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5

By 黃博英

《善惡魔法學院》:善與惡的灰色地帶,童話故事的權力失衡

改編自蘇曼・查納尼(Soman Chainani)2013 年出版的同名青春奇幻小說,由保羅・費格(Paul Feig)所執導的《善惡魔法學院》近日登上 Netflix,因釋出的預告情節與特效十分吸引奇幻迷而引起了觀眾們極高的期待,開播短短幾日便湧入大量評價,更使該片在平台上躍升至週觀看數第一名的寶座。

奇幻故事的開端敘述著一對好友在小鎮上被視為異類,偶然在舊書攤上發現善惡魔法學院的存在,而被選為難得一見的「讀者」(reader),被送往學院分別接受童話故事中正派與反派的訓練。隱身於此架構下的意涵,是藉由主角面臨重大危機後,對於自我捨棄與追尋的探索旅程。

在《哈利波特》後,鮮少有奇幻元素的電影能夠與之匹敵。另外,小說改編成電影本身即是一件危險又大膽的嘗試,除了必須考量到情節的濃縮,同時選角與特效也非常容易造成與觀眾、讀者對話間的衝突。改編自雷克・萊爾頓(Rick Riordan)同名小說,於 2010 年上映的《波西傑克森:神火之賊》即是鮮明的前車之鑑,我想這也是《善惡魔法學院》評價呈現正反兩極的其中一個原因。

童話故事之所以不朽,在於源源不絕的趣味、幻想,以及其所隱藏的象徵意味。平心而論,《善惡魔法學院》做到了嗎?我認為在趣味幻想這塊,它的確將童話中「異想天開」的傳統繼承下來,光是將「讀者」拉進「故事」,便是一個非常具有趣味性的設想,打破了作者與讀者之間固有的疆界,使得讀者有機會變成主角。但它並不只凸顯了童話的稚趣,而是試圖打破自古以來童話經常說教的慣例:為何童話有機會被流傳?正是因為它輕易地將人二分成「善/惡」的二元,而能夠被當成小時候道德塑造的教材。虎姑婆會來咬晚上不睡覺的小孩手指、迷戀紅舞鞋的少女最終死在不停旋轉的舞鞋上,而善良的公主總會遇到前來解救她的王子。在每一則童話故事中,善與惡的權力關係是失衡的,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一個反派能戰勝英雄,於是本劇中的魔法學院,就是為了維持故事角色中的善惡平衡而存在。

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解讀,無論是原作者或導演的安排,不約而同指向童話的特色:因善惡在故事開頭就已大致底定,所以童話中的人物形象基本上是扁平的,非黑即白,是能夠從學院中「訓練」出來的。而正如同院士對蘇菲提及的,「學校是因為要幫助世人找尋意義而設立」。

當然,在這裡觀眾又可以繼續往前推:善惡的意義為何?如何做人?學院設定上沒有《哈利波特》裡那頂分類帽幫學生決定,就更別提魔法學院只單純用善與惡劃分學生,不如霍格華茲還能夠依照性格喜惡來決定去向。但學院的分類,又恰好道出了童話故事裡的缺陷,也就是我們從小或多或少都曾經由童話片面地認識善惡。劇情中的蘇菲(Sophie)便很能讓人聯想到未受王子解救、仍在受難的美麗公主形象:窮困、大家庭,留著一頭公主般的金髮,母親自幼離世,繼母對她糟糕透頂。只因母親離世前告訴她一句「妳很特別,長大後一定會成就大事」,而相信自己就是天選之女;與她對應截然不同的形象則是好友阿嘉莎(Agatha),來自女巫世家,身穿全黑,母親是位瘋狂迷戀魔藥的女巫,使得她在小鎮上備受欺侮,唯有蘇菲能夠解救她。

如同所有童話故事最熟悉的套路那般,主角總是在面臨人生變故或泥濘時,突然來了一個轉機──前往善惡魔法學院,被培訓成童話故事裡的英雄或反派。從小被母親灌輸自己會成就大事的蘇菲,一心認為自己必定會被放置在「善」的位置,可奇妙的是,她與其他諸如虎克船長兒子等等的「明顯反派」,被一起丟到惡學院的護城河中;而她的好友阿嘉莎,一個無論在顏色上(黑為其代表)、身世上(討人厭惡的女巫世家)幾乎都與公主背道而馳的平凡人,竟被丟到了善學院天堂的花叢之中。

這裡,蘇菲面臨的巨大衝擊體現出一個很有趣的點:當只有善惡兩種選擇時,為什麼金髮、長相甜美會被常規視為善?另外,女巫、黑色又為何是惡的象徵?

將原先是女巫設定的阿嘉莎反轉為正派或許並不是先例,先前《莎賓娜的戰慄冒險》即藉由女巫的形象向世人對善惡的既定印象發出叩問。而在《莎》劇中,我們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釋,也就是真理並非永遠顛撲不破,所謂世俗的道德標準,也不過是大眾普遍的價值觀,「為何妳的價值觀就比我的高尚?」──當莎賓娜被問及於此時,就如被二分的蘇菲、阿嘉莎一樣地徬徨無助。當天使會因為與上帝理念不合而剷除異端、當女巫會為了營救好友而犧牲自我,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善惡?

恐怕這是一個巨大的命題,很快的我們便能發現,人不可能永遠站在善或惡,劇中扮演教導公主們微笑的教母(楊紫瓊 飾)道出了對於童話極度諷刺又有趣的解釋:「這個地方變得膚淺之後,我從魔法歷史系降級到教美容學,我看起來像是會在意微笑的人嗎?」因為大家都想看到王子戰勝惡魔、最終迎娶公主的快樂結局,這種本身追尋單純善惡二分的膚淺及虛榮,極力塑造反派噁心的形象,而讓正派永遠笑著。惡的教條是「醜惡便是自由」,而善的法則則是「微笑就是力量」,狠狠酸了大家的童年一把。

正因為如此,讓「讀者」加入給了童話故事超越善惡的轉機。蘇菲與阿嘉莎的加入,顯然也把學院教授們搞迷糊了:她們看起來似善非惡,處於灰色地帶,是不是自古以來這個機制真的有點問題?況且,如同劇中的揭示,「只有最厲害的惡才能偽裝成善」,待在善界修習美姿美儀的公主們,貶低看起來格格不入的阿嘉莎,酷似現實學校中尖酸刻薄的壞女孩(mean girls)。難道善同時也很「惡」?

我不禁聯想到《良善之地》(The Good Place)中也同樣玩過這個梗。如果《良善之地》只是地獄裡的惡魔想出來對付在善惡規則中顯得偏差的人類的機制,那麼《善惡魔法學院》更像是機制失常所體現出的秩序紊亂,從而鼓勵發展人性多元自由的另一重內蘊:善惡並沒有絕對二分之說。

但,這畢竟是一部輕鬆小品的喜劇片,若是較為仔細地去審視劇中內容,不免可以挑揀到不少劇情設計上的瑕疵。像是在反轉童話「真愛」這塊,導演改編的力度似乎過度了些,童話中尋求真愛的關鍵之吻,到了《善惡魔法學院》變成「友情之吻」,雖能夠理解導演試圖將友情置於原有的愛情本位之上,但不免使我感到有些突兀。我其實期待導演在善惡之中能夠加入更多關於人性的權衡,而對於在電影下半部蘇菲逐漸黑化的過程中,棄離好友阿嘉莎、與拉法爾(Rafal)沒有過多的情感交代卻完全深陷的這部分,沒有見到更多主角的心路轉折,是我認為與《哈利波特》系列相較不足之處。

在電影結尾,我們見到兩位主角如願回到了小鎮戈瓦登中,但王子泰卓斯(Tedros)顯然無法接受心上人的離去,一支穿越四度空間的箭騰空飛躍,射在了小鎮的樹上,緊接著一把匕首跟著插在旁邊。從這些關鍵畫面得知,魔法的故事仍在持續,而未來所要呈現的走向也不得而知。是要繼續延伸著超越善惡的脈絡進行補強及交代,或是對於魔法世界有更多的著墨?雖《善惡魔法學院2》尚未公布正式發佈日,不過依照 Netflix 續集至少間隔兩年的習慣來看,我們或許得等到 2024 年才有機會窺見第二集。在這之前,我們仍然可以繼續期待影界,繼續帶給我們更多與魔法世界有所聯繫的作品。

全文劇照提供:Netflix
責任編輯:黃于真
核稿編輯:張硯拓

《釀電影》奇幻文學改編專題「夢境奇談」請往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