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8

By 黃曦

苦役肉身的《我的完美日常》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Perfect Days,2023),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役所広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

因此,單單只用「詩意」形容這部作品,是遠遠不夠的。「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Wim Wenders)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低限主義(Minimalism)也並非只是將型態簡化至根本的基點,而是透過空間中的動態游移,轉變成為觀者在觀影體驗時,能在相對寬廣的空間中經驗電影,由此衍生對自我的發現。

溫德斯透過幾次鏡位的轉換,在不變的、看似機械性的行動中,將鏡頭沿著屋內的榻榻米移動,創造出更立體的空間。幾次的循環下,單調的空間陳設、單一的角色行動與沒有劇情的劇情,一層又一層地被雕塑,平山與其屋瓦,便成為強壯的精神堡壘,他的生活理出了脈絡,而在富秩序的紋理下,仍有其對生命抒情的思考。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電影前後只花了 17 天拍攝役所廣司的戲分,溫德斯與同為德國人的攝影師法蘭茲路斯迪花了更多的時間穿梭在東京市內拍攝空景,溫德斯望見的東京對役所來說,是不同於以往慣常的觀看角度。

溫德斯精確地捕捉了生命看似不變、卻總是恆動的變動性,役所的演出同樣精準,但這並非經過排練的,實際上在電影正式開拍之前,役所投入幾天的時間在參與東京公廁計畫的清潔員身邊見習;到了拍攝階段,溫德斯也決定不排練、直接開拍,亦未曾要求役所重複拍攝,幾乎所有的鏡頭都是一顆就拍完。

透過這樣的拍攝方式,演員也就不是在「表演」,而是隨著反覆的動作,成為角色在「生活」,並從中整理出屬於角色的思想。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花絮照/甲上娛樂 提供

片中還有另一個有趣的設定:平山一角少有台詞,其生活行如苦役肉身,不曾言明的孤獨,便透過音樂體現。

The Animals 的〈The House of the Rising Sun〉是將平山前半段的人生化作一場無法被採集的「傳奇」,這首自十九世紀末日漸風行的藍調曲風,曾被鄉村民謠歌手 Joan Baez 與詩人歌手 Bob Dylan 重新灌唱過,老調幾經傳唱,版本眾多,直到 1964 年,由 The Animals 重新改編、推出了搖滾版本,「日昇之屋」便多了一股身處幽冥而不感孤寂的、體孤獨而生的靜默之感。

隨著日昇,在平山開車時出現的第二首歌為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的〈Pale Blue Eyes〉,有別於 1968 年釋出的 Live 版,片中使用的是將樂器底噪置於人聲之後的錄音室版本,包辦詞曲創作的 Lou Reed 也一改往常的迷幻噪音,哼唱出的是屬於中年後的呢喃。

〈Pale Blue Eyes〉或許更接近平山的心境。即使片中並未講述其背景,可幾經年歲的磨礪,生命經驗與歲月當然在他身上鑿下了印子。與此同時,我們或許更可以將平山視為一只驚寤的肉身,離開慾念而有了修身的開始。

Cause I've had nothing to live for(畢竟我也沒什麼好留戀的)
And look like nothin's gonna come my way(既然也沒有什麼好事會繼續發生)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平山的修身,是日夜操持不變;與屎尿為伍,是將生命的美與俗看作同質的存在,遂少言而多行,將中年後的孤獨視為修煉。這樣獨自過活、忍受孤寂的情緒,來到 Otis Redding 的〈(Sittin’ On)the Dock of the Bay〉,便多了一絲愜意。

作品前半的平山寡言,直到遇見蹺家來找自己的姪女,生活便出現了活水。Patti Smith 的〈Redondo Beach〉、滾石樂團的〈(Walkin’ Thru the)Sleepy City〉以及英國樂團 The Kinks 的〈Sunny Afternoon〉,更可視作是平山再次遇見外甥女後的心境轉折。

延續著〈Sunny Afternoon〉,平山與外甥女終將迎來別離,可欣逢一次塵緣的撫觸,平山或許也如歌詞所述般厭倦了獨自行走的孤寂;下一首歌是 Van Morrison〈 Brown Eyed Girl〉:

So hard to find my way(找到屬於我的道路是多麼艱難)
Now that I’m all on my own(如今孓然一身的我)
I saw you just the other day(那天遇見了你)
My, how you have grown!(嘿,看看你長大了多少)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這時開始,平山從木料般的靜定,起身流轉,與其照料的植物有所不同,他再次長出屬人、屬世間的花性。人世間的情愛義理連結,是世人本就難以割捨的緣分,如花蕊的騷躁,有盛開之時,可凋零便是未來的喻示。

最後一首歌,是曾在電影《燦爛新人生》(Golden Door,2006)出現的插曲〈Feeling Good〉,正如此片的提問:

「究竟這個世界有沒有通往天堂的金色大門?」

當 Nina Simone 哼唱著「It’s a new dawn/It’s a new day/It’s a new life/For me/And I’m feeling good」時,或許更多的探問是:電影最後一幕的平山,為什麼一唱三歎,同時笑著卻又泛起了淚光?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我的完美日常》電影劇照/甲上娛樂 提供

劇照提供/甲上娛樂
責任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 重生與發光:2024 奧斯卡專題,請往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