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8

By 釀電影

兩種鏡頭,兩種人生──《Soy Libre》

文/席宇菲

記錄僅是一種面向的寫照。

觀看紀錄片《Soy Libre》(臺灣譯:《浪跡自由》),不禁思考紀錄片製作、拍攝和放映的過程,涉及什麼樣的權力問題?這是否為「紀錄片」與其他電影類型有所區隔的原因?這個界線,可以跨越,卻無法泯滅。

《Soy Libre》是導演 Laure Portier 拍攝同母異父的弟弟 Arnaud 的成長過程,她將弟弟生命其中十五年的時光──生事叛逆、出入監獄;埋怨家庭、不滿體制;放逐自我、流浪各處;找到愛人、組成家庭──濃縮成七十九分鐘的紀錄片。關於影片內容的理解與洞察,我分為縱橫雙向進行討論,橫向是作為觀者單就感性認知層面的解讀,我閱讀到角色渴望親情卻與家庭關係極度疏離的複雜狀況,只是《Soy Libre》的剪輯手法過於聚焦在角色的「反社會」,過多的控訴性陳述、報復心理使角色性格中的溫柔被弱化。映後線上座談時,許多觀眾都好奇:姊姊大學畢業又是導演,為什麼弟弟的人生是這樣?姊弟怎麼沒有生活在一起?姊姊有伸出援手幫忙弟弟找回正軌嗎?沒有其他家人能改變弟弟嗎?

什麼才是人生的正軌?我對這些提問感到難過,似乎是一種思想的強暴。然而,如果觀眾的感性認知是從影片邏輯而來,這或許代表主線素材的安排過於單一。導演想強調角色認為社會不公、家庭不好的一面,使得觀眾容易掉入弟弟誤入歧途、自我可憐且迷失的認知上,而忽略弟弟根本上作為影片中另一位導演,呈現自我人生選擇的主體性。另外,觀眾也可能無視這部片得以完成來自弟弟給予姊姊的支持;他想要幫助姊姊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他對姊姊的愛與期望為家人付出的心。

若單純以「角色說了什麼推進整個劇情發展」作為《Soy Libre》的縱向討論,則大致上可分為弟弟主動想被拍攝,弟弟自拍流浪過程,到弟弟不願被拍攝,而這之間的轉變是來自角色本身的心境或姊弟關係?影片開頭,許多鏡頭是弟弟載著姊姊,姊姊過肩拍攝前方的路途,一同感受飛速與風流,他們是親密的,他們朝向同個前方。影片中段,弟弟為了載姊姊卻發不動偷來的機車,姊姊在旁拍攝,鏡頭組成多半變成姊姊跟著弟弟,兩者開始有了距離。影片後段,姊姊安排弟弟在樹林中一根獨木上受訪,弟弟想離開。這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視角」,彷彿見證了關係的改變。

如果說整部影片是跟著歲月成長的時序發展,那麼從一開始聽姊姊的話的那個弟弟,乖乖地坐在某處對著鏡頭回答問題,直到那一顆弟弟站在獨木上方來來回回地行走,他不是太穩、不是太有意思,後來甚至感到厭煩的受訪畫面,我似乎看見關係之中的假性平等。我很喜歡看到弟弟最後表達自己不想在這個地方拍攝,決定走掉的畫面,我認為是這支紀錄片中權力的流動。

我始終覺得,觀看紀錄片不是娛樂而是一場深度閱讀,閱讀一段歷史、一個事件或一個人。這個過程不會太輕鬆,和看了一篇不是這麼舒服的報導一樣,我們以為被獵奇感吸引,但其實正在被真實吞噬。《Soy Libre》也有這樣令我難受的地方,我想,那份情感對話來自紀錄片本就無法記錄人生的全貌,《Soy Libre》中 Arnaud 的人生,是作為導演的姊姊選擇呈現的版本,就算以和樂結尾、故事待續的方式收場,仍存在一種對角色的凌駕。

「我就算過得不好,也不會跟妳說。」弟弟出發流浪前和姊姊說過這樣一段話,但他仍替姊姊自拍下來露宿街頭、行旅與體會生存的過程,弟弟從自我可憐中走出來,看見世界,他看自己的鏡頭對比姊姊看他的鏡頭,我感覺前者是自由的、後者是受框架的。兩種鏡頭,兩種人生,也是關係從親密到疏遠的證明。我們不難理解,因為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遺憾,疏遠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只是我們往往不能確定是什麼時候讓彼此走失,彷彿家人之間也剩下血緣上的連結,但那份曾經的情緣沒有不見。

我想,《Soy Libre》說明了:再爛的人生,都能做自己的導演。

全文劇照來源:TI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