批評《DAU》的評論中看見。

    03 / 05

    有了個目的,就不再擔心人們質問你從哪裡來,將要往哪裡去。那張困難重重的車票或許正暗示著世界上真有這樣一個場景,其存在的意義僅供人記憶,因此無論真實或虛構,當我們置身在無端涯的空茫裡,便無法不那樣地記得它。胡波用接近四個小時的時間,讓這四個人的故事,射出線、交會在公路上,形成一個魔幻的動機。至於是誰先信以為真的,早已不重要了。沒有人知道動物園裡的大象為什麼動也不動,是有人老拿叉子扎牠,讓牠傷了腿?還是牠就喜歡坐那,留著一口氣,死死地盯著遠方,不需要人們施捨吃食也能活下去?

    04 / 05

    因為太悲傷了所以看不完。我話就說到這裡。⠀

    05 / 05
  • 自己看完哭爆
    轉頭卻發現
    沒人哭的電影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feat. 台北電影節小編

    這部電影是改編自 1993 年發生在義大利的男童溶屍事件,聽起來明明很驚悚,但我卻被導演加入的愛情線感動到不行,大概是一個無懼的少女在世界幾乎遺忘那個被綁架的男孩時,還不惜所有去尋找愛慕男孩的故事(怎麼聽起來很像男女角色對換的暗黑版格林童話),想到那種⋯⋯⋯⋯⋯⋯宛如死去的孤獨真的是太 傷 心 了。對!我就是很愛自作多情想像自己是主角然後再爆哭的那種人。

    01 / 03

    這部電影是我近幾年看過最喜歡的國片,也是 2018 年台北電影節的開幕片(偷打廣告),主要是主角范保德跟家父的人設實在太像了,親情真的很值得大崩潰吧?但真的哭太慘讓我對隔壁影友感到相當尷尬(羞)「在我死了之後,日常仍在繼續,我思索出兩個選項:第一,我是扔進鉛筆盒裡的一支筆,拿出我這支筆之後,對那個鉛筆盒沒有差別;第二,我是一條被丟進油鍋裡油炸的辣椒,撈出我這條辣椒之後,我變了,油也變了。」想起演員黃仲崑唸的這段口白,雞皮疙瘩又起了全身,那個因為我誕生,而與父親相互在生命中激起的化學變化,就是我們相愛最好的證明。

    02 / 03

    這種講述自我成長的電影真的是我熱愛的片型,四個小主角因為雙親驟逝變成「殭屍」,結伴—踏上尋找感情的冒險之旅,讓我大爆淚的點是片中歌曲裡的一句歌詞 「公車總算來了,卻不是綠燈。」大概是想到現實的荒謬讓人生失速的無所適從,私以為擁有幸福卻接踵遭受更大的不幸,「We are zombie, but alive.」把自己想像成失去所有,卻依然想努力愛這個世界的小殭屍們,淚腺開關就再也守不住了。(讓我再去哭一下)

    03 / 03
  • 選片指南之前!
    金馬小編的
    不藏私真愛片單!⠀

    feat. 金馬影展

    每個人多少都帶點祕密而活,要怎麼才能更「坦然」地面對世界?在天體者趴趴走的小鎮上,脫掉孤寂的外衣,展露赤裸的內心。

    01 / 07

    漂亮健身寶貝絲薇,在社交媒體擁有數十萬追隨者,網紅事業有聲有色,但包覆在光鮮的外表下,是另一種極端的社會邊緣與寂寞。⠀

    02 / 07

    被譽為義大利版的《婚姻故事》,穿越三十年、兩個世代,相愛相殺的一家,被命運緊緊相繫,數十載找不著線頭的糾結,能否死結活解?

    03 / 07

    「我和你未婚妻上床了。」相愛相殺的難兄難弟,一針見血的 men’s talk,垃圾話無下限,保證讓男性觀眾看了會心大笑,賤有戚戚焉。

    04 / 07

    演員史蒂夫庫根與好友羅伯布萊頓又上路了!即興發揮,穿越希臘的歷史遺跡、蔚藍海景。儘管回到旅館房間還有各自的人生問題要面對,能夠旅行就是生命中的小確幸。⠀

    05 / 07

    大齡剩女身具通靈天賦,與型男鰥夫拼裝組成驅魔搭檔。他們能否趕在世界毀滅前,墜入愛河?橫掃歐陸、拿獎拿到手酸。劇情發展超乎想像,奪得爛番茄近滿分評價。⠀

    06 / 07

    紐約藝術學院的青春男女們使奮力擠進藝界窄門,成為耀眼巨星。當年推出後旋即鼓動歌舞片風潮,一舉贏得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原創配樂大獎,〈Fame〉、〈Out Here on My Own〉更成為傳頌名曲。

    07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