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編輯室 釀電影 2019.03.11 【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從勾動心弦到講一個沉澱的故事——導演許智彥分享|講座側記 指導表演除了人生歷練要很豐富之外,還要懂得關心別人,我們年輕世代很容易看到一個現況就快速決定了觀點,關心別人要從很多角度去設想立場。在演員表演上,譽庭姐很快就能看出演員的弱點,有一場邱澤的哭戲他已經哭了好多次還是哭不好,最後譽庭姐只是過去給了一個擁抱,那場戲就完成了。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19.03.09 【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從愛電影到編雜誌到辦影展——金馬影展編輯統籌楊元鈴|講座側記 在電影院長大的楊元鈴,自有記憶以來就是「每天不進食足夠的影像,不會滿足」的影癡。從創辦台灣最早的網路影評之一《小電影主義》電子報,到長年參與金馬片單的編輯設計,再到策劃光點台北一系列的文學影展,她把對電影滿滿的愛,變成令人羨慕的生涯,而且總是滔滔不絕、想跟更多人分享浸淫在電影裡的幸福感。 完整閱讀 鄧九雲 2019.02.12 鄧九雲的 2018:四季 這段時間,我失去了一位自己很喜愛的朋友。五月我們才一起吃飯,帶小狗躺在華山草原聊天,幾個月後她就選擇離開這世界。從小就感到死亡離我很近,沒來由地很怕死。但你避不掉恐懼的,甚至還忍不住一直偷看。電影中胡波像在說話,就如凱彤可以一直唱歌。在作品裡我們可以讓想念的人死而復生,但故事結束時,得再失去他們一次 完整閱讀 波波 2019.02.05 波波的 2018:開一劑電影療傷帖 在台灣的我,面對婚姻平權公投的挫敗,即使結果並非出乎意料,事前也一再提醒自己不容過度天真,但看著七百萬反對對上三百萬贊成的懸殊比例,還是給震撼到對周遭來往的人群,浮現非理性的恨意。心平靜不下來,在島內找不到此時此刻能領航的智者,只能借助好萊塢這股焦慮下的影視產物,與自己對話、給自己冷卻、放自己一馬。 完整閱讀 于念平 2019.01.23 于念平的 2018:物質與記憶的交會 當在對方的擁抱中,在親吻與愛撫、在無法重複的奇幻時刻裡,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承認愛真正在發生,它或許是一種只能由直覺去接近的能量,且絕對能夠超越個體間的距離而成為被分享的情感。但人需要語言的確認,在語言中我們發現一種寂寞與黑暗,認知與真實的裂痕產生了。 完整閱讀 張硯拓 2019.01.16 【釀電影 2018 年 12 月號】主編的話 每年到了冬天,商業院線休眠,卻是藝文片愛好者的熱血時刻。過去這一個月,釀電影和誠品電影院合作,規劃了【影像的邊境:誠品電影院 X 坎城影展】專題,以五篇文章介紹五部去年五月、在坎城問世的熱門電影。 完整閱讀 波波 2019.01.10 華語電影女性的秘密出口──關錦鵬 所以看關錦鵬的作品,是會陷進去的。第一次被情節給吸引、第二次看見手法的細節如何強化角色性格,然後再幾次回放,會突然領略角色的不凡是如何發生的。那是在刻板印象上添加靈魂的過程,往往就是在不甚起眼的細微設定上作調整,會讓整齣戲輕巧地跨越類型的界線。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19.01.07 專訪導演李中談「顏色」在創作中的重要性,以及《董仔的人》 我們接著問李中,對他來說在創作裡,顏色扮演什麼角色?他說顏色決定的是影片的心情和調性,比如《青田街一號》的洗衣店,為了營造帶點神秘的魅惑性,當初的色調是帶一點金色:「我跟小姚想要『金色在黑色裡』,雖然調光也可以做,但那會變成一整片都是,我們想要有些有、有些沒有,就要在現場作才有層次,也比較自然。」 完整閱讀 1 ... 22 23 24 25 26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