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3

By 洪筱婕

《飲食男女》:餐桌上的「不說」溝通學

付費限定

看過《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2012),看過《色,戒》(2007)和《臥虎藏龍》(2000),再看到這部在自己出生之前、1994 年的《飲食男女》,才了解為什麼作為父親三部曲之三的《飲食男女》,至今仍是許多觀眾心中的經典。

從《臥虎藏龍》的江湖武俠談情慾、《色,戒》諜戰懸疑的情智相鬥、到《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的魔幻冒險,不管什麼題材在李安手上,都可以拍出或華麗或詩意、讓人願意反覆思索其中寓意的精彩劇作。

但我認為《飲食男女》之所以是經典,在於它沒有「武俠」、「間諜」、「漂流」等等,這類特殊的風格場景或形象符碼,可以馬上奪取具有題材偏好的觀眾眼球,《飲食男女》從最基本、最樸素的「男女」與「家庭」出發,深刻生動地徹底擊中華人文化、臺灣社會現象。

作為一個在家寡言冷漠的少女,惦量自己的說話量,在外一天恐怕可換算在家三天。這般不合情理、但再自然不過的現象,其實是千禧世代出生的我輩成長的文化環境,筆者簡直可以大膽地說:我不是個案!在這個基礎上,無怪乎觀賞《飲食男女》時,對朱家三姊妹的處境能同情又同理。「要怎麼說呢?」的家庭溝通問題與世代隔閡,直至現代通訊軟體發達且多樣的現在,也難免人人在家中有那麼一刻,心想:怎麼說呢?

打開網路書城,鍵入「親子溝通」,依年代新舊排序,九〇年代只有寥寥三四本,多是張老師出版。2000 年後數量暴增,各方教育專家、心理專家發現了臺灣家庭其實不會親子對話。1994 年上映的《飲食男女》如今看來,或許是李安為臺灣家庭丟出的信號彈吧──餐桌上那節制的對話、巧妙的距離感、留白的戲劇語言,是精準的覺察,同時是溫暖的理解。

《飲食男女》裡講究步驟、食材的盛宴大菜,老溫在廚房裡喊的:「龍蝦、鮑魚、雞蓉、翡翠、魚翅羹」,就像李安 2000 年後較新的作品,從取材布局就有端出大菜的氣勢和企圖。《飲食男女》本身,卻是從日常茶水、殘羹剩飯,帶出平凡家庭的情感核心,讓本片經過近半甲子的時間,竟不覺有「過時」之感。

圓山大飯店的退休主廚朱伯伯,獨自和三位個性截然不同的女兒生活在一屋簷下,不斷出現的畫面是朱伯伯和三位女兒欲言又止的神情。電影開頭朱伯伯對著電話那頭嘆了口氣:「今天不說,要等到哪天說呢?」,通話對象無從得知,但從這電話朱伯伯的對白,就已經透露了朱伯伯對生命時間的焦慮感,以及伴隨而生的表達需求。

《飲食男女》在人物塑造上有趣的設定,就是將三姊妹形塑出三種截然不同的鮮明性格,刻意凸顯三姊妹的不同,真實合理,毫不尷尬,更自然地營造劇情衝突。大姊端莊內斂、保守拘謹;二姊亮麗幹練、開放叛逆;小妹古靈精怪、可愛純真。

以下還有 1,303 字, 5 張圖

歡迎訂閱,繼續閱讀全文

訂閱支持

已經訂閱過了?立即登入帳號

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