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

By 甜寒

TIDF 2022「再見真實獎」入圍片觀察

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將自 2014 年起所設的「敬!華語獨立紀錄片」單元及單元獎項「華人紀錄片獎」,重新定位成跨單元的「再見真實獎」,本篇文章將略敘單元中的《K 的房間》、《事件現場製造》、《Pink Mao》、《庭中有奇樹》、《布洛卡區》、《逃跑的人》這六部紀錄片,希望能一探策展「再見/再現」、「真實」的要旨。

「實驗」的短片:拿什麼觸碰你,我(們)的歷史?

《K 的房間》以六〇年代語言工具書《新英文法》的念白、作者在獄中的相關資料影像、戒嚴時期的重演或相關錄像為材料,用分割畫面、音畫關係(和字幕使用),及呼應文法書的「名詞、動詞、會話練習、克漏字檢驗」等等形式,對位出台—美—(以及背後的)共,民間—政府—海外,個人—國族—國際關係的拮抗關係,是「轉型正義」一脈作品的有趣嘗試。

《事件現場製造》以 3D 建模、訪談、廢棄台影文化城的武俠片段搬演,巧妙地以江南案關鍵人物吳敦的不同身分與面向,結合個人史、台灣史、電影史和技術史,去呈現事件/記憶如何被再現/製造。以建模和犯罪現場掃描團隊的方式去點出「虛擬」技術反而更能還原現場「真實」狀況,吳敦身為武俠電影製作人以及個人經歷上呼應文本的「(邊緣)江湖人士反映著民族(中心)主義」,最後再以 KTV 中拍攝技術人員訪談的魔幻感,反身看待技術的「中性」⋯⋯這部片的紀錄對準技術史──技術如何正在發生,技術如何跟過去的台灣政治歷史和電影史、物質史產生互動,輕巧而聰明。

《Pink Mao》是一部由作者旁白與圖像、影像資料構成的文論,以印有毛澤東肖像的百元人民幣鈔票為主題,梳理(粉)紅色與毛澤東的歷史:色碼分析、顏色的性別與政治文化編碼,偶像(icon)的畫像、機械複製到數位時代「看不見的再現」。這部短片有著清晰的編排,卻有點可惜其中的論述力道,或是更為靈動的發想與詮釋,稍嫌遜色──因此也令我想起 Vox 製作的知識型短片。

人們的景觀,不在人們的景觀

《庭中有奇樹》拍攝高雄城中城老舊社區,從分割窗中一株雀榕,到隔間中人們一張張面孔,生活的場所與痕跡,有著靜物照一般的質地:寵物,傢俬,腫脹的肢體,靜止的身體,靜止的時光,被迫靜止的眼神⋯⋯因為攝影?因為狹小空間其他機械的「動」所襯托?飄動的窗簾,死者肖像的神壇。或是相反的:口罩的沉默、活潑的孩子們與不動的床墊,彈著吉他面向窗簾窗戶罅隙的迴音浮動,隨著窗戶破洞深淺亮暗切割的大樹,沙沙地發出聲響⋯⋯樹欲靜而風不止的「靜」。而在 2021 年高雄電影節放映前夕,城中城凌晨大火,46 死,原本上線的短片先以黑畫面呈現悼念──更是無聲深處的靜。

與《庭中有奇樹》一樣,《布洛卡區》也與失火的舊建築有關聯,亦處理著人與非人奇異共鳴的景觀:在矽膠娃娃的愛情旅館中,青年們在此處的工作經驗、私人煩惱與娃娃的奇異獨白交織。導演捕捉許多身體與矽膠身體呼應的幽微時刻,令青年們的難言之隱,人與非人的親密感和情感投射,以及娃娃、旅店、大都市沒落社區一隅的物質痕跡,扣著「布洛卡區」(Broca's Area)損傷的表達性失語主題:關於城市,關於城市中的人,那些難以表達的什麼,竟必須透過無記憶、無意識、無心智的媒介得以流洩;而「徒具人型」的娃娃,除了性愛的功能性外,也像是人類已經無處安放的自戀與自傷:人型是人類的廢墟。

《逃跑的人》:沒有選擇,難以理解

《逃跑的人》跟拍八年紀錄了「逃跑的」移工草雲與維興的生活,是這次「再見真實獎」入圍片中最震撼我的作品。與 2019 年《阿紫》關於新住民女性嫁入台灣家庭的紀錄片不同,《阿紫》選擇了巧妙平衡於主角、夫家、越南老家等觀點和張力,而《逃跑的人》卻是深入「非法移工」此一視角,幾乎讓政策面、政府面的描寫缺席,但也因此微妙地呈現拍攝者/觀者與被攝群體越接近,越必須「旁觀他人痛苦」之不適。

換句話說,當《逃跑的人》越要拍出他們的日常一面,或說那些促成生命行動、實現自我價值的積極面向,越反映一個更大的基底:「沒有選擇」。正是紀錄片本身不以獵奇為目的,所以無論在縱長的日子好壞波動──那些糟糕的境遇,包括工傷的殘肢──,或是在橫切面的──越接近被攝對象,越無法完全同理的陌異,「我們永遠都無法感受到的慘事」──都有著比獵奇更深層的不適感。可以說,《逃跑的人》擊中我的核心在於:「沒有選擇」就是最令人不適的痛苦。

以草雲為例,看起來在台灣的生活,她有自己的舞台,還有同儕、後輩的社群連結,但在片中,也傳達出這些根本無法構成一個夠強的信念,或是無法構成一個堪當「選擇性」的東西,壓倒性的是台灣與母國的工資比,令她離開兒女,離開合法身分。不是這些東西留下她,而是她有這樣韌性的特質,就算她是「沒有選擇的」,還是會有這樣的表現。為什麼離鄉背井?為何能不被疾病擊倒?當越是深入看待「沒有選擇」這件事,我們隨著導演從略有所知,到稍能同理,最後卻是要承認:我們很難理解「沒有選擇」這件事,所以才令人不適。《逃跑的人》也因此克制而動人地再現了拍攝者與被攝群體、人與他人弔詭的親與疏漸層。

全文劇照提供:TIDF

釀電影XTIDF 專題請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