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編輯室 CharMing 2019.08.29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下) 如果以「不虧本」為考量,日本電影依舊會持續打著安全牌,而資金不足、補助金制度不完備的環環相扣,也一如是枝裕和所說:「日本沒有危機感,現狀是日本獨立電影幾乎難以跟其他國家匹敵,甚至連出場的機會都沒有。」 完整閱讀 CharMing 2019.08.13 《一屍到底》的票房奇蹟,其實是日本拍片環境的逆襲(上) 現今的日本電影圈只瞄準「拍漫改、發大財」的公式,使得原創劇本與中小型電影的生存越加困難,連是枝裕和也曾表示:「日本電影產業每況愈下。大片商的視野非常狹隘,他們只關注國內市場。當你把視線放到獨立電影圈,其實有很多有才華的年輕導演,但由於整個產業的情況,他們只關注國內觀眾的需求,而不是做更多不一樣的。」 完整閱讀 黃祥昀 2019.06.11 後設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方法 – 以展覽《影像的謀反》與許家維的作品為例(下) 我受懷特的啟發,認為歷史學者根據各種事實編寫出的故事並沒有比藝術作品更加真確,兩者在知識論的標準上是同等的虛構。不論是藝術家或者歷史學家對於歷史的觀點都是一種「敘事化的過程」,這個過程因為敘事結構與意識型態的預設,而產生不同意義和角度的史觀。 完整閱讀 黃祥昀 2019.06.08 後設電影作為一種歷史方法 – 以展覽《影像的謀反》與許家維的作品為例(上) 2018年由黃香凝所策劃的《影像的謀反》於臺北當代藝術館展出,挑選許多具有後設電影手法以及多線式敘述的錄像作品,討論影像的力量如何介入政治,反抗既有的權力架構,並重新想像過去與創造未來。本文試圖由思考錄像藝術的敘事結構以及展覽的呈現方式,是如何創造一種「另類的歷史方法論」 完整閱讀 張硯拓 2019.06.05 【釀電影 2019 年 5 月號】主編的話 相隔將近半年,再一次提筆寫下主編的話,心裡是緊張也興奮的。關注我們的朋友也許會發現,《釀電影》從年初到上個月變得安靜了,那是因為我們進行了財務重整,以用更完整、獨立的型態面對大家。這一切整理到前陣子告一段落,我們也從休眠中醒來了,現在恢復全速運轉。許多蓄勢待發的專題與合作,都將要和大家見面。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19.03.16 【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把家裡變戲院的第一堂課|講座側記 這場講座,我們邀請到《新視聽》雜誌的編輯Coober以及影評人雀雀一起來現場,從「器材設備專家」和「第一線家庭使用者」的角度分別談談在家看電影的入門知識,以及使用經驗。當天還有 BenQ 提供的多款不同等級的投影機支援,得以實際試播畫面給聽眾們觀看,對各種器材知識的認識與解說,也就更清楚易懂了。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19.03.11 【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從勾動心弦到講一個沉澱的故事——導演許智彥分享|講座側記 指導表演除了人生歷練要很豐富之外,還要懂得關心別人,我們年輕世代很容易看到一個現況就快速決定了觀點,關心別人要從很多角度去設想立場。在演員表演上,譽庭姐很快就能看出演員的弱點,有一場邱澤的哭戲他已經哭了好多次還是哭不好,最後譽庭姐只是過去給了一個擁抱,那場戲就完成了。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19.03.09 【在故事裡投影美好的光】從愛電影到編雜誌到辦影展——金馬影展編輯統籌楊元鈴|講座側記 在電影院長大的楊元鈴,自有記憶以來就是「每天不進食足夠的影像,不會滿足」的影癡。從創辦台灣最早的網路影評之一《小電影主義》電子報,到長年參與金馬片單的編輯設計,再到策劃光點台北一系列的文學影展,她把對電影滿滿的愛,變成令人羨慕的生涯,而且總是滔滔不絕、想跟更多人分享浸淫在電影裡的幸福感。 完整閱讀 1 ... 21 22 23 24 25 ...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