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

By 鄧九雲

鄧九雲 X 黃健瑋|再見希斯萊傑(三之一)

健瑋:

剛才看到一份台灣的觀影調查報告,紀錄片是國人最不喜歡的電影類型。我仔細想了原因,也許因為紀錄片的題材是「相對嚴肅」的,對比前兩名的動作片、科幻片,紀錄片提供的從來不是想像,而是生命真實。我不想使用「殘酷」這兩個字,但它必然得走很深很深,並且如此靠近我們最平實的日常。

身為演員的你,最平實的日常是什麼?你喜歡研究身體,從低碳飲食、全素食主義,到近期的生食療法,外加練拳練功,這些對身體的效果之外,是否也能在心理層面給你帶來某種安全感?我一直覺得,「安全感」是演員生命中很大的議題。外在的工作需求上,演員永遠都是被選擇的,我們得有一套自給自足的經濟基礎,才能熬著下去。當我們在鏡頭前/舞台上,我們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的身體,甚至不是意識,更不是一齣戲的成敗褒貶。我一直到這幾年開始自己創作,才學會慢慢脫離安全感的議題。演員的創作就是角色,是屬於中下游的創作,得從上游的架構發展。而當我能往上游走去,開拓自己的源頭,那種踏實幾乎是前所未有的。

希斯.萊傑不只是演員,他隨時都拿著相機拍,好在他拍下了那麼多自己,我們才能在這紀錄片裡看見那樣的「他」。那些他導的音樂短片,重複性的圖騰與突出視覺,裡面傳遞出壓抑後的流瀉,是不能爆發的,得一點一點流出來。其實沒一個人能判斷另一個人是否真的快樂,有時連自己也不能確定。快樂就像靈感,稍縱即逝,是不能抓住的,會飄走,但你能轉換、發酵,成為另一種東西。我看見了他內在的高動盪能量,更著迷於希斯.萊傑不是演員的樣子。更野的。

於是他成為了那個經典的 Joker。他把自己關在飯店裡,很久,練習 Joker 笑,Joker 說話的語氣,Joker 的一切。那個妝讓他不自覺舔舌頭,於是成了 Joker 的慣性動作。如果是你拿到這樣的角色,你會很興奮嗎?你會怎麼做?創作者很多都很自我,是吧?我也常覺得自己是非常自私的一個人。然而卻能對拿到的角色無比地寬容與大愛,全心全意地犧牲奉獻去了。這樣的經驗,也是運氣。

這封先寫到這裡,我在高鐵開往高雄的路上。快到站了,把台北的雨拋得遠遠的了。

九雲

九雲:

你怕高嗎?

我不太確定我怕不怕高。小時候住五樓公寓,常常一個人在家,我會到陽台往下看,五樓的高度看起來並不可怕。成年後,我有時會爬到家中公寓頂樓的水塔上,大概是六樓的高度,周邊沒有圍欄,我就站在靠近邊緣(不敢到真的邊緣)往下看,高了一些,總不敢多看。我大學念戲劇系,在學規定要實習技術組別,我挑燈光組,要架燈往高處走時,我一定第一個舉手,有次在搭起的二樓平台(還是斜台)上,放一個反斜平台,再把一個老舊的大木製燈梯放上去,那 A 型燈梯的中間有個梯子,可以往上伸高,但搖搖晃晃,我也總是在上頭。

我大四時,與同學做獨立呈現,想做自己的作品,我幫一個同學演一個外省老兵,最後要跳樓身亡。那個演出場景我們選在系館大廳二樓的一個小區域,隔著水泥欄就是一樓大堂,站在邊緣大概有四米到五米高。我那時提議,我就直接往下跳,應該能成。試跳時,我們在一樓地板鋪了練毯子功的體操墊,我很緊張,但又覺得很想往下跳,最後跳了,扭了腳。

就是這個,其實不是怕高,每次站在邊緣的時候,我心裡面想的,是往下跳。所以理智都得拉住自己:回來,別看了!

那個墜落的,讓自己身無邊際的想望,其實從未停止。我想,那是對自由的終極渴望。

以台灣的影視演員來說,我常常做一些看似很不主流、有點邊緣的事情,我用各種方式實驗飲食,我不吃肉,現在盡量整天有一半吃水果;我練武術,練內功,靜坐;我做角色功課比較極端,盡量做實際的田野調查,角色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但其實這些事情,都是把自己拉回來的一線理智,我後來才發現。

邊緣是很吸引人的,那個對於突破框架、體制的渴望,渴望真正的自由。相較於現行社會的框架、體制,其反面就是混亂、混沌。這是二分法。我年輕的時候憎惡體制,以及體制帶給我心靈的控制,我轉而追求混亂、混沌。花了很長的時間放縱,發散自己的能量、創意、心靈、渴望,和身體,想接近自由。但我只帶給自己和他人傷害。

當人一直向外發散能量,勢必像星體一般,有天會向內塌陷。

向內塌陷時,只有愛和思維,能拯救自己。

希斯.萊傑的紀錄片只有九十多分鐘,我花了更長的時間看完,常常得暫停思索感受。有時在感受的是他活著的樣貌,有時在感受那些受訪的人,希斯的死對他們來說是什麼影響。

他是用影像來感受這個世界的,他各種攝影機傍身,隨時拍攝,隨時記錄。他用影像牽起看得見的世界,和那些我們看不見的情感、能量。他最後有在這些影像中找到他對這個世界的想法嗎?這我無從得知。

我對他印象很深刻的頭一部戲是《斷背山》,他有一幕,在與傑克.葛倫霍告別後,停下車子在路邊嘔吐。在那時,我完全能夠明白他在想什麼,他想嘔出來的是什麼。那嘔吐是他拉住自己的一線理智,雖然他已經不在理智裡了。

所以,告訴我,九雲,你怕高嗎?

健瑋

※                 ※                 ※

鄧九雲,演員、作者,政大韓文與廣告系雙學位畢業,英國East 15表演碩士。戲劇作品遍佈台港中。2013年演戲之餘,開始投身文本創作,散文《我的演員日記》、小說《用走的去跳舞》、《暫時無法安放的》,並同時製作監製小說劇場《說個故事給你聽》、《溫聲細語》。目前持續探索跨界創作的可能性,並努力維持自己多重身份的滿足平衡。

※                 ※                 ※

黃健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劇場演出經驗豐富,亦曾參與多部電影及電視劇演出。二○○一年憑電影《石碇的夏天》榮獲臺北電影節最佳新人獎。代表作品有《一年之初》、《陽陽》、《歸途》、《白米炸彈客》、《健忘村》及電視劇《含苞欲墜的每一天》、《麻醉風暴1、2》等。曾獲提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及金鐘獎最佳男主角。舞臺演出則有非常林奕華《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恨嫁家族》《我城劇場我記得》及《紅樓夢》等。

※                 ※                 ※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                 ※                 ※

【釀電影】2017年11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主編的話〉by 張硯拓

《心靈的偏鄉——2017金馬影展》專題
基哥沒辦法待在不能抽菸的所在〉by 張正
高緯邊境的美麗極光——阿基.郭利斯馬基〉by 新鮮芬
《春光乍洩》:黎耀輝,讓我們從頭再來過。 〉by 楊達敬
再見希斯萊傑(三之一)(三之二)(三之三)〉by 鄧九雲 X 黃健瑋
從《七月與安生》至《相愛相親》:暖男燒成渣,好人就成了傷人〉by 陳太陽
血與斷肢──在2017金馬影展看三池崇史、園子溫與北野武〉by 橘貓
愛與別離的不思議之旅——第三屆亞洲電影觀察團心得〉by 孫雅為

《釀短評》
相愛相親〉by 陳昀秀

《釀影評》
《相愛相親》——張艾嘉寫給人生的情書〉by 雀雀

《釀影癡》(會員限定專題)
從《超人特攻隊》到《腦筋急轉彎》,看皮克斯對「惡」的探索〉by 唐澄暐
《可可夜總會》——活著,就是創造自己的故事〉by 蕭裕奇

※                 ※                 ※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