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張硯拓 2020.05.05 釀電影 2020 年 5 月【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專題介紹 本月的《釀電影》,我策劃了這個【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專題,邀請六位作者挑選了六部、曾被改編成電影的經典音樂劇,一方面介紹戲劇,一方面比較舞台與銀幕上的各種版本,但(私心)更重要的是:貼上歌曲,讓大家邊讀邊聽,獲得一點力量。 黃郁書 2020.05.05 《悲慘世界》:革命的暗影,神在的曙光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時至今日,人們對宗教和神的信仰不復從前,但「心中有神」這樣的概念,依然是這悲慘世界中的光亮──不必然是特定宗教的神,而是在道德兩難的時刻,在被需要的時刻,能夠收起人性裡的自私,展露更接近神性的悲天憫人。這或許是《悲慘世界》這麼多年以來,無論哪一個版本,總能一次次撼動人心的原因 釀電影 2020.05.04 《在這樣的雨天:圍繞是枝裕和的《真實》二三事》 我心目中演出女演員的人是若尾文子,寄物櫃檯負責人的妻子是希林。之後,十五年過去,這部劇本在名字、舞臺和演員都改變下,重獲新生。本書便是跟著這段創作誕生過程的部分紀錄。 Maple 2020.05.04 《誰是被害者》:台灣懸疑劇的技術火力展現 《誰是被害者》的產業開展意義非常大,既證明台灣能夠做出兼具國際類型結構與在地情感特色的類型劇,又用強大的技術實力證明我們的影像質感高標,加上非常優秀的選角卡司,與相當出色的核心設計(包括命案梗、也包括男女主角的搭檔設定等等),絕對具有讓台劇揚眉吐氣的企圖心與實力。 吳思恩 2020.04.30 蘇聯消失了嗎?──《DAU》無解的爭議及語境隔閡 在《DAU》終於問世後,看到導演對於一切指控的淡然甚或漠然,不禁讓我憶起每次國際紛爭發生時,俄羅斯給人的整體印象:無視國際批評,連辯解都有點少,我甚至如此思考:伊利亞.赫爾扎諾夫斯基是不是彌賽亞思想在個人的極致展現? 吳思恩 2020.04.29 《DAU. Natasha》:攝影機的侵入對演員的傷害如何估計? 在《DAU. Natasha》中人們愛,也探討愛,人們爭吵與狂歡,在極權主義之下剩餘的是扭曲的人性還是「無人性」?《DAU》計畫如同一場悖論,關於主導與介入的矛盾,關於壓抑與失控的反差。 1 ... 224 225 226 227 228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