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釀電影 2020.07.22 愛與恨都始於指尖,也終於指尖──漫談莎拉華特絲《指匠情挑》與朴贊郁《下女的誘惑》 相隔幾年之後再度重溫朴贊郁《下女的誘惑》,銘刻在記憶裡的兩幕仍鮮明無比,除了磨牙時情與慾流動的場景,還有最終在甲板上得來不易的動人一瞬,兩小無猜的笑靨燦爛如花,走過信賴與欺瞞⋯⋯ 希米露 2020.07.22 老虎才應該是主角的《虎王》:理想與幻想、醜聞與揭發、正義與兩難 從「動物權利」的角度看來,人類與動物都是獨立的生物個體,如果人類追求自主自由,動物當然也各自擁有同樣的自主自由,於是,人類不該介入任何與動物有關的事務,從動物之於人類的兩極光譜──食物到寵物──通通都不行。 15噸的書 2020.07.21 《藍色恐懼》:我是你,也不是你 我們可能曾是某個人的粉絲,症狀不一,或輕或重;不論是為何而來,都是一份真心寄託在他人身上,跟著他亂跑亂跳,不肯安歇。那份無處放置的心意,私密得無人能體貼入裡地相印,於是一張張扭曲困惑的臉孔雖然步步貼近,卻終還是無所獲而去。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0.07.20 《誓血五人組》:「他者」的精神分裂認同 對身為邊緣的黑人而言,叢林之於文明的邊緣特性對黑人族群產生了嶄新的意義。不同於迷失在雨林中的白人,五人組不論是死亡或者倖存下來,他們皆在曾讓阿奎爾產生幻覺的叢林中達到了精神上的寧靜,在經歷死亡、戰爭與失去後,理解信仰、同胞與世界之愛。這是不屬於「他者」的白人所無法達成的。 婉兒Cari 2020.07.17 北影 2020|以藏區的靈性詩意,寫女性的生存之慟──專訪《氣球》導演萬瑪才旦 「人越長大就越容易會失去一些靈性的東西。」〈氣球〉小說中的這句評述令人印象深刻。事實上,在拍攝電影前,萬瑪才旦先寫了小說,在獨特的宗教文化場域下,藏人對自尊的堅守、對性事的噤聲,都被他信筆寫透。而那股渾然天成的聚落氛圍,也讓他搬移到電影中。 Maple 2020.07.16 《破處》:勇氣衝勁十足,目標卻不清不楚 《破處》是一次力道十足的生猛嘗試,但在整體方向和調性上都不知道要走向何方,這樣的題材突破令人欣喜,也抓到了我個人認為非常好的核心情感,可惜執導、拍攝上沒有通盤想好自己究竟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也未能把握主旨訊息,故事開展過度凌亂、破碎,甚至可能讓為了看「性喜劇」進場的觀眾覺得完全不符期待。 1 ... 205 206 207 208 209 ... 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