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By 釀電影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從睡眼惺忪的媒體場到星光燦爛的午夜放映

文字、現場攝影/《釀電影》特派員徐硯怡

坎城影展的活力,總在下午才真正迸發。清晨的盧米埃廳前,只見一群熬夜趕稿、神情疲憊,明顯剛經歷過搶票大戰的記者與影評人,在步入影廳前匆忙嚥下口中的食物,以免遭警衛沒收。清晨的媒體場,通常是競賽片或重要單元的首次媒體放映,該片的記者會也會接著舉行,所以對於有即時報導需求的記者來說,此場放映至關重要。

首場開演後,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前,就是首映前的最後準備。場外工作人員的步調隨之加快,技術人員忙著調校音響燈光,媒體區金屬圍欄移動到位,聚光燈的角度也反覆校正。紅毯被仔細檢查,確保一塵不染,沒有任何可能影響明星出場的障礙;負責接送劇組的司機們也已隨時待命。

紅毯盛典:電影藝術的殿堂

坎城影展紅毯照/坎城影展提供

坎城影展紅毯照/坎城影展提供

接近五點的傍晚時分,坎城最具代表性的紅毯活動拉開序幕,場外,工作人員引導攝影和記者定位,武裝警察和保全人員在紅毯兩側戒備,驗票人員嚴格執行進場觀眾一率男士燕尾服、女士晚禮服的規範。明星們踏上著名的「紅毯階梯」,藝術總監 Thierry Frémaux 早已在紅毯頂端的樓梯上等候歡迎主創團隊。這也象徵著全球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這種首映儀式與上午的媒體場截然不同,它極盡所能地打造出華麗氛圍。這看似浮華的安排,其實是坎城打造自己「電影藝術殿堂」地位的一部分敘事工程。連映後鼓掌的長度這類話題,都是創造影片熱度與潛在票房的指標。

紅毯首映落幕後,坎城的夜生活才真正展開。官方慶功與品牌派對接連上場,這些奢華社交場域不只是建立人脈、掌握內幕消息的絕佳場所,更是國際電影市場中諸多合作與交易的開端。遺憾的是,許多不為人知的權力運作,甚至如哈維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那樣的惡行,也可能在這些派對的掩護下悄然滋長。為此,坎城影展已在近年推出更嚴格的行為準則,要求所有參與者簽署並遵守,並透過論壇與講座,提升業界對性騷擾和權力濫用的意識,建立一個更安全、平等的環境。

午夜放映單元:坎城的另一種活力

坎城的夜晚還有另一片截然不同的風景──午夜放映單元,象徵著電影放映的另一個黃金時段,也為影展注入截然不同的能量與自由度。

午夜單元名副其實,開演時間往往逼近午夜,主要聚焦於恐怖、驚悚、動作等類型電影。長久以來以「藝術性」自豪的坎城影展,與類型片向來保持距離,然而面對日舞等影展所開始的「午夜放映」單元大受歡迎並引發全球關注,坎城自 2010 年起也順勢增設此單元,為那些風格大膽、題材新穎、挑戰觀影極限的影片保留一席之地。儘管如此,坎城仍堅持其獨有的儀式感:即使在午夜,觀眾依然能體驗到紅毯環節與嚴格的著裝要求,這與其他影展午夜場的輕鬆氛圍形成強烈對比。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的坎城午夜單元,選擇了哪些影片,以及這些影片又將如何挑戰觀眾的感官極限與思維邊界?都成為此次直擊的重點:

《Dalloway》

《Dalloway》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Dalloway》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近未來,世界正因疫情與氣候變遷而瀕臨乾枯,遇到創作瓶頸的作家主角,住進豪華高科技的藝術家駐村中心,把一切交給無微不至、貼心至極的人工智慧虛擬助理「達洛威」,「她」不但監控她的身體狀態,既是挖掘創作靈感的助手,也是她的心靈支柱。但當「達洛威」的行為逐漸變得越來越有侵略性,真正進行創作的,是人還是機器?

擅長營造令人窒息壓迫氛圍的法國導演雅恩高蘭(Yann Gozlan,《完美男人》、《黑盒線索》)此次主打 AI 科技陰謀與偏執妄想的未來驚悚題材,雖然從攝影構圖到視效設計皆相當精緻,劇情卻鬆散保守,推理線索容易預期。儘管有比利時女星西西迪法蘭絲(《騎單車的男孩》)依舊精彩的緊繃演出,和剛在坎城開幕典禮為好友大衛林區獻唱的法國電音女皇瑪蓮法莫獻「聲」,也無法讓人從逐漸蔓延的倦意中清醒,比較像是一個睡前的(不)驚嚇小品,看完便能沉沉入睡。

《風林火山》

《風林火山》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風林火山》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午夜片單一公布,便在華語觀眾間引起高度注目的,便是香港導演麥浚龍的《風林火山》。這是他繼 2013 年藝術性極高的《殭屍》之後,時隔十二年才推出的第二部劇情長片。製藥公司董事長遭暗殺,為了完成父親遺願,繼承家業的小兒子找尋兄長,卻扯出毒品背後錯綜複雜的巨大陰謀,以及政府、警察與各路殺手之間展開的權力鬥爭。

影片從大雪紛飛的香港灣仔浴血槍戰開始,前十分鐘爆破掃射不斷、音響震天。延續一向高度概念化、從服裝到場景設計都鮮明到幾乎炫技的美學風格,敘事與節奏卻偏向混亂艱澀,過於複雜且缺乏背景脈絡,對於西方觀眾來說,麥浚龍這部籌備期長達十年的新作,首先就有角色辨識的困難,劇情又太過於斷裂,難以全盤理解。對熟悉港產動作片的華語觀眾而言,若是調整心態,將觀影體驗設定為 132 分鐘的明星「型男圖鑑」──看年輕近十歲的金城武、劉青雲、古天樂、梁家輝齊聚 IMAX 鉅幕,求個賞心悅目即可。平心而論,是一部野心與視覺大大超越故事的作品。

《Le Roi Soleil》(No One Will Know)

《Le Roi Soleil》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Le Roi Soleil》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法國導演文森邁爾卡多納 (《我的人生混音帶》 Magnetic Beats)的一次成功嘗試。

老店「太陽王」酒吧裡,一位老客人意外發現中了樂透頭彩,眾人還在驚訝之際,中獎老人卻被另一名想要持槍搶劫的客人誤殺。在場的常客們,包括酒吧老闆與員工決定一起「編故事」來改造事發現場,平分巨額獎金──但究竟誰會活著離開這場謊言遊戲?

影片以《羅生門》式的多重視角敘事,和喜劇的基調,讓所有角色重新演出屬於自己的版本與動機,說服彼此也說服觀眾。高度張力與緊繃的懸念氣氛,讓人始終懷疑誰才是真正的主謀。比較令人驚喜的是劇中華人角色,打破西方影視作品中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成為真正有血有肉的主要角色,影片以社會批判為底,描繪人性面對誘惑與道德時的搖擺與選擇,可以說是令人耳目一新的黑色幽默小品。

《八號出口》Exit 8

《八號出口》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八號出口》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川村元氣的《八號出口》是此次的日本代表,改編自恐怖生存電子遊戲。故事設定非常簡單:年輕男子在地鐵上接到前女友懷孕的電話,陷入一場人生難題:該不該把孩子留下?在接收不良的某個斷訊之間,他被困在一個無止盡重複的地鐵通道裡。他很快摸清楚遊戲規則:必須在每次經過相同路徑時,找出那些「不對勁的異常」。若路上一切正常就可以繼續走下去;若出異常,他就必須折返,直到連續成功八次──否則就得無限迴圈下去。

演技早就備受肯定的二宮和也,完美飾演在無盡上下班輪迴中,被磨光情緒與感知的日本上班族,小松菜奈女神般地驚鴻一瞥。影片以極簡且無盡重複的大量定鏡與緩慢推進,和貼緊主角的特寫鏡頭交錯,放大了封閉空間的幽閉恐懼,連電玩的「玩法機制」都一併搬進來,讓觀眾不再只是看戲,而是參與其中的玩家,一起進入到無路可逃的絕境。沈浸式觀影體驗,也讓午夜首映後,獲得長達八分鐘的起立鼓掌。

《Honey Don't!》

《Honey Don't!》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Honey Don't!》劇照/坎城影展提供

作為此次坎城午夜單元的重磅驚喜,導演伊森柯恩(Ethan Coen)與太太崔西亞庫克(Tricia Cooke)攜手編寫並執導的《Honey Don't!》無疑是此單元的星光擔當,由克里斯伊凡與《懼裂》瑪格麗特奎莉、《白蓮花大飯店》奧布瑞普拉薩主演,講述被捲入神秘教會相關的離奇死亡事件中的小鎮私家偵探,認識富有魅力的邪教領袖與身分成謎的神秘女子。

這是伊森柯恩夫婦繼《Drive-Away Dolls》後的「女同志 B 級片三部曲」第二部,延續他們對 B 級片的熱愛和對酷兒題材的探索。本片被安排在坎城主要放映的最後一日,並且只做了一場放映。坎城影展與其並行的電影市場(Marché du Film)是全球最大的電影版權交易市場,選擇在午夜單元首映,正是向國際買家與發行商展示潛力的一種策略,所以單場的午夜首映,正是將影片維持在曝光的「高光時刻」,延燒成為後續院線發行的最佳宣傳。當然這也是需和官方先行談好的參展條件。

綜觀上述五部午夜單元選片,除了《風林火山》,大多都已在坎城首映後的不久即有上映計劃。這再次印證了坎城影展午夜單元的策略性作用:它不僅是一個展映平台,更是許多類型片積累口碑、吸引國際買家的重要起點。在午夜放映單元首映,就是影片邁向國際發行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