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

By 希米露

《厭世媽咪日記》:美人魚的藍色夢想與現實的身心崩裂

付費限定

《厭世媽咪日記》(Tully是由 Jason ReitmanDiablo Cody 這組導演/編劇合作的第三部社會寫實喜劇,另兩部是《鴻孕當頭》(Juno, 2007)《半熟男女》(Young Adult, 2011)。Reitman 還有其他獲獎的社會喜劇,分別是《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2009)《銘謝吸菸》(Thanks for Smoking, 2005)。Reitman 的喜劇有殘酷的社會現實,也有溫暖的人性智慧,隱隱帶著詼諧的自嘲揶揄,呈現出苦中帶笑卻又不失對今日的評論和詬病。

《厭世媽咪日記》是導演 Reitman 與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的第二次合作(前一次是《半熟男女》),講述三個孩子的母親,在育兒過程中的人生困境,以及在平凡中的醒悟成長。故事看來清淡,摻拌的卻是為母的酸甜苦辣與生命掙扎,尤其是界在自我期許與晦暗現實之間的鴻溝差距。

故事始於一個即將臨盆的母親瑪洛(Marlo, Theron 飾演),頂著繃緊緊的超級大肚,由階梯上端蹣跚地往樓下行走,來到可能是有過動症(ADHD)的兒子房間,當他是匹小馬,輕輕為他刷刷皮膚、安撫情緒。在樓梯間由上至下的步行,是整部電影的具體象徵:瑪洛的人生將繼續往下沉走下坡,老三即將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更艱苦的人生。


瑪洛的家庭是個非常典型的中下階級,先生 Drew(Ron Livingston 飾演)有個還算穩定卻收入不高的工作,太太是個家庭主婦,獨自照料兩個孩子與即將落地的小嬰孩。因為經濟狀況還不夠好,於是生活得相當緊促。瑪洛弟弟 Craig(Mark Duplass 飾演)的家庭,則是完全相反的對比:富有的 Craig 一家,生兒育女並非母親的負擔,因為他們不只生活優渥,還負擔得起兒童專有的遊戲間、餐廳、家教保母、和營養健康的餐點。

瑪洛的現實則不然,她是位非常典型的「女主內」,必須擔起所有生活的一切,除了賺錢之外。至於先生 Drew,除了賺錢、親親孩子的額頭說我愛你之外,其他的家事大概就只剩打電動。這是個明顯地家務分擔不均的家庭,但是好媽媽瑪洛毫不計較地承擔生活的一切,因為找幫手會增加開銷,先生擔不起,而弟弟幫忙負擔夜間保母的薪水,也會傷害先生的自尊心。於是,為了瑪洛依舊愛著的 Drew,她願意減輕先生的負擔,同時保有他的尊嚴。

不過,留給先生的回身空間,就是自己減少的自由程度,追加先生的尊嚴高度,則是壓縮自己的生活品質。身為媽媽,瑪洛活得很沈重、卑微、也緊迫。她的精神狀況在兒子崩潰時,也是搖搖欲墜,隨時面臨潰散。

有錢弟弟家的健康晚餐/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
有錢弟弟家的健康晚餐/劇照提供:ifilm 傳影互動


這是一般常見的典型媽媽:意外來的孩子(無論是老三、老二,或者只是一個孩子) 並沒為夫妻帶來美好與幸福,反而是離間兩者的導火線。畢竟,要養育一個孩子,需要很多資源與支援,如果雙方都負擔不起,而必須有所委屈,甚至犧牲夢想,如此一來,孩子的降臨一點都不是浪漫的神話與愛的結晶,反而是惡夢的開始與現實的累贅。

反觀 Craig 的家庭,因為有足夠的資源(金錢),也負擔得起支援(有品質的家教保母),因此生孩子對於太太來說,一點也不是生命與夢想的犧牲,而是填補生命空缺與完整人生的美好經驗。

《厭世媽咪》於是呈現出兩套關於母親的比較:1) 有資源與支援的媽媽 vs. 缺乏資源與支援的媽媽;2) 媽媽的青春夢想 vs. 媽媽的現實困境。

。。。。。。防雷線防雷線防雷線。。。。。。
。。。。。。防雷線防雷線防雷線。。。。。。

以下還有 2,905 字, 7 張圖

歡迎訂閱,繼續閱讀全文

訂閱支持

已經訂閱過了?立即登入帳號

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