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片單 電影狂一定要認識的五位波蘭大導演 feat.甲上娛樂 傑西史考利莫斯基 波蘭傳奇導演傑西史考利莫斯基,不僅是位傑出的編導,也是演員、畫家。電影代表作品有柏林影展金熊獎的《出發吧!戀人們》、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縱情狂嘯》,以及為他贏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的《怒海惡客》。2016年獲頒威尼斯影展金獅終身成就獎。年逾80的他創作力豐沛,今年以極具人文關懷、視覺生猛震撼的《如果驢知道》勇奪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01 / 05 安德烈華依達 領軍「波蘭電影新浪潮」的國寶級大師,四度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獎,曾榮獲柏林金熊獎、威尼斯金獅獎、坎城金棕櫚獎、歐洲電影獎終身成就獎等國際重要獎項,2000年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代表作品有「戰爭三部曲」:《一代人》、《下水道》、《灰燼與鑽石》,其中《灰燼與鑽石》被美國名導法蘭西斯柯波拉、馬丁史柯西斯列為心目中的影史十大影片之一。 02 / 05 奇士勞斯基 以《藍色情深》、《白色情迷》、《紅色情深》三部曲電影深受國際影壇的喜愛與推崇,他的作品總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哲學道德的省思、傑出的配樂、唯美的攝影。1991年在法國拍攝的《雙面薇若妮卡》,以生命機遇隱喻國族認同,透過影像美學闡述宿命哲理,本片不僅為他打開國際影壇之門,並為伊蓮雅各奪下坎城影后。代表作品還有《機遇之歌》、《十誡》等。 03 / 05 羅曼波蘭斯基 今年適逢20周年的《戰地琴人》,改編自波蘭鋼琴家華迪史洛史匹曼的真實故事,波蘭斯基以此片贏得坎城金棕櫚獎及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首部劇情長片《水中之刃》是二戰後第一部非戰爭題材的重要波蘭電影,離開共產主義統治的波蘭後,先後於法國、英國、美國編導多部電影,作品有《反撥》、《失嬰記》、《唐人街》,以及為紀念已故妻子莎朗·蒂拍攝《苔絲》等片,被認為是為數不多「真正的國際電影製片人」,但私生活備受爭議。 04 / 05 帕威帕利科斯基 帕利科斯基定居英國40年, 2012年首度執導波蘭語電影《依達的抉擇》即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肯定。2018年的《沒有煙硝的愛情》橫掃國際各大影展,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並以非英語電影之姿一舉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攝影、外語片三項大獎,成為繼奇士勞斯基、羅曼波蘭斯基之後,第三位角逐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波蘭裔導演。 05 / 05 殘酷之外:戰爭在電影裡的多種面貌 #臺大2O22議題電影院【影像戰留】電影片單feat.臺大電影節團隊 《阿爾及爾之戰》 將1954-62,阿爾及利亞反殖民獨立的史實搬上銀幕。本片當中,能夠看見導演吉洛.龐泰科法(Gillo Pontecorvo)受義大利新寫實影響的痕跡。新聞報導式的仿紀錄片風格、群眾的調度、鏡頭跟拍游擊行動的同時也讓我們一窺城市地景。此外,本片雖立基於反抗軍視點,仍然對法國軍政府維持中性的描述,將抗戰雙方的觀點作一平行呈現。 01 / 05 《隱藏的生活》 身為一個納粹治下的德國人,應該順應國族身份,抑或是為了追求人性與至善而抵抗——上述的探問在泰倫斯・馬力克的影像美學上,被表現為一種對自然和對世界的接近,宛如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式的哲思。鏡頭在觸碰、捕捉、冥想、向自然傾訴的同時,彷彿也就漸抵達了自我的平靜以及真理、在硝煙亂世之中闢出了一條向其他信念開放的出路。 02 / 05 《影子軍隊》 色彩運用的高度節制、攝影機的運動始終無法真正探入角色內心,再再都呼應了梅爾維爾在《影子軍隊》欲刻劃的基調。綜觀全片,不僅「敵軍」的存在宛如影子,每一位反抗軍的成員亦是。那些在鏡頭下的一切行動——密談、脫逃、重振、叛徒處決,乃至於死亡,自始都是悄無聲息的。 03 / 05 《似是而非》 如片名所示,劉別謙將《哈姆雷特》的劇本融貫整部電影;劇中劇的架構不僅與片中角色相互映照,更指向片外、指向「藝術作品」自身。一個波蘭小劇團為了防堵德軍的陰謀,劇團全員扮成希特勒與其手下,這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高度反身意味的設計,由此成就了高明的喜劇效果。若說藝術有辦法戰勝極權,那也或許是因為前者容許人性、容許幽默、容許自嘲,從而也就有了機會,揭露那些本來無法被言說的。 04 / 05 《廣島之戀》 在雷奈的首部劇情長片《廣島之戀》,我們已然能見到其日後作品所共享的時間與記憶母題:角色永遠都困於過去與現在的夾縫、片首片尾形成一閉合迴圈。身為新浪潮左岸派的代表人物,雷奈在《廣島》展現出高度現代主義的美學特徵。一方面像是回指現實當中戰後的廣島,另一方面,又像僅只是反映角色精神內心的影像語言,屢再地考驗我們對本片的解讀。選映此片為閉幕,亦是期許觀眾能就今年議題的「戰爭」是如何與作品自身的形式內容相關聯,作各種後設、開放式的可能思考。 05 / 05 怪物新人 #韓國怪物女演員電影片單feat.MyVideo 《魔女二部曲:另一個她》 從「首代魔女」金多美手中,接棒演出續集《魔女二部曲:另一個她》女主角的申始雅,不免俗的被貼上「魔女接班人」的標籤。層層壓力之下,同樣帶著新人演員身分的她,打破大眾的質疑,精湛演出無害少女外表下的虐殺氣場,更甫入圍今年第43屆青龍獎最佳女新人,證明一己實力。而時隔4年由原班人馬重新打造續作,延續首部曲創下的宏偉世界觀為背景,重現經典血肉橫飛的暴力美學,「前後任魔女」的同台將更加凸顯「魔女」無奈的悲慘宿命。 01 / 05 《魔女首部曲:誕生》 《那年,我們的夏天》金多美與崔宇植的酸甜愛戀逼哭不少人,但早在《魔女首部曲:誕生》金多美就交出了兩人經典代表作。她以籍籍無名的新人之姿,在這部電影出道作即靠著精準的極端反差演技,演活少女外表下的天生殺人魔,橫掃釜山國際電影節、青龍電影獎等六座新人獎,成為名副其實的怪物級新人。而本片的血腥殺戮美學、懸疑劇情與媲美好萊塢等級的特效,其震撼程度更理所當然的走入每個人心中的經典。 02 / 05 《蘿莉塔:情陷謬思》 大眾多憑藉電視劇《柔美的細胞小將》或經典《鬼怪》中認識了金高銀,但或許你不知道,十年前她就從千餘名新人中脫穎而出,靠著大銀幕出道作《蘿莉塔:情陷謬思》,以一鳴驚人的超尺度演出打敗強大競爭對手,贏得青龍獎最佳新進演員大獎。片中大膽描述忘年情慾關係,即便青春與老邁彷彿是兩種不連貫且對立的生命存在,但仍衝破不容於世俗價值觀的慾望關係,在師生與青春少女三人之間,展現極度糾結的熾烈交纏。 03 / 05 《下女的誘惑》 金泰梨以《二十五,二十一》中熱血澎湃的羅希度一角拿下視后的金泰梨,在出道前的人生迷失方向之際,獲得嶄露頭角的機會。可鹽可甜的她,以新人之姿被導演一眼相中,出道作《下女的誘惑》就以充滿深度的演技演繹了同性間的情感,並憑藉該片橫掃青龍電影獎、亞洲電影大獎等 11 座最佳新人獎。全片性慾與唯美拿捏得當,沒有感官的過度剌激,卻可感受交歡之間的「靈肉合一」,而角色們之間的陰謀與情慾交織的懸疑計畫,更是峰迴路轉般,扣人心弦。 04 / 05 《燃燒烈愛》 2018年才出道的素人全鍾瑞,獨挑大樑演出李滄東睽違影壇八年執導的《燃燒烈愛》,作為大銀幕的出道作,她反而顯得更加勇敢不畏怯。演技透著難以道明的野蠻,嬌柔瘦小的身驅有著反差的眼神,其氣場絲毫不輸年輕影帝劉亞仁,更憑此驚艷影壇的處女作,橫掃青龍獎、大鐘獎等多項新人提名。李滄東為反映新世代年輕人面臨的處境,在角色心境描寫上,極度貼近當代青年對未來的共通迷惘,也讓全鍾瑞成功駕馭海美這個角色,造就一場在夕陽下裸露上身跳舞的經典畫面。 05 / 05 1 ... 26 27 28 29 30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