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3

By 希米露

逆境中的團結與勇氣——敦克爾克奇蹟的歷史與精神

付費限定

文/希米露

前言:

敦克爾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45)初期,英、法、比三國聯軍在德軍凌厲的閃電戰術(Blitzkrieg)攻勢之下,節節敗退,最後受困在法國北方,不得已只能先求自保,從敦克爾克港口把大軍撤往英吉利海峽的彼岸。然而,這次行動雖然導因於慘敗,卻能成功將四十萬聯軍中的將近三十四萬人援回英國,在悲觀至極的情勢下救回八成的兵力,不只是不幸中的大幸,更是化不可能為可能。因此,此役又被稱為「敦克爾克奇蹟」(the Miracle of Dunkirk),為盟軍未來的勝利,留下了種子。

『二戰序幕與撤退前的局勢』

1939年9月,德國無預警地攻打東邊的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瞬間展開。位於德國西方的英法兩國雖然共聲譴責,實際的行動卻相對消極,最多只是集結在法國東邊國界的馬其諾防線(Maginot line)(註1*)。1940年5月10日,納粹以超過三千輛坦克、一百多個師的兵力拿下低地的平原三國(low countries)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再以聲東擊西的戰術突破馬其諾北段山形崎嶇的阿登山區(Ardennen),突襲包抄英法比聯軍。不過才十多天,三國四十萬的聯軍已被大約八十萬的納粹德軍打得落花流水,敗局已定。

然而,即使必須面對失敗,仍得設定停損點。要如何挽救所剩的軍力與軍備,把敗局與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才是此刻最該考量的重點。

圖一:敦克爾克以及法國、德國、荷比盧三國相對位置。圖中紅線即馬其諾防線,實線部分是法德交界的堅固處,虛線部分為法國與盧、比交界的虛弱處。詳情請見註釋1

『英國政局與新首相邱吉爾』

正當歐陸上的戰況慘烈,德國迅速侵吞著法國領土,眼看就要被攻克投降了,此刻在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政局也早已震盪多時。首相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之前提倡綏靖政策,希望透過1919年的《凡爾賽和約》(註2*)以及在1939年與希特勒簽訂的《慕尼黑協定》(註3*)消極地協調歐洲和平。無奈希特勒惡意毀約,先後攻佔波蘭以及荷、比、盧、法,面對國會的不信任與一路下墜的聲勢,張伯倫自動辭職,推薦英王喬治六世任命邱吉爾(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繼任首相,由主戰派的邱吉爾領導英國迎向戰爭。

這裏所說的英王喬治六世,就是現任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父親。原本他並不是繼任喬治五世的王儲,他的哥哥愛德華八世才是,但是因為愛德華只愛美人不愛江山,決定退位,才由喬治六世擔任英王。而喬治六世素有口吃,曾經接受語言治療,這段故事後來由湯姆.霍伯(Tom Hooper)拍攝成為《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由科林.佛斯(Colin Firth)主演,贏得了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導演、原創劇本與男主角四個獎項。該片講述的就是二次大戰開戰前,喬治六世與語言治療師萊那爾.羅格(Lionel Logue)的友誼與互動。

『聯軍撤退的多重艱難』

1940年5月10日,在張伯倫踉蹌辭職之後,邱吉爾即刻上任英國首相,此日也是德軍踏平了低地三國、衝破馬其諾防線進入法國領土之日。接下來數天,面對納粹雄厚軍力的進攻,以及聯軍窮途末路的無力防守,邱吉爾不得不在5月25日下令執行代號「發電機計畫」(Operation Dynamo)的行動,在5月26日展開英法聯軍的緊急撤退。

此時,德軍已經團團包圍北法,四十萬聯軍已經是四面楚歌、八方受敵,唯一的希望就只剩北方的多佛海峽(Strait of Dover)。要由敦克爾克橫跨多佛海峽,抵達英國肯特郡(Kent)的多佛海港(Dover),最近的距離大約是76公里,單程航程大約兩小時。直至今日,兩港之間依舊天天每隔兩小時,就有遊艇來回往返,兩個小時的航程並不遙遠,看似也很容易,只要風和日麗,有何困難?

《敦克爾克大行動》劇照/華納影業提供

然而,1940年的敦克爾克大撤退所面對的多佛海峽,是隨時都有德軍轟炸的死亡戰場。當時的德軍,無論海陸空的實力都遠勝聯軍,有潛艇魚雷海上襲擊,有軍機空中掃射,更別提那已經節節逼近的陸上裝甲部隊了。

而就算不提兩軍的軍力差距,光是撤退的軍備與路線,也都是問題。敦克爾克的沙岸上有四十萬聯軍,聯軍當時卻只有三十九艘驅逐艦(destroyer),一艘軍艦能夠乘載多少軍人?需要多少軍艦才足以讓四十萬人迅速撤退?這些都是當時已經腹背受敵的英法聯軍必須面對的威脅與挑戰。

以下還有 3,763 字, 4 張圖

歡迎訂閱,繼續閱讀全文

訂閱支持

已經訂閱過了?立即登入帳號

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