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By 于念平

如果《后翼棄兵》是一局棋(上):從開場到中局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 Netflix 原創迷你影集《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一上架就成為話題,以西洋棋這項非主流、在影像上又難以操作的競技為主題,主要橫跨女主角伊莉莎白・哈蒙(Elizabeth Harmon)──但在戲中她喜歡以「貝絲」(Beth)介紹自己──從十五到二十歲的棋王人生。短短七集,卻讓觀眾看得目不轉睛,除了演員具說服力又使人印象深刻的演出以外,劇本的結構安排,和議題融入劇情與角色的細緻程度,也是難得的技巧高超。我們看見美國六〇年代後的集體意識樣貌,對天才的著迷、女性的社會角色低落、冷戰的壓力和個人主義盛行卻無法自我實現的狀態。但同時,主角的故事與生命卻沒有被這些議題限制。身在此大環境裡並深受其影響的哈蒙,確實代表某種自我實現的可能性與突破,不過她的格格不入為她與環境之間創造了某種距離,使得劇情能夠聚焦在展現哈蒙的角色魅力,並說明:她所做的選擇不是為了挑戰時代、創造典範,而是為了她自己。

劇名《后翼棄兵》本身為一組西洋棋的開局策略(註1),七集名稱一字排開也可見清楚的結構:〈開局〉(Openings)、〈兑子〉(Exchange)、〈疊兵〉(Doubled pawns)、〈中局〉(Middle Game)、〈捉雙〉(Fork)、〈封局〉(Adjournment)、〈殘局〉(Endgame)。如同一場精彩的棋局,《后翼棄兵》中每個角色及其動態與劇情轉折都如棋譜一般有跡可循,我們不知不覺就不斷被引領到下一步,直到我們所關心的棋手勝負分明。

開局:棄子投降的母親

雖然這整部劇是貝絲的故事,不過故事的開端始於她的母親愛麗絲(Alice Harmon)的「選擇」。愛麗絲在劇集中的戲份不多,卻是牽引重要主題的角色。她的出場時刻正是她從人生中退場的時刻。接下來透過貝絲的回憶視角,我們看見一位聰明、心緒敏感的母親,她是一位數學博士,卻選擇帶著九歲的女兒離開丈夫,隱居在拖車裡。

如果《后翼棄兵》是一場棋局,那貝絲試圖對抗的事物從母親的回憶片段裡,就建構得非常清楚。她的丈夫、貝絲的父親正試圖勸退她想獨自帶著女兒生活的決定:「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算一算愛麗絲上大學的時候應該是五〇年代,當時女子上大學的機率幾乎只有百分之一,二戰結束男人回到就業市場後,女子就職的機率也相當低。愛麗絲肯定是帶著比自己能承擔的還要多的憤怒,才作出了離家、離開社會的決定。但那一代不容許一位女性做錯決定,一旦背離社會,社會也不會再接納你了。

也許這本可以是愛麗絲的故事,也許這本可以是一位天才女性如何能夠對抗體制與大眾的社會價值,成為自己的主宰的故事,可能也是觀眾會想要看見的故事。但在這種勵志故事裡面,即使她成功,她將再次背負比自己能承擔的還要多的象徵。愛麗絲的「失敗」在哈蒙的故事裡固然是悲劇,卻不是被命運所逼、情非得已的情況。在駕駛座載著女兒、與對面來車相撞的愛麗絲知道自己將殺死的是什麼。

這也許是為什麼,在劇中貝絲與母親的連結從來不是恨意,而是一種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對抗關係。貝絲與愛麗絲是同一種人,帶著同樣的憤怒,面對類似的情況,做出不同選擇。這種與母親的關係也浮現在貝絲與各個敵手之間。

貝絲與西洋棋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梅休因女子孤兒院(Methuen Home)的地下室,工友先生薛波(Mr. Shaibel)孤獨的一人棋局。對貝絲而言,西洋棋究竟是什麼呢?在鎮靜維他命的藥效下,貝絲看見棋盤的幻視。數年後,在辛辛那提贏得比賽後的貝絲對《LIFE》的記者說,棋盤是她一開始注意到西洋棋的原因,因為在那六十四格的小小空間裡,只要她想,她就可以控制一切、預期一切,而且受傷了就只能怪自己。棋盤非黑即白的結構與規則創造了「公平」的假象,但事實上傷害人、使人陷入困局的永遠不是規則,而是圍繞著規則打轉的人心。

第一次輸棋,薛波先生告訴她:「當你用這種方式輸掉你的皇后,你就要認輸。」這除了為貝絲下棋的風格做定調(總是先走主教前的子,讓出空間給皇后衝鋒陷陣、攻城掠地,卻沒有後盾),也是在告訴她,棋盤以外的世界會影響棋局,在此地的贏,要用其他東西來換。畢竟大眾不喜歡一個真正格格不入的人,也不喜歡如此明顯展現贏的意志的人。

不過,認出並重視她的天才、且不吝讓她知道的也是薛波先生。劇中一幕兩人合照,就在地下室、棋局旁,兩人的小天地。貝絲將手輕輕放在薛波先生的肩上,兩人都露出僵硬的、幾乎不成微笑的笑容,卻顯示了他們的接近與相像。這張照片後來出現在貝絲要前往莫斯科進行關鍵棋局之前,在薛波先生的喪禮之後,貝絲再訪梅休因。她看見從報章雜誌上剪下的、一張張有著自己照片的報導,當中就夾著這張老照片,在經歷一場場棋局戰爭後,她終於真正想起這個最初不為任何目的與她下棋的人,一個理解她、也理解棋局是什麼的人。

兑子:與艾瑪的結盟

西洋棋兑子(Exchange)的概念是策略性地用一子換對方的一子,尤其特指用其他棋子(除了王與后之外)換對方的城堡。在節奏明快的這一集中,共有三場重要棋局,棋局之間,貝絲與其他角色都在不斷經歷各種得失與交換。

即將滿十五歲、離開梅休因的貝絲搬進了另一個城堡:惠特里夫婦家中。雖然終於能自由,但貝絲與新爸媽全無稱得上溫暖的相處,三人活在平行世界,各自懷抱心事。此時貝絲藉著薛波先生的幫助,展開棋王人生的第一場公開賽:肯塔基州冠軍賽,這場賽事讓她正式打入西洋棋的世界,也就是打入男人的世界。

男人,貝絲倍感陌生的領域,稍早我們看見她帶著嚴肅與好奇,觀察著梅休因外閒晃的、年紀較大的男孩子。現在她的眼前就坐著一位面容姣好又禮貌的大學生湯斯(Townes)。這場棋局的拍攝,兩位對手的臉部特寫不像在競爭,倒像是在約會,但看看棋譜,下白棋的湯斯正面臨非常慘的局面。表面上看起來兩人都剩子不多,我們幾乎可以確定貝絲是為了延長棋賽,才讓棋局演變至此,湯斯在投降之前說:「你根本在侮辱我的城堡。」這種調情之詞伴隨著後來的「繳械」,貝絲的黑騎士不僅鎖住了湯斯的城堡,也將軍了白棋。這是貝絲在棋盤世界裡的初夜,伴隨初經到來,湯斯也成為她心心念念卻沒有回應的初戀。

接著是由哈利・米爾林(Harry Melling)飾演的州冠軍巴提克(Harry Beltik)。米爾林的氣質有一絲古怪,他擅長表現使人渾身不舒服的角色特質,除了小時候演達利表哥以外,近期在 Netflix 原創電影《神棄之地》(The Devil All the Time)和科恩兄弟《西部老巴的故事》(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都有精彩的演出。在《后翼棄兵》裡面,他飾演的巴提克自負且喜歡玩心理戰,他總是在對手面前做各種與棋局不相干的事情混淆視聽。

巴提克初登場,就是他堅決地拒絕對手的求和。像貝絲一樣,他想贏。後來我們會看到,巴提克的天才也許只夠讓他稱霸州際冠軍,但他是個照本宣科、苦讀型的人物。在與巴提克的棋局中,貝絲也許第一次面對長線策略的走法,看見對手直接先讓自己佔據中心優勢,卻又在下一步立刻攻到門前,她亂了陣腳、差點輸棋。但中局上半兑子開始後,她很快就看懂了巴提克的套路。

雖然這局貝絲贏了,成為肯塔基州冠軍,拿到全美冠軍賽的門票,但勝利其實建立在她的脆弱之上。當貝絲以為自己可能會輸的時候,她在廁所吃下鎮靜劑,她看著鏡中的自己,只看見一個可能會輸的棋手,怕輸是貝絲的利器,也是蒙蔽她視野的雲。

勝利的貝絲回家發現艾瑪,也就是惠特里太太(Alma Wheatly)又像往常一般獨自彈琴。艾瑪的「真正出場」伴隨著一首 Satie 的憂愁曲子,她是另一個有才情與天賦卻沒有意志去對抗大眾價值觀的女性,也是貝絲眼中「失敗」的例子。但隨著惠特里先生的離去,兩人正式結盟。在貝絲與艾瑪的相處裡面,沒有母親的陰影,她們隱瞞一家之主已經走人的事實,利用母女角色獲得社會認同,實際上卻又跳脫母女的角色關係,以合作為前提建立一個新的家。劇本精妙之處在於,身為孤兒,貝絲所經驗的不是平板的「母愛缺乏」,而是一種更深的孤單。我們可以觀察到那樣的孤單帶來憤怒、疏離,但也使她對集體的意識形態免疫,而極容易與另一個個體交心。

疊兵:「你的問題在於后翼的騎士」

轉場來到辛辛那提賽事,班尼(Benny Watts)出場。由湯瑪士・桑格斯特(Thomas Brodie-Sangster)飾演的班尼是劇集中途殺出的重要角色,他與貝絲遇見過的學院派棋手不一樣,穿著全身皮革製品,還戴個浮誇的牛仔帽,鏡頭帶到他腰間掛著的一把小刀。下棋就下棋,帶刀做什麼呢?當兩人日後在 1967 年俄亥俄州二次角逐美國冠軍賽時,貝絲終於忍不住問他:「那刀到底是做什麼用的?」班尼回答:「提供防禦。」班尼的世界不止有棋盤的六十四格,與貝絲的兇猛棋路形成對比,他潔身自愛,也小心營造自己的形象,他看似總是自負,但自負是建立在對自己優勢的小心保護。他不參加太多公開賽,因為公開賽不能事先知道對手是誰,而且下黑棋還白棋全憑賽事安排,一輸,你的級別就會往下掉。他有貝絲的聰明,卻沒有她的自尊所引發的憤怒。

雖然他的出場沒有參與棋賽,但一開口立刻小挫貝絲銳氣。在休息區班尼正跟朋友們討論一場棋局,貝絲經過立刻提出白方讓黑子「疊兵」的下法。「疊兵」在西洋棋局中表示兩個士兵在同一縱線上,這通常會創造劣勢因為這會讓兩個士兵都動彈不得,無法起進攻作用。但在歷史上的諸多棋局中,疊兵卻也可以成為殘局中逆轉勝的關鍵,因為疊兵動彈不得,卻能創造保護的壁壘。現階段的貝絲依然被這些約定俗成的規則綁住,劣勢與優勢總在開場就決定,她過度仰賴皇后,對她而言,「贏」就是吃子、就是攻擊。

班尼透過下一步的棋局演示,點出皇后盲目進攻可能導致的後果,也向貝絲丟出一句:「雷謝夫斯基(Samuel Reshevsky)在比你年輕的時候就玩得比你好了。」這點出蘇聯勢力在世界冠軍賽的一面倒贏勢。班尼的刀不是用來攻擊,是用來防禦自己,他(和其他欲求精進的棋手)不斷研究蘇聯棋手之前的賽事,這是貝絲一直認為「無聊」的事。她研究自己的棋局,並向艾瑪指出:「我的策略沒有弱點。」我們將在一個小片段看見,後來貝絲也開始下斯拉夫人的棋局。

由於班尼沒有參賽,貝絲又再一次拿下公開賽冠軍,《LIFE》雜誌還來訪問她。由於貝絲在每場棋局中是這麼具殺傷力,一場場比賽的發生,讓觀看棋賽的我們在心中只記得吶喊:「快痛宰這些男人吧小棋王!」有時反而忘記她才十五六歲。她大啖飛機餐,說這是她度過最棒的一個聖誕節,並乖乖回答雜誌派來的記者每個問題、抱著獎杯依指示對相機擺姿勢。在棋盤之外的世界,她左支右絀又有些尷尬。

女記者的角色或許表現了為什麼「贏」這件事,有時比棋局本身還要重要。試想這位女記者是放棄了多少東西才成為社會中作為極端少數的職場女性?她對貝絲孤兒身份的見解和對其天才的病理學解釋或許古板,但那也表現了她本身一種「想贏」的意識。的確貝絲沒有辦法看見:棋賽的進行除了棋盤上公平的機會以外,也受社會結構的種種不公平影響。稍後貝絲不開心報導總是聚焦在她的女性身份和年輕,但這股集體對天才兒童以及對女性挑戰社會結構的期待、甚至引發性想像的力量,就這樣不知不覺在貝絲這個個體身上找到出口。

來到 1966 年拉斯維加斯,這場賽事有兩個重點:貝絲終於正式對上班尼、與初戀湯斯再次見面。在證明自己的能力與魅力後,貝絲急於在兩性關係的領域也找到類似的成就感,因為那是她看見「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我總覺得貝絲對性的追求不是來自真切的慾望,而是一種對她與社會脫節的彌補心態。

湯斯看起來像個完美的戀愛對象,是唯一一個不存在敵人關係的對手角色,但劇中卻暗示湯斯的性取向模糊。甚至性取向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他在所屬時代,也在某些觀念上與大眾背道而馳。兩人在湯斯的房間,湯斯以記者身份為貝絲拍照(註2),此時同房男客莽撞出現,對這種事情並不熟悉的貝絲,竟然當下就以體感的形式接收到湯斯對她的態度轉變。那場戲的氛圍營造比較像是⋯⋯在一瞬間湯斯為自己感到困窘,為自己竟對貝絲產生欲望、或是他日後所形容的「困惑情感」感到困窘。

貝絲的自尊心受傷,她的彌補心態轉向更空虛的東西:酒精與鎮靜劑。貝絲的親生母親愛麗絲從不喝酒,細節顯示她也許曾對鎮靜劑產生依賴,但後來她寧願清醒,並為清醒付出代價。另一個在酒精與藥物上尋求慰藉的角色是艾瑪。這綠色小藥丸簡直是神奇(劇中也有提到名字:Xanzolam),既可以安撫艾瑪的困頓,又可以壓制貝絲的焦慮並讓她專注力提升。

美國六七〇年代,這類鎮靜劑曾經大幅流行,而且就像劇中那樣,使用者很多是女性。而針對有這類需求的女性,醫師開處方籤也滿不經意的。有些理論指出當時的女性在社會與家庭中普遍感受到壓迫,於是依賴這些藥物與酒精來讓自己好過一點。艾瑪的角色就像是此現象的縮影,「上癮」的本質不在於用量,在於沒有從根本被解決的不公感與失敗感。

於是在這一集的尾聲,我們沒有太多與班尼和哈蒙的棋局共時的時刻,而是透過貝絲與艾瑪的談話來回顧這場輸慘了的棋局──因為重點不在怎麼輸,而在貝絲因爲體驗失敗而與此「集體的失敗感」更加接近,也與艾瑪更親。在與班尼決勝負之前,班尼預先對貝絲造成精神上的挫敗:「你的問題在於后翼的騎士。」(註3)同時藉著班尼之口,預示大魔王俄國人的出現。班尼正跟一個路人在聊天,說:「這可比卡羅卡恩防禦(caro kann defence,指他初登場時棋盤上的開局形式,台詞暗示班尼覺得這樣的開局很工整有點無聊)有趣多了(註4),而且還不是拒后翼棄兵(QGD)對斯拉夫防禦。(註5)」這段毫無來由的對話為什麼硬生生插在這裡?

雖然棋局好看、輸贏要緊,而且整個劇的安排也在這方面做到盡善盡美,不過藉著班尼的角色,劇本的真正目的洩露了:真正擺在眼前有趣而使我們看下去的,是貝絲在人生中面對的種種失敗、迷航,跟她會如何逃脫目的性地去行為,這是我們每個人都面對著、也都暗自渴求答案的困局。

最後,她與班尼的棋局果然輸得很慘,班尼用西西里防禦開局,這也是貝絲從薛波先生那裡學的第一個西洋棋策略,而她也像當時一樣被迫投降。你要怎麼贏一個總是先你一步看見漏洞的人?兩人是和局、並且分享冠軍和獎金,但西洋棋的和局其實可以很羞辱。在貝絲與班尼的殘局裡面,貝絲被以「無子可動」的方式逼和,意思是,你被將軍了,接著輪到你動了,但沒有任何一個合法的棋步可以阻止這件事的發生,這比被吃子還羞辱,更何況貝絲是具優勢的白方。

「你只想著贏。」艾瑪這麼告訴貝絲。「現在你也知道失敗的感覺了。」


中局:俄文課與墨西哥的夢想

來到中局,我們終於要看見強大敵人的廬山真面目了,前面一直以鬼魂方式出現的蘇聯強者們最後都集結在一個角色身上:世界冠軍瓦希里・博戈夫(Vasily Borgov)。上一集我們就在雜誌上看見他嚴肅的臉孔,以及劇集真正開場之前,我們先看見貝絲與博戈夫在巴黎的第二次交手。為什麼博戈夫會成為她/美國人的心魔,以及貝絲如何成為國際媒體的寵兒?在這一集裡面就要開始開展了。


首先我們看見已經離開高中生活的貝絲重回校園學習俄文,也跟大學生「鬼混」。劇情刻意讓她的「第一次」亂七八糟,跟一個完全沒交集的俄文班同學在喝了酒呼了麻之後亂作一通,在在顯示貝絲完全不知道別人到底是怎麼進行談戀愛、社交、打砲那一類的事。在這一堆「冒險」之後。她的孤立顯示在大家都去看電影了,她自己跟大麻與酒和音樂繼續玩得很開心。除了西洋棋以外,這些刺激物就是她最好的朋友。不過現在她會說俄文了,她的棋逢敵手同時也是友誼的可能。

墨西哥市,1996 年。艾瑪與多年筆友終於可以談個假期戀愛。遠離美國、遠離家庭角色與社會責任,艾瑪眼中的墨西哥市很「自由」。到底哪裡自由呢?她看著鏡子喃喃自語,是因為海拔高度嗎?是因為他們的信仰在穩固社會基礎之下並不規範人的慾望嗎?墨西哥市之所以自由,是因為它乘載投射到遠方的夢想。在夢想的情緒當中,艾瑪也進一步挑戰貝絲:「西洋棋不是你人生的一切。」

作為貝絲的心靈支柱,艾瑪固然很了解她,也因此能看透她的盲點,不過這種「除了贏以外人生沒有別的目標」的狀態,恐怕是博戈夫最清楚。你可以在他的冷靜與聰慧之下看見一抹無聊,他已經贏很久了,從為自己贏、到為國家贏,他期待贏之外的事,他期待像貝絲這種人的出現,他看見了貝絲的憤怒,「像所有女人一樣」。最殘忍的是,能打敗你的人也會是最理解你的人。

在一個電梯場景中,博戈夫對身旁的同伴說:「她是生存者,如果不贏,她就什麼都沒有了。」理解要發生,在觀看的眼光中勢必包含某種愛,人類逃脫不了想與其他個體連結的慾望。貝絲與博戈夫首次面對面相遇是在動物園,他們從不同角度看著玻璃另一邊的猩猩,他們正在社交理毛──競爭或許也是人類進行社交理毛的一種方式。如果可以看見這點,「贏」的意義就改變了。

另外,這也是「我們」的概念開始強烈出現的時刻。對比貝絲總是一個人行動,博戈夫身邊總是圍繞著家人、其他菁英棋手與 KGB。博戈夫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人,貝絲的敵手是一個「群」,而貝絲此時還沒意識到她自己也是一個「群」。

對決博戈夫之前,貝絲與年輕俄國棋手的棋局也帶出艾瑪一開始的提醒:「贏了然後呢?」在國與國、不同意識形態的競爭之間,人有時會將外在輸贏當作己任,漸漸就化為一個純粹的意志,那樣的意志可以讓博戈夫與貝絲眼前的年輕棋手在四歲就開始下棋、未成年就成為世界冠軍。雖然劇集提出「贏了然後呢?」是很重要的,不過我總覺得如果想贏,不管是為了什麼,就去贏,不管有沒有成,總之得做了才會知道「然後呢?」

那年輕棋手天真地說:「贏了然後呢?我不知道你的意思。」在他的眼前沒有贏了以後的世界,只有贏了以前的世界。這一段也許會被閱讀成他沒有自己、忘了個體。這種當時美國人普遍對蘇聯世界的偏見,當然有其根據,但其中也隱含美國人對個體性的過度追求。事實上,這種對個體性的追求在當代已經激化成個人主義氾濫的情況,為了保有個體性要一定程度地去破壞結構,但沒有了結構的支撐,自我價值又無處安放,變成有點兩難的局面。

貝絲所面對的掙扎依然有其當代性,而換一種閱讀方式的話,那位年輕棋手的「盲點」卻也可以是貝絲致勝的關鍵,因為要一定程度地忘記自己,才能下棋下得好像每一步都是最後一步;也才能容許除了自己以外、來自各方的不同力量匯集來打敗敵手。於是這裡貝絲問年輕棋手這個問題,只顯示了她自我價值的動搖。

年輕棋手展現了對美國文化的好奇,這種蘇聯人民的奇怪美國情結很常出現在美國影視當中,不過這也不是全然一廂情願的描寫,當年蘇聯真的有滿多那種靠從黑市進口 Levis 牛仔褲致富的真人真事。於是這場棋局竟也經過「編舞」。貝絲像是美國歌舞片一樣地在棋桌附近創造節奏、聲響與舞步,這是來自她前晚已經將棋局看透,也像是要給她的對手一場 Drive-in 電影。

為了增加棋局的戲劇性,《后翼棄兵》的劇本其實打破不少規則,例如棋桌上不能說話、下棋的速度感也不可能這麼快,尤其貝絲充滿訊息的臉孔更是大方向對手展現了思緒。但這也是角色魅力所在,不管正在輸還是贏,她的表現性讓她看起來隨時都很脆弱。

關鍵決賽之前,一向對自己沒信心的艾瑪公開彈了琴,在男人又離開她的故事之後,她找到了慶祝生命的能量,這股能量也將帶她迎接死亡。當棋局進行時,艾瑪在房間再次坐在鏡前,原先初抵達時鏡中映照的生命儼然已經消失,貝絲輸棋後也再次失去母親。博戈夫的手法是引貝絲攻擊,大方給她吃騎士,再出其不意用小兵攻下主教。博戈夫比貝絲懂「犧牲」,那種以「我們」為前提顧全大局的、近乎迂腐無聊的下棋方式,卻促成了他的贏。

回程飛機上,貝絲買了旁邊的座位,點了艾瑪最喜歡的 Gibson,對著空氣碰了杯,她沒有哭、也沒有怨恨,她的表情好像在說:「我早就知道了。」

在之後的集數裡面,我們將會看見貝絲如何掌握「犧牲」的意義,以及致勝關鍵有時不在攻擊。我認為她將犧牲的恰恰就是去想「贏的意義」和那個「然後呢」,而她獲得的則是屬於她的「我們」。

全文劇照提供:Netflix


註釋:

  1. 依西洋棋位置,以棋手的角度而言,左手邊為「后翼」右手邊為「王翼」。由白方先將后翼側、皇后前的士兵推兩格(d4),黑方也將相對位置之士兵往前推兩格(d5),白方再將后翼教皇前的士兵推兩格(c4),如果此時黑方以士兵將白方士兵吃掉(dxc4),就代表「接受」白方的開局,白方棄一子,換來控制中央的先機。
  2. 她在被拍的時候,床上擺的是兩位蘇聯大師 Efim Geller 與 Vassily Smyslov 1953 年的蘇黎世賽事棋局,貝絲看見就接著下,表示她下過。因為被班尼挫了銳氣,她開始看俄國人了。
  3. 這段對話班尼點出貝絲與巴提克的棋局裡,貝絲策略上的錯誤與漏洞。貝絲雖然嘴硬但後又立刻在其桌上重新從第二十九步下了那場棋局。就畫面顯示的棋譜而言,貝絲改變了子的走法,而在那場棋局裡面,后翼的騎士在中局上半就被犧牲掉了;另外班尼也說:「你不應該入堡。」貝絲早在第八動就國王入堡了。目前在棋譜的這三步與其演變之間,看不出班尼在指的到底是什麼,可能要等西洋棋專家破解了,不過就劇情意象而言,我認為「你的問題在於后翼的騎士。」重點在於提醒貝絲,不要讓皇后自己一個人亂跑亂攻擊,騎士都跟不上,或早早被兑子,完全無法提供防禦或助攻。
  4. 這段指的是班尼初登場時擺的棋陣,一種開局方式,台詞不斷顯示班尼覺得這種開局很工整、後續中局樣式又很無聊。
  5. 「The Queen’s Gambit denied」意思是:后翼的子出去後,對方卻不買帳,沒有要吃子,不急著控中場,改打斯拉夫防禦(Slav Defense)。這招和其他與其相關的棋局理論斯拉夫棋手一度很愛用,而且劇中他們很常聊到的阿廖欣(Alexander Alekhine)也很常使用此開局。

經典不死!《釀電影》雜誌回來了,首波訂購前 500 名加送「貴妃醉酒」

釀電影除了臉書粉絲專頁,最近也設立了 IG 帳號,以及 Line@ 帳號,不同平台會以不同方式經營、露出,並提供不一樣的優惠活動,請大家記得追蹤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