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7

By 橘貓

《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歡快和刺激之餘,仍不免遺憾

文/橘貓

歡快節奏與迷人角色,讓《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獲得評價上的巨大成功。眾所皆知,漫威找來近三年以《吸血鬼家庭屍篇》(What We Do in the Shadows)《神鬼嚎野人》(Hunt for the Wilderpeople)兩部高質量作品,在國際影壇知名度大開的喜劇天才塔伊加.維迪提(Taika Waititi)擔任導演,期望能為系列帶來新意。然而,就結果來看,雷神索爾的第三次出擊仍然留下不少遺憾。

首先,《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有它的亮眼之處,無法忽略不談。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那首充滿放射性能量、無比狂躁的〈Immigrant Song〉,簡直與電影的主視覺風格合而為一,索爾在電影中只要打開他的王者霸氣,進行以一擋百的戰鬥,當背景音樂響起,電影的能量頓時滿載,自然而然地讓觀眾被當下的氛圍震懾。

再來,想到導演塔伊加.維迪提的喜劇風格,戲份不少的克羅納戰士寇格(Korg)會是一個有趣的切入點。這個由塔伊加親自演出的角色,具有與其幽默調性相當吻合的表現:寇格總是談論革命、死亡、生死對決……等等殘酷的話題,嘮嘮叨叨地講個不停,但直率而無厘頭的語調背後,又有幾分童真。看似突兀,卻很愜意,寇格的存在,因此讓人感到輕鬆而放心。

刺激的動作場面、幽默的喜劇調性,《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藉此做足了一場商業娛樂大秀的必備條件,行有餘力之處,預示接下來的 MCU(漫威電影宇宙)發展、置放讓系列影迷笑開懷的彩蛋元素,都做得充分有力。可惜,嚴肅的情感啟發失去戲味,力道發散、鋪陳不足,終究讓電影的故事層面看來薄弱而遺憾。

遺憾來自資源分散,定位不明。當 MCU 藉由階段性計畫往前推進系列故事,系列中的作品開始不斷遇到定位衝突。《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同時是 MCU 系列的第 17 部電影,第三階段電影的第五部,也是【雷神索爾】系列電影的第三部。就一部續集電影來說,觀眾會發現它乘載的每一個「系列期待」,都代表著一個不同的任務。

以對於漫威電影的期待來說,觀眾期望它充滿熟悉的角色與漫畫元素(史丹.李客串、復仇者聯盟笑話、幽默的片尾畫面、漫畫元素彩蛋……等等);以現階段的故事發展來說,我們又期望能知道這些角色的遭遇將要如何連結到明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比如說,索爾與浩克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的個人追尋/自我放逐之旅有甚麼進展?阿斯嘉的命運將何去何從?我們喜愛的角色們在下場大戰中又會結盟或是分離?

然而,還有一個然而:卸下所有包袱,單就【雷神索爾】系列電影來說,《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應該要是一個三部曲的最終章。它必須點出索爾故事的階段性意義,為這齣熱鬧的外太空宮廷劇畫下一個暫時的句點。

索爾(Thor)與洛基(Loki),這兩個角色是三部曲中的故事核心,2011 年的《雷神索爾》(Thor)旨在交代背景,揭開阿斯嘉神話背後的家庭紛爭,長子與次子之間的性格衝突與權力風暴;兩年後,《雷神索爾2:黑暗世界》(Thor:The Dark World)的故事中心依然是這對兄弟,他們延續性格上、權力配置上的衝突,各自乘載「身為王者」的想像,與繼承王位的焦慮,攜手面對難關之餘,也埋下伏筆,連結往最後的災難性預言——諸神黃昏(Ragnarok)。

在《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索爾與洛基的終極考驗是在諸神黃昏的陰影前做出選擇,它們得決定是否該共同承擔他們的王者之路,或是就此分道揚鑣,以「雷霆之神」與「惡作劇之神」的姿態分庭抗禮,井水不犯河水。兩位王子在國家民族的患難之前,要選擇分立或團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故事,同時也相當適合做為【雷神索爾】三部曲系列的最終站。然而,用較為苛刻的角度來看,《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裡頭的大半元素都沒有善待這個故事命題。

漫威與 MCU 擁有龐大資源,確保系列電影好笑又刺激、角色迷人又可愛,王牌總監在上頭指揮調度,請來一流的導演執行電影細節,雇用影壇頂尖的表演藝術家為角色加分,但巨大的系列野心,有時候會讓故事的動能衰弱。舉例來講,讓索爾與浩克一決高下,絕對是值得影迷無限重播的經典片段。然而,當故事引出了浩克與班納的矛盾性格,這是漫威從《無敵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就開始刻劃的命題,《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卻輕描淡寫地帶過,除了電影後段一個結果有些曖昧不明的英雄抉擇,浩克這個角色並沒有真正在電影中擁有成長的機會。是的,浩克成熟許多,但我們不能只看到變化,而沒有磨難與成長。

當我們看到浩克,卻沒有看到浩克的故事,這意味著甚麼?某些程度上,這與影迷們批評 DC 電影宇宙的毛病是一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為什麼惱人?因為新角色不斷出場,意圖使觀眾尖叫,卻沒有給予機會讓觀眾好好認識他們在電影中的樣貌、經歷他們的磨難與成長,感受他們身上的人性特質……所以觀眾難以買單。

當然,依照系列故事的積累,浩克的出場依然能做足效果,但是《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角色量大,未能心有餘力地兼顧每個角色的成長曲線仍是事實。「食多嚼不爛」依然是漫畫改編電影常見的問題,我們看到角色,角色卻被草草帶過,以故事的角度來看,這無疑讓人遺憾。

不只浩克,本集出場的反派,死亡女神海拉(Hela)也有一樣的問題。從她與阿斯嘉皇室難解的糾葛中,原本有大塊的材料去處理電影中的嚴肅區塊與戲劇衝突,然而,實際上觀眾無法看到太多她對奧丁由愛生恨的複雜情感、難以釐清她對索爾與洛基的態度,甚至,說實話,我不覺得海拉的宿命,與多數想要征服世界的漫威反派有太多區隔,摧毀一張壁畫、殺死一些士兵,大多情節都沒有太多記憶價值,劇本沒有寫出足夠的鑑別度,只是消耗著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的完美扮相與巨星風采。

不要誤會我,我深愛許多漫威的作品,但我絕對無法認同:「好看的英雄電影不需要有好故事」。漫威的故事曾經精彩,《鋼鐵人》(Iron Man)用摯友之死,把一個軍火商的自疚與再起寫得深刻又動人;《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Captain America: The Winter Soldier)完美承接首集電影中對「如何定義力量」的刻劃,並發展出「為誰使用力量」的正當性命題;《星際異攻隊》(Guardians of the Galaxy)則勇敢號召了一群相貌不揚的遜咖,發展出一個互相包容與犧牲的核心團體——漫威電影有過它的黃金年代,打造出讓其他英雄電影品牌相形失色的高度。

然而,身為一個觀眾,我不覺得現在的角色、笑話與聲光特效可以滿足我,它們的經典作品同樣不缺乏這些特色,卻可以帶給觀眾更多戲劇衝突;身為一個總是買票進場的觀眾,我亦有資格如此期望他們回復水準。

說到最後,補充一個有趣的小細節。在電影中啟動「諸神黃昏」的火焰巨人蘇爾特,由著名美國演員克蘭西.布朗(Clancy Brown)配音,你可能不記得他的名字,但絕對看過他的演出,他就是經典電影《刺激1995》(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裡頭,那位蠻橫又勢利的獄警海德利——為了換取主角的避稅協助而提供庇護,又在私下幫典獄長完成各種骯髒私刑。

看著眼前這個渴望永恆之火,身長可直達天際、一揮手就能燃燒阿斯嘉的火焰巨人,應該很難想像他就是那位曾讓所有影迷都狠得牙癢癢的跋扈獄警吧?就如同那幾位在阿斯嘉表演肥皂劇的「平民百姓」,在超出故事、表演、形式之外的環節,漫威電影仍然有種魅力,可以召喚影迷心底對看電影直觀想像的單純趣味。

※                 ※                 ※

本名蔡曉松,1995年生。從事電影相關文字工作,撰寫部落格「橘貓【Orange Cat】」。持續藉由各式各樣的書寫方式,尋找自己與電影之間的連結。

※                 ※                 ※

全文劇照提供:博偉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