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黃曦 2024.05.30 我會為你吶喊而寫出的詩歌挖眼並吞進肚裡──《自由的幻影》與《朦朧的慾望》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釀電影 2024.05.29 《蜻蜓飛過的歲月》:升學主義與英雄旅程掛鉤的失能神話 《蜻蜓飛過的歲月》具備破除社會集體命運的企圖,且試圖在記下的片段中審視自我敘事如何在框架之下發展的痕跡,更重要的是那份試圖理解個人經驗敘事意義何在的心意。意識的形成,也許就在於意識到人需要去解釋自我,釐清自我與他者、環境之間的關聯的時刻。 釀電影 2024.05.28 【電影書摘】《天堂春夢》:周星馳與無厘頭 周氏無厘頭,也許不能盡以歐美後現代主義論述解讀之。有別於傳統喜劇理論分析笑點往往來自情節的不協調,追隨周星馳式反敘事式喜劇的鐵粉已經不會對劇情的協調有所期待,應該已經相當習慣於承受敘事過程中任何時候任何事情都會發生,如過山車驚嚇不斷又迴環往復、穿山越嶺式的情節鋪陳或堆砌。 Mion 麥恩 2024.05.28 《我在這裡等你》不是 BL,但我試圖尋找讓遺憾不只是遺憾的方法──專訪導演鄧依涵 「《我在這裡等你》是 BL 電影嗎?」採訪的開頭我便拋出疑問,這也是導演鄧依涵在接下劇本的第一刻,就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而她的答案是否定的。創作的開端,要拉回鄧依涵所編導的迷你劇集《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釀電影 2024.05.27 《海上鋼琴師》:潮來汐往,此一生,該面朝何方? 《海上鋼琴師》的敘事語調、分鏡、時空折疊手法、和光影流轉的韻律,無不顯現這部作品的「詩之心」。一向對攝影極是考究的托納多雷,其影像佈局下,既有排山倒海的磅礡壯闊,又有回身餘裕的詩之溫柔。尤其,時時讓我們感受到那份舊時代的優雅。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4.05.25 人性的,太人性的──《銀翼殺手》與《銀翼殺手 2049》 畢竟我們正逐漸失去人性,而非人正不斷獲取人性。但是對於成為一個「人類」而言,是否有任何特質是不可或缺的,也從來不是絕對──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誰會是我們、我們會是誰,在賽博龐克的世界裡,早已不再確定。 1 ... 41 42 43 44 45 ...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