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裡的貓 喜歡電影,喜歡文學,相信文字自有他能探尋至深的幽微力量;所以書寫至關重要。 各式各樣的聯繫:kishaneaton@gmail.com/instagram : @kishanist 常用的標籤 #影評 #釀影評 #釀特稿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24.11.08 《空房間裡的女人》:凝望失語的音畫縫隙,與記憶切片 《空房間裡的女人》讓觀者落進只存在著一個人的空房間裡,看女人欲在與女兒、伴侶、家人、自己之間的衝突中掘出一個出口,最終卻成了情緒失語的人、結構下的受困者。觀影後,我越想「真正地」觸碰到女人的情緒與慾望,想釐清她的存在在哪裡時,卻一再地穿越過她的形體,只碰到將她囚禁的牆,和看見不屬於他人的生命陰翳。 2024.10.14 【第 11 屆 TIQFF 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台灣酷兒短片競賽入圍作品:錯身而過,對話游離的正發生 多元成家擁有許多不同的面向與形式,在同婚法案通過後,現代社會正在重新賦予「家庭」二字新的意義。無論在這些同志影像中所提出的話語是曖昧或狂放,憂鬱或抵抗,都是試著將 LGBTQ+ 族群的故事從被主流異性戀歷史給邊緣化的支流中一一找回,並重新放置在平等的位置,同樣學習面對婚姻、家庭的生命課題與對話交流。 2024.07.12 《流浪藝人》:在暴力的流浪裡尋找文明的返歸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2024.06.13 《千禧曼波》:流離台北,單純的人 電影開頭是如此雋永,揭示了一段頭也不回的離去、一些單純的人、一整座台北的失魂、一個時代的終結。Vicky 在橋上走著,輕快地,像欲飛的鳥;手裡叼了菸,吸了又吐,頭髮飛揚;林強的音樂和天橋的藍光同時擊向觀眾──那一刻極美,鬱鬱蒼蒼的無謂和千禧台北的紊亂,藍藍的科技的光潑灑上飄揚的身影,最後沒去。 2024.04.18 《搬家》:「家」的離開、流動和前進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2023.10.17 《不去上班的那天》:小鬱來臨後的另一種可能 微光下的拼拼湊湊從而組合出了一座跛了腳的宇宙。即使是鏡頭外的、四散的失落靈魂也在這裡相遇相依,找到在這樣龐大的社會陰影之下能喘息的空間、能和自己的落寞獨處的短暫時刻,最後才拾起行囊,各自持續、緩慢地向生活行腳。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