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 最新 趙鐸 2020.05.22 從疏離曼到蘇黎曼:《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中屬於存在狀態式的幽默 《導演先生的完美假期》的喜劇、幽默的基調是建立在蘇黎曼本身的存在狀態上,在世界各地創造一種「巴勒斯坦式」的幽默,一種屬於蘇黎曼的幽默,他重新用自己的存在開拓「幽默」的語意。在存在上無法界定自己的蘇黎曼,遊走在各個界限的蘇黎曼,他的存在是否也能再帶來,甚至為台灣觀眾帶來界限折衝、交融與和解的重新想像? 波波 2020.05.21 上帝如果想搖滾,《吉屋出租》就是祂的波西米亞福音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吉屋出租》是一把解剖刀,切開拉森卅五年來在紐約東區累積的膿瘍,雖然不是所有人都能認同用「愛」來包裝愛滋是唯一的解決之道,但上蒼派拉森來完成《吉屋出租》卻又急忙回收,也算是留給相信愛情、相信自由、相信波希米亞精神的人,一個出口。 汪正翔 2020.05.19 凝視《薩爾加多的凝視》:為何攝影大師都是那個樣? 薩爾加多曾經如此深信這一切,因此當他坦承自己無法面對的時候,如此令人哀傷。但更哀傷的或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我們可以不再崇拜那個現代主義的大師形象,不再相信照片可以見證苦難進而改變世界,甚至不再追隨他們的目光,但是苦難並不需要我們相信,不管我們拍不拍他們,無數人生活在真實的地獄之中,每天每天地死去 甜寒 2020.05.18 《基因諾亞方舟》 :收藏種子的人們 「生物多樣性」不能只是「見林不見樹」的物種多樣性,應該當作個別有機體的多樣性,但我們似乎還停留在將事物分門別類的認識基底⋯⋯似乎還沒脫離「神的完美秩序」太遠。自然科學以「人的完美秩序」取而代之,卻無一處不是關於「知道」、「認識」和「控制」以及對其反省的分類學 2.0 焦慮。 雀雀 2020.05.16 《The King:永遠的君主》:李敏鎬唯美奇幻紅利盡出,後半段是燒腦遊戲硬仗? 鄭太乙是個愛情從天上掉下來還狂翻白眼的女主角,面對男生要求「不要把頭髮綁起來」時還依然故我地帥氣與自在,這其實就是女性觀眾喜歡看愛情劇為少女心充電,但在真實世界中還是不忘追求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同時滿足。真實世界裡這些夢想或許都還無法實現,但沒關係,幸好我們還有韓劇。 詹氏 2020.05.14 《洛基恐怖秀》:時空更迭下,持續共造多元宇宙 【在家重溫經典音樂劇】除了詼諧濃縮了一代人集體的反抗意識,藉音樂劇與電影媒介形成「時光凝結」外,從音樂劇改編到電影的《洛基恐怖秀》,如同法蘭克博士的性別模糊,無法以二分法定義,隨著「時」與「空」的不同,持續透過不同世代觀眾與媒體的互動「延續共造」,形成《洛基恐怖秀》宇宙中的多個維度空間。 1 ... 222 223 224 225 226 ...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