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6

By 陳亭聿

那些無人知曉的小宇宙——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羈絆和推進

看完《小偷家族》後跟朋友閒聊,先是說整體感受,繼而切換到對是枝裕和電影裡一些迷人細節的漫談,他提到喜歡片中小男孩祥太收藏的彈珠,以及彈珠裡的宇宙。「也許這部片就像彈珠裡的宇宙吧。」我隨性地回了這句話,主要用心原是為了在聊天過程中做出拋接,讓日常對話迸發似有若無的靈光。然而,事後卻對自己這句隨性的發言有些在意,反覆地想為什麼自己這麼說呢,到底說得對不對呢。

我有一個感覺,當非得把一件事情思前想後的時候,生命通常也正在給自己一個重大的暗示。純粹鑽牛角尖當然不是好事,但通常這個鑽繞的過程,背後是有一個很稀罕的推進力的。畢竟人生在世,發懶無時,這種動力不是時時都有,必須珍惜。

而想要了解是枝裕和的電影,也許經行一遭周折磨覆的旅程,是值得慎重考慮的。這麼說是因為:是枝裕和似乎也有這種思考迴旋的習慣,他自己曾提過《小偷家族》之所以成作,事關他思考了十年的事情。十年當然已經很長了,但我感覺他還說得有些含蓄,不然不會在2004年,也就是距今十四年前出現那樣一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換言之,我覺得他至少對「某一件事」,往復思考了十四年之久。

因此不由得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問題這麼摧折、困擾,或者反過來看,搔抓與推動是枝裕和呢?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將今年的《小偷家族》對照十四年前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不難發現兩部電影的血緣關係。首先,兩位少年主角祥太(《小偷》)和明(《無人》)的性格都異常超齡,情緒皆內斂鎮定,可是,他們的狀態似乎又不如表面上安定——畢竟他們才正要進入青春期。因此兩部片在某個程度上,也都可以被視作男孩的成長電影。除此之外,幾個關鍵的情節轉折也有對照關係,像是被錯待的凜(《小偷》)或遊蕩的女孩紗希(《無人》)的加入;還有「奶奶」初枝(《小偷》)和妹妹小雪(《無人》)的過世,以及其後由家人親自掘土私自下葬的儀式。

然而,更大的連結,當然還是其核心角色群落與事發場景的相似性——二者都是在窺看一個座落在現代都市景觀裡,情狀組成特異,生存不易的家庭。是枝裕和關心他們的生存空間與情感處境,好奇這些家庭的存續之道。

當然,這兩個故事,一如其中的家庭成員,看似有親緣關係,卻也不是那麼直接和肯定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中的孩子都是同母異父,《小偷家族》裡,少年有奶奶、父母、小阿姨和妹妹,但其實六個成員之間全無血緣關係。更不用說這兩部片也不像是枝裕和好幾部電影裡都出現同名的主角,那位常常抑鬱不得志的良多。換言之,《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和《小偷家族》可以說長得有幾分神似,卻也不十分相像。

而當我發現自己無法同樣說出:「《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很像彈珠裡的宇宙」這樣的話時,我意識到它們更有著極為殊異的質感和屬性。我認為,這並不僅是個人直觀的感覺而已,我覺得是枝裕和是蓄意為之的,他很悉心地在片中留下了引導性的軌跡和解謎的暗示。關於這兩部電影,這兩個家庭,是枝裕和賦予了標誌著各自屬性的特定物件和意象——

如果說《小偷家族》是那顆藏在衣櫃裡發光,裝載著宇宙的彈珠,《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就像是電影中,孩子們在陽台上埋下種子的盆栽。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劇照/ifilm 傳影互動

為何是彈珠跟盆栽呢?窄仄衣櫃裡的彈珠與狹長陽台上的小盆栽,都很精準地譬喻了一個現代都市裡「家」的狀態:家作為一個器皿,它盤據一個人為的,限定的物理性空間,收容著一群稱為「家人」的人。而彈珠裡的宇宙,盆栽裡的生態圈,則又更貼切地說明這兩個微型世界自給自足,成員相依為命的狀態。

在這兩部電影中,是枝裕和更探討當這個家族與外在世界不僅止是疏離,而是與社會脫軌,發生偏差,幾乎被孤立和遺忘的時候,它內部的鏈結,或者,直接用《小偷家族》裡點出的「羈絆」二字,反而更為強烈。漸漸地,迴路封閉的小世界發展成獨立運作的異次元,直到其間的困乏死生不為外人覺察,於此同時,其內部的豐饒和富足,亦無人知曉。

而這份不為外人所解的,心靈上的豐饒與羈絆,或許正是觸發是枝裕和窺看和理解這些家族的動力。我在看兩部電影時,都曾對家庭成員彼此之間深刻的理解、毋需言語的默契與無條件的擁抱,同時產生慚愧和欣羨之情,幾乎到了過於喜愛,想要成為一份子,而忘記他們處境困厄的程度。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那麼,盆栽裡的生態圈與彈珠裡的宇宙,又有什麼不同的屬性呢?相較於植物有機且無可預期的生長狀態,宇宙則更被理解為已有一套運行的規律,星球之間的公轉自轉相對恆定,而這也很吻合兩部電影中不同的家庭狀態。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因母親棄家而去,孩子之間慢慢陷入失序狀態,然而,每個孩子的性格還有彼此間的互動關係,卻得以自由蔓生,開出奇花異果,當然也可能因此凋萎。相對而言,《小偷家族》裡可以看到在大人們的帶領下,開發出一套相形完整,並得以被系統性地傳授及執行的生存之道。其中,當然又以父子聯手偷竊的行為最為明顯——行竊的軌跡漸漸成為生活維運,甚至是增強情感羈絆的迴路,這點還可以從他們獨特的「指頭打轉儀式」看見是枝裕和關於「循環」、「輪迴」的提示,祥太所在的家族確實更像是一個恆定的小宇宙。

可是也請別忘了:早慧的少年通常是不安分的。無論是《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或《小偷家族》中的少年,都開始有更多向外探索、求知的慾望。在《小偷家族》中這份慾望尤其熱烈,因此具有很強大的劇情推動力。劇情發展到中段時,祥太便起意跟爸爸分享《Swimmy》這則「小魚群組合成大鯨魚迎戰大鮪魚」的故事,電影裡他被打斷而沒來得及說出口的,很可能便是原著繪本中的潛台詞:「可是,你們不能老待在這兒啊!我們一定得想個辦法!」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當故事進入到後段,妹妹凜也加入行竊行列時,祥太趁機大動作地撥亂翻倒陳列商品,跳下騰空迴轉的車道,以實際亂序和脫軌的行徑,來幫助自己和妹妹逃離偷竊的無盡迴圈。這個舉措讓小宇宙終於分崩離析,即使情感仍相繫,卻不再能共同生活。它更重要的意義,是讓是枝裕和透過媒體的報導和警察的審訊,帶出在前作中未呈現的面向,也就是當他們的處境暴露在公眾的檢視和審判之中,人群便從冷漠的無視,一夕之間轉為以正義之名,曲解與惡意中傷的無知。

十四年後,是枝裕和把故事和家族的設定更進一步極端化、戲劇化,讓他們的宇宙從世界上架空出來,演化出自己運行的生存法則,並增強了那份羈絆的強大引力,讓它由裡頭看起來是富足、療癒而完滿的。且並未止步於此,他還讓少年對外頭世界好奇,反向地對所處的小宇宙及其運行的法則展開疑問,一如他的許多電影那樣,呈現出父子價值觀之間的落差和矛盾。

更重要的,是他在這部片中回到了十四年前探索的起點——同樣身為一個局外人,他如何意識到大家是怎麼漠視、窺看和曲解這個家庭的?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小偷家族》劇照/采昌國際

終於,那個當初抽芽、滋長與蔓生的提問,被反覆琢磨,來回思索,由裡而外地理解,並更明澈完整地,以一個被精煉及拋光的故事呈現在大眾眼前。我想,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直觀地感覺「這部片就像彈珠裡的宇宙」的原因。

至於自己究竟更喜歡盆栽裡的生態圈或是彈珠裡的宇宙呢?雖然二者各有魅力,無從比較,然而我想,還是十四年前那種仍帶有部分自然、有機的狀態更吸引我。不過究竟為什麼呢?這個答案,大概又事關另ㄧ段鑽繞的旅程,於是,我驚奇地發現經此一遭後,自己居然又位處在探索的起點之上了。


【釀電影】2018年 6月號(訂閱方案請看這裡

《一直在等回家的人》——是枝裕和專題
〈是枝裕和:死亡與重生的日本美學〉by 馬欣
〈是枝裕和:日常生活的魔術師〉by 吳曉樂
〈《比海還深》:在一切仍願意相信的時候,拚命相信〉by 施彥如
〈《小偷家族》:回歸舒適圈?或再一次昇華?——談是枝裕和的「變」與「不變」〉by Pony
〈給生者的安魂曲——是枝裕和的電影〉by 乃賴
〈那些無人知曉的小宇宙——是枝裕和電影裡的羈絆和推進〉by 陳亭聿

《釀影評》專欄
〈《犬之島》:我聽得見你。〉by 香功堂主
〈《瞞天過海:八面玲瓏》——女孩說:「看起來好好玩,我也想玩⋯⋯」〉by Lizzy
〈《超人特攻隊2》:繼《神力女超人》後最深埋弱勢人權梗的超級英雄電影〉by 雀雀

【釀酒師】人物專訪系列
〈釀酒師 3 號|只要為電影而活——專訪【台北文學.閱影展】策展人楊元鈴〉by 張硯拓
〈釀酒師 4 號|「顏色是有魔法的!」——專訪影像漫遊者 Zoe〉by 張硯拓

高雄市電影館【電影歌舞伎:鈴木清順の鏡像迷宮】影展專題
〈《肉體之門》:愛情與戰爭〉by 香功堂主
〈【大正浪漫三部曲】:鈴木清順的劇場幻象〉by 牛頭犬

看更多專為影癡而生的好內容,就一起來支持【釀電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