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Lisa影評快遞 2020.01.13 佳作|《菠蘿蜜》──那些非自願的「自由行」 廖克發的作品長年關注邊緣族群的生活,也將觸角伸入了新住民的離散史,慣用文火慢熬的流動影像,舉重若輕的掌握了畫面的節奏與表現了敘事的成熟度,不論是沿著歷史的軸線回望,或是細膩觀察之後的反芻,他的起點是自身的故事,終點是自己的國族記憶。他藉由電影找到了一種歸屬感,是那種哀而不傷、隨遇而安的豁然開朗。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0.01.12 佳作|在異鄉找回自己──黑澤清《在世界盡頭開始旅行》 本片做為日本與烏茲別克建交 25 周年紀念之作,導演黑澤清並未將這些矛盾矯情地融合,而是以一種冷靜但不冷漠的觀點將之並置。片中葉子不斷以不甚流利的英語嘗試與烏國人溝通,卻始終只得到烏語的回應,全片沒有翻譯在場的情況下,「語言的溝通」幾乎是無效的,然而,失去語言這個媒介,生命就沒有共存的可能了嗎? 週末影迷 2020.01.10 優選|《燃燒女子的畫像》──雙向的凝視 《燃燒女子的畫像》沒有純粹為觀者服務的鏡頭,這並不表示它不美──自然變幻的光線,油畫般濃郁的色彩,愛人們會心的視線無疑是美的,但瑪莉安和艾洛伊茲並沒有讓別人眼中的她們取代她們對自己的認知,好比瑪莉安在電影開頭的油畫課很明確地下了指令:「你們應該用這樣的方式觀看我。」 黃郁書 2020.01.08 優選|《爵唱愛與死:比莉哈樂黛》──對愛與尊嚴成癮 當主持人問比莉:「妳不覺得自己是藝術家嗎?」她笑著搖頭擺手,難得流露出小女孩般的靦腆,如同不認為自己有資格擁有純粹美好的愛。我不禁想,在這樣的人生裡,音樂和創作對她而言是救贖嗎?抑或是讓她反覆跌入深淵的推手?但音樂就長在她靈魂裡,即便心知肚明自己的才華讓身邊人都想利用她,也不可能使她放棄歌唱。 艾莫西 2020.01.06 《鏡子森林》:記者就是旁觀他人的痛苦 新聞不是只有字,報紙也不只是紙。所有新聞的背後都是關於人,記者是人,讀者是人,當事人相關者都是。只是我們很容易忽略,在閱聽與擴散中輕忽了這些資訊的影響性。2019 歲末壓軸登場的台劇《鏡子森林》,以報社日常帶出整個社會環環相扣的人際脈絡,以及新聞何以成為牽一髮動全身的風向操作。 婉兒Cari 2020.01.06 優選|《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悲涼底層的「錯過」宿命 「抱歉我們錯過你了」,是一紙快遞單上的印刷字。當我們凝視它時,往往標示著「錯過」已然發生,無可挽回。短短幾個字,我們可以用千百種語氣訴說它,真摯的、遺憾的、懊悔的,當然,還有虛應的,一廂情願的。在快遞的場域裡,多數時候都是說者無意,聽者無心。 1 ... 234 235 236 237 238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