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0

By 括號君

《坂本龍一:OPUS》:結束的聲音,是你的臉

付費限定

2014 年,紀錄片《坂本龍一:終章》開拍沒多久,坂本龍一便被診斷罹患咽喉癌,導演史蒂芬野村席博決定中止拍攝計畫,但是坂本龍一希望繼續拍下去(因為坂本認為「自然流露是最完美的作品」),因此拍攝計劃繼續進行。但因為病情,坂本家人不希望除了導演之外的人進入家裡拍攝,所以,當時大學剛畢業的坂本兒子空音央,便成為史蒂芬野村席博的最佳助手。

史蒂芬野村席博說,一開始在坂本的紐約家中拍攝時,他讓空音央擔任協助拍攝的角色(空音央有電影系相關學位),但後來史蒂芬野村席博決定放手讓空音央去拍攝,因為他在其拍攝的鏡頭裡,看到一種非常溫柔的關係、一種可貴的父子情感。

空音央的鏡頭溫潤又客觀,簡潔地拍出坂本龍一的真實面貌:午休打盹的沉默表情、吃營養餐與止痛藥(眼神刻意避開鏡頭,就像在說「這有啥好拍」)的空洞表情、說貝托魯奇壞話的賊笑表情,還有玩聲響實驗時聽到很棒的聲音、像小孩般笑逐顏開的表情。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年輕的坂本龍一,早早就成為世界級的音樂人:1983 年在電子音樂界有不可動搖地位的 YMO「散開」,隔年,坂本龍一憑《末代皇帝》拿到奧斯卡最佳配樂獎,「Ryuichi Sakamoto」這個名號成為東方神秘島國的音樂代言人。站上世界舞台的教授,長相帥氣,才華洋溢,從他成名以來,面對過無數鏡頭,而這些鏡頭紀錄了他各個時代的樣貌。

譬如,在大銀幕上被大衛鮑伊擁吻的迷惘神情,或是在映像管螢幕上與濃妝的忌野清志郎熱情深吻的冷艷神情⋯⋯記錄了風風火火的八〇年代,開始越顯內斂的九〇年代,與邁向極簡主義與留白美學的二十一世紀。從熱情到節制,坂本龍一的電影配樂作品多產,個人音樂活動以及與其他音樂人的合作計畫始終馬不停蹄,在幕前幕後都十分活躍,他創作出來的不只是音符,他的臉孔就是 icon、一種象徵,他的臉孔就是他的音樂。

2024 年,坂本龍一逝世一年後,由空央音執導的《坂本龍一:OPUS》音樂會正式上映。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這是坂本龍一在 NHK 509 錄音室的最後演出《Ryuichi Sakamoto:Playing the Piano 2022》的加長版,當時線上直播長度約 60 分鐘,演奏 13 首曲子(加上結束後坂本龍一面對鏡頭說了一小段簡單感想),一年後的《坂本龍一:OPUS》則是 102 分鐘,20 首曲子。

黑白攝影,一台鋼琴,一張椅子,八十八個黑白琴鍵,幾盞燈,幾支收音麥克風,沒有任何一句言語。因為要說的都在旋律裡,以及空央音拍攝的那張臉孔,我們所熟悉的坂本龍一臉孔。

而空央音,卻從坂本龍一的背影開始拍起。

一頭白髮的坂本龍一,坐在鍵盤前,敲出第一首〈Lack of Love〉的第一個音,望著他的背影,鋼琴聲不大,直到鏡頭慢慢拉近,他的臂膀,他的肩膀,他的後腦杓,鏡頭跨越他的身體,最後,定在他彈奏主音的右手以及彈奏和弦的左手,這首〈Lack of Love〉也正好迎來它的高潮。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畫面一切,鏡頭在坂本龍一的左側,拍著他的雙手,他的側臉輪廓,逐漸拉遠,他的後腦杓,他的肩膀,他的臂膀,逐漸拉遠,回到一開始的地方。

空央音在這場父親的最終演出音樂會的序幕,緊緊專注拍攝「坂本龍一」這個人,卻不拍他那極具標誌性的正臉。空央音讓坂本隨敲奏而動的背部說話,讓父親在琴鍵上移動的雙手說話,讓每次按下琴鍵之間的「留白」說話。

第二首是因貝托魯奇過世而寫的〈BB〉,我們在這時終於看到坂本龍一的臉:熟悉的粗眶眼鏡,白髮與鬍渣在黑白攝影下看來格外明顯。而坂本龍一的專注在臉上輕易可見:他的嘴型會跟著彈奏時情緒而變,時而抿嘴,時而嘟嘴,就是一心投入在按下琴鍵的瞬間。

彈完第三首〈Andata〉(坂本受塔可夫斯基電影啟發的《async》專輯第一首),與第四首冷冽節制的〈Solitude〉(台灣影迷應該不陌生的《東尼瀧谷》配樂),空央音在這裡置入了一個坂本龍一脫下眼鏡、扶額休息的疲倦神情,令人聯想到,在這場音樂會開錄沒多久之前,坂本確定罹患第二次癌症,直腸癌。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在空央音的鏡頭裡,坂本龍一露出他真實的倦容,但在他的琴聲裡,卻聽不到這種疲倦。即使因為抗癌藥物會導致手指末端疼痛,當他敲下琴鍵時,每一下都會導致疼痛。

伴隨著《坂本龍一:OPUS》收錄的坂本呼吸聲,以及彈錯的一些小瑕疵(在 2022 年的公開直播是沒有的),到了第九首〈Bibo no Aozora〉(美貌の青空,收錄在 1995 年專輯《Smoochy》,2006 年電影《火線交錯》配樂曲),彈到一半甚至一度中斷,結束後坂本甚至表示再來一次(但鏡頭卻直接切到下一首〈Aqua〉)。這時,我們能夠確定空央音要讓我們看見的,是坂本龍一的「真實」:不是形象完美的坂本龍一,而是一位沉浸在音樂裡的創作者。

下半場,第十一首,當坂本龍一彈奏 YMO 名曲〈Tong Poo〉(東風),他彈了兩次,像是還在摸索這首歌曲的可能性,26 歲為 YMO 的同名出道專輯創作的曲子,在人生的最後一場音樂會,他仍在嘗試這首歌的旋律還能帶來什麼樣的不同。

下半場選入的歌單,幾乎都是坂本龍一優秀的電影配樂曲〈The Wuthering Heights〉(《新咆哮山莊》)、〈The Sheltering Sky〉(《遮蔽的天空》)、〈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與已成他生涯印記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俘虜》),但我們仍能在這些情感澎湃的電影創作曲裡,找到坂本龍一追求音樂(或是聲響)的實驗性格。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坂本龍一:OPUS》電影劇照/采昌國際多媒體

以下還有 977 字, 2 張圖

歡迎訂閱,繼續閱讀全文

訂閱支持

已經訂閱過了?立即登入帳號

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