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編輯室 釀電影 2025.10.14 【釀電影】vol.20《二十歲女生》:子宮,房間,奶與蜜之地 本期【釀電影】新刊《二十歲女生》,是對二十歲女生的心思、啟蒙、關懷之提煉。女生們各自走過一段日子,選擇在現在回望,重新理解曾經的觀影與閱讀,如何凝練成為書寫與思考。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10.14 【釀電影】「第 60 屆金鐘獎」|相關文章選 綜觀第 60 屆金鐘獎入圍名單,或許不難發現當前的台灣影視產業,在商業與流量之外,更有意識地透過各式題材,探索歷史、性別身分之間的裂縫,讓觀眾能夠同時看見擁抱主流口味、意圖擴大收視的作品,也能看見堅持自我風格的作者型作品。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10.13 【釀電影】vol.20《二十歲女生》: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 在成為自己的路上,觀看往往先於言語,而女人要能書寫,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房間。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房間是電影,道出無以言說的念想,重建凝視世界的方式,敘事屬於自己的身體──本次企劃邀請二十位影評人,重新回顧二十世紀的電影,帶領讀者看見,在這些電影裡,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辨,如何成為__。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09.21 【釀電影】「金馬 ╳ 威秀聯名影廳」|A24 作品選專題 【釀電影】「金馬 ╳ 威秀聯名影廳」|A24 作品選專題:無論是關注 A24 招牌的正宗邪點電影,又或是以肉體恐怖借喻異色社會、深刻看見國族/家庭/個體創傷經驗的藝術電影,皆獨具個人的寫作風格與關注焦點——在骨肉皮之間,那一道攸關生的縫隙——或許重造骨血的靈光就在這裡。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08.06 【釀電影】「透過貓眼,看見巨獸」——父親節專題 觀看家庭電影,經常像在看一部驚悚電影,片中角色如何成為一面鏡子,致使其形象與對白皆如手術刀般,庖丁解牛地將我們的皮肉、骨血曝曬在強光之下,血淋淋地解剖家庭中的創傷與記憶何以透過電影復魅。而我們能否透過電影,去打開那一扇通向家庭的鑰匙,在開門/鎖門之間,望見巨獸,但不成為巨獸?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07.24 寫作是自由的,但那不只是一個人的事情──陳芷儀 ╳ 蔡曉松 ╳ 張硯拓 談談編輯視角下關於寫作的眉眉角角,從編輯的內心話、邀稿與被邀稿時的全方位考量、社群時代下編輯的觀察,一路聊到實戰層面的人物專訪練習法。如今,雖然兩年已經過去,這些思考依然價值不褪。在此將當初的對談內容放上來,與有志踏上書寫之路的讀者分享。 完整閱讀 釀電影 2025.06.11 【釀電影】vol.19《男人,女人,蟲:朴贊郁變形記》:世界是一場巨大的怪胎秀 本期《釀電影》為朴贊郁導演做專題,從內在的哲學公案,到外顯的情緒色澤,為讀者帶來深入淺出、而且沿途痛感不斷的剖析:我們將朴贊郁的影像核心,與百年前卡夫卡的文字相映,看見關於人與存在的焦慮,如何隔著地球的兩端轟鳴;我們從「復仇三部曲」的裡翻攪到外,瞧瞧那些巨大的恨與血紅色的狠勁背後,藏著什麼傷痕⋯⋯ 完整閱讀 黃祥昀 2025.06.02 資料庫與敘事的張力:網絡藝術的歷史方法 在電腦與網際網路出現之後,藝術作品在建構歷史敘事上受到什麼影響、進而發展出什麼樣新型的藝術語言與歷史方法論?──這是本文想探索的問題。在建立歷史敘事前,我們通常會先有問題意識,進而搜集各種資料,經過篩選後從中建構出一個有開頭、結尾與因果關係的歷史敘事。在諸多資料中,儘管有部分是有證據、可驗證的事實⋯ 完整閱讀 1 2 3 ...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