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5
By 偉民
《熱帶魚》:做夢,為生命留一扇門
有天意外晨起,怔怔然地拖著濕重的步伐,游走到尚未開燈的客廳沙發前,窗欄外的淡藍色天光讓我像極了一尾池底的魚。而這尾悠晃過三十載的魚,仍記得十三歲時的天真與自由嗎?我想起那部當年看過,依然在心底某處閃爍搖擺的電影──《熱帶魚》。
作為導演陳玉勳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作品,1995 年首映,並於當年獲得第 32 屆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的《熱帶魚》,以詼諧荒謬與奇幻異趣等劇情元素,為九〇年代初的臺灣進行了一場生動速寫:升學主義之下,校園中的體罰是恨鐵不成鋼的默許手段;電動遊藝場與地下賭博熱,反映人們亟需麻醉生存的焦慮;臺灣西南沿海地區因魚塭超抽地下水而引發地層下陷等問題,城市繁華匆忙與鄉村淳樸人性間隱然幽微的張力,甚至在電影末還輕描淡寫地帶出性侵這一敏感議題。
所有的嚴肅、沈重與不得不,都隨著中學生劉志強(阿強)的白日夢,一一鋪展開來。
電影開場,收音機傳來雜訊沙沙的聲音,旋鈕來回轉動,有人正在說話,其中一些關心民生、一些談論政治、一些廣告產品。對於成長於八、九〇年代,面臨聯考壓力的阿強來說,念誦讀者來信的廣播內容,是接通幻想世界的甬道。戴著助聽器的他,隨著節目,潛至心靈深處的海底世界,他想像那裡有一條專食兒童夢境的魚,在捕食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夢之後,會長出一對翅膀,於日出時分躍出海面,將我們從大魔王的手中解救出來。
阿強暗戀同校的女中學生,手裡卻始終捏著一封未曾遞出的情書,幻想的超能力讓他覺得自己無比勇敢。新聞正在播報一樁綁架案件,被狹持以要脅贖金的孩子,正是昔日單挑格鬥天王機台的玩伴王道南。畢業前夕的電動遊樂間裡,阿強認出歹徒,卻被一棍打昏,一同被載至荒郊野嶺的一處破敗水泥屋裡。
在交付贖金的過程中,因意外車禍的歹徒老大,留下另一名同夥阿慶。穿著荷葉邊領與多處破洞的短衫,灰頭土臉的阿慶摸掏口袋裡發皺的紙鈔,抽起在菸屁股堆裡找出的一小截香菸,單日搬家的臨時工作結束後,匆忙地帶回食物。於是阿強、王道南以及阿慶,三個人輪流吃一個包子。
惶然無措的阿慶,決定將「肉票們」載回嘉義東石老家藏匿。而鄉村老家的親人們卻視「綁票」為一樁彷彿只會發生在都會區的新鮮事,眾人過度天真地做起發財夢來,想著終於有機會擺脫那間鎮日淹水的三合院厝。
晚飯時間,電視報導著阿強被綁架的消息,這群可愛的共謀們,紛紛議論著阿強本人比照片更好看。新聞畫面裡,父親苦苦哀求歹徒釋放阿強,因為再過幾天就要聯考了。而成長於漁村的阿慶比誰都能理解,理解自己其實不願再複製貧窮與階級。隔天,阿慶搬來一箱女兒阿娟輟學後留下的參考書,要阿強認真備考,甚至最後擔憂鎮上的警察找上門來,就備好一艘漁船將阿強送到海上,繼續讀書。
而當海水褪去,露出沙洲,綁匪與肉票們卻玩得不亦樂乎。巨型大便的沙堆,是過於殘酷的真實被留在岸上,他們看著自己的傑作,露出爽朗的笑容。或許那時候,上帝正在思考⋯⋯生命其實很值得這樣一個純粹的時刻。
電影接近結尾有段阿娟的告別,淡淡地說著自己輟學的原因,以及阿強急欲逃離的一切,原是自己所渴望的。在總是淹水的小漁村裡,阿娟在水溝邊撈到了一條熱帶魚,裝在罐子裡,作為贈別之禮送給阿強。水溝裡怎可能出現熱帶魚呢,我想,這是電影所能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或說,生命偶然會靈光一閃,賜與我們小小恩惠,為艱難的日常施展魔法。
藉由阿強的想像,以及這場不夠縝密、破綻百出的勒索計畫,我們意外地潛至底層生活的群像裡,感受那迫於現實,只能選擇樂觀面對的無奈,以及那群於台灣經濟起飛時刻,被時代甩至邊緣的小人物們,仍保有的人性中最核心的單純與關懷。
成年之後的我,時常想起這部電影,在一些意外晨起的日子裡,我像一尾熱帶魚,悠遊至朦朧未醒的城市裡,想著每個人都需要一方逃逸的幻想空間,暫時擱置真實世界中的煩惱與憂愁,也想著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之前,不要害怕自己只有一顆簡單的心。如果你也願意相信,我們的世界並沒有那麼壞,那麼這部電影是獻給你的,一如電影結尾那句──獻給所有愛做白日夢的人。
全文劇照/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