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By 香功堂主

《悲情城市》:失去觀影的「純粹性」是必然的結果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對盟軍投降,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基隆田寮港的林氏家族經營名為「小上海」的酒家,老大文雄努力維持家業,老二前往南洋呂宋島擔任軍醫、下落不明,老三文良在二戰時期擔任日軍翻譯,戰後以漢奸罪入獄,釋回後精神受創、神智不清,老四文清在八歲那年失去聽力,平日以攝影維生。自從國民政府來台,物價高漲,外省人佔去本省人工作,民怨漸深;1947 年爆發二二八事件,政府宣布戒嚴,島內緊張情勢升高,異議份子遭到逮補,文清也成為被監控的對象⋯⋯

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在台上映時,創下出色的票房成績,一方面得利於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加持效應──這是台灣電影首度在世界級影展奪得最高榮譽,觀眾倍感好奇,之後台片也踴躍參與國際影展,盼能以獲獎拉抬影片聲勢;另一方面是題材的特殊性:1987 年台灣解嚴,《悲情城市》於 1989 年推出,當時二二八仍是禁忌話題,侯孝賢導演觸碰敏感題材,還受到國際影壇的矚目與肯定,更引起群眾的好奇心。

所有影視作品的評價,皆會受到時空背景(政治氛圍)所影響,《悲情城市》亦不例外。2023 年的台灣社會已能談論二二八事件,輿論風向也比 89 年更加地多元開放,然而電影上映至今超過三十年,《悲情城市》是否忠於二二八歷史的討論未曾停歇,而創作者的政治立場,也增加電影額外的複雜性。

《悲情城市》重映的消息傳出後,社群媒體出現多種聲音:有人疾呼台灣人都該看過這部片,也有人認為這部片的內容大有問題。一部片在推出三十年後,依然沒能從政治風暴中脫身,說明台灣政治環境的特殊性:無論是對中國採取強硬或溫和的態度,或是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轉型正義等,皆未能取得共識,島內意見分歧,也讓《悲情城市》的歷史評價變得模糊不清。

在我成長的年代,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或《童年往事》,皆是名聲響亮之作。年幼的我租了《童年往事》回家觀賞,看完後一頭霧水,受不了冗長的鏡頭,也不懂電影在演什麼,「侯孝賢」三個字成了我的看片雷區,只要是侯導作品,先避再說。多年後,偶然在「春暉電影台」看到《悲情城市》,原本只打算看個五分鐘,了解一下能獲得金獅獎肯定的作品長什麼模樣,沒想到這部有著畫外音、字卡、台日粵語夾雜、敘事緩慢的作品,竟牢牢地將我的目光給吸引住。

《悲情城市》意外治癒了我對侯導電影的焦慮症,至少讓我不再「害怕」觀賞他的作品。多年後重溫《童年往事》,才愛上片中的人文情懷,以及看似鬆散實則精準的敘事節奏;《南國再見,南國》一段在蜿蜒山路騎乘摩托車的長鏡頭畫面,搭配上雷光夏的音樂,美得過火,魔幻又詩意。

說回《悲情城市》,它有荒謬的喜感:酒館內,眾人聊起日本國旗白底紅日,上下顛倒掛都沒問題。但國民政府的旗子,太陽該要位於上方還是下方,傻傻分不清。旗子掛反,是對新環境(局勢)不熟悉的笑話,也是對新時代的徬徨與茫然。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未來是會陽光普照(日昇)或陷入黑暗(日落),沒人能夠預知。

《悲情城市》有鬥爭的恐怖。港灣山城,上演權力爭奪戰,不同族群派系的人,檯面上答應和平相處,檯面下暴力頻傳。一座城市為了權與利,死傷慘重,若換成政黨與國家作為單位,也是相近的戲碼。《悲情城市》的商場與地盤之爭,儼然是中國內鬥情勢的翻版,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夾雜在強權之間的小人物,繼續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是認命,也是無可奈何。

「東西都在漲價,厝邊頭尾都在說日子很難過,可能我比較不會想,因為我只要看到文清和阿謙都在身邊,就感覺日子很好,很幸福。」──寬美

《悲情城市》有語言的雙面性。寬美書寫的日記,紀錄眼中所見的景緻之美。文清與他人溝通,一字一句寫下內心的想法,試著讓自己能被他者所理解。然而,語言卻也在仇恨與貪婪中,展現出它黑暗的一面。一如文清被憤怒的群眾逼問,你是哪裡人?文清用台語勉強說出:「我是⋯台灣人。」對方接著用日文質問文清同一個問題,進一步確認他的身份,聽不見的文清一臉驚慌,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語言原本是要用作溝通的工具,卻成了判斷敵我的武器。文清的無法理解,暗示在盛怒(仇恨)之下,人與人的溝通失能與非理性。

《悲情城市》有身份認同的悲傷。文雄在片中恨恨地說:「咱本島人最可憐,一會日本人,一會中國人,眾人吃,眾人騎,卻沒人疼。」漫長的殖民歷史造成身份認同的錯亂,彼時台灣,現時台灣,這樣的錯亂依然沒有結束。

《悲情城市》也有詩意的鏡頭語言。文雄在一次爭執中遭到槍殺身亡,鏡頭從狹小的室內空間,切換成在空中翱翔的老鷹畫面。當年在小小的電視螢光幕上看到這一幕,印象深刻,原來無需使用煽情的配樂或是死者痛苦的神情,也能演繹出死亡的沉重與輕盈。景緻的變化,既是文雄肉身解放的意象,亦是哀悼貪婪讓人們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侷限),看不見外在的廣闊空間(共存的可能性)。

《悲情城市》拓寬了我對電影的想像:簡單的鏡頭切換,便能產生出既悲愴又寧靜的奇異感受;抒情文藝的敘事,便能帶出濃烈且哀傷的情感。《悲情城市》讓我看見電影的不同可能性(當年的我只熟悉好萊塢電影通俗且戲劇性的敘事手法),無關政治、歷史、國族情感,純粹是對「電影」本身感到讚嘆。

然而,失去這份觀影的「純粹性」,似乎是必然的結果。年紀越長,在乎與在意的事變得愈發明確,一部電影不再只是一部電影,同時涵蓋了我們對人與事的想法與信念。一如多年後重溫《悲情城市》,對於影片以口頭描述國民政府的惡,卻花上不少篇幅紀錄憤怒的本省人大肆攻擊外省人的場面有些敏感。或許在當年的政治氛圍下,難以拍出真正的二二八場面;或許電影追求平衡敘事,兩個族群都要批判;或許導演呈現暴動場面與文清的困境,是要勾勒當時混亂的情境,甚或覺得國民政府的惡不能轉嫁給所有外省人?

一部電影難以(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悲情城市》的幸與不幸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間,它是談及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中,名聲最大的一部。影片的美學成就有目共睹,技術面幾無失手,藝術面(時代氛圍的呈現)也讓人著迷。《悲情城市》乘載了大量的讚賞光環,也就無可避免會引來更認真的檢視。我們或要思考的是:為何除了《悲情城市》外,鮮少有創作者繼續深入探究這個題材?禁止討論二二八仍是一種不能說的默契?抑或,台灣人民已經選擇放下?

《悲情城市》是一部以二二八為背景的影片,但它不該是這類型作品的唯一代表。當年侯導更關注的是「人」在時代中的位置,事件本身並非電影的重點。也許當台灣能夠拍出更多的二二八影劇,能夠用更為多樣、不同的角度去檢視歷史,人們才有可能以平常心去面對《悲情城市》這部作品吧。

全文劇照提供:牽猴子

沒有陰影,只有驕傲──悲情城市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