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怒心理師 本名黎豈鳴。一位愛看電影的諮商心理師。相信電影,也相信情緒的力量。 常用的標籤 #影評 #永遠在一起 #釀影評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22.05.09 《月光騎士》:拒做創傷的僕從,倖存即是英雄 本作並沒有電影宇宙的加持,在缺少知名角色的情況下,《月光騎士》進一步證明:只要主題新穎且有趣,就算是完全陌生的異能、神話,仍舊有它的賣點,而這多少替漫威影業打上一針強心劑,鞏固其佈局信心,接續擴張多元的英雄世界。 2022.03.29 《貝爾法斯特》:遊子的鄉愁,謹記自我的明鏡 或許,這正是肯尼斯布萊納選擇童趣視角的根本原因:做為導演,他所訴求的不僅是鄉愁,更是之於人性的肯定。就算暴動歷歷在目,社區鄰里的溫暖,依然在輾轉不寐的夜,輕輕擁抱著他,緩緩哄他入睡。無論過去與未來,一則則童話故事,全非謊言,而是一封封謳歌人性之美的情書。獻給故人,也獻給遊子,更獻給迷惘的人。 2022.02.22 《世界上最爛的人》:擱淺於青春的荒唐 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2021.12.27 《偶然與想像》:就用言語,磨蹭彼此的靈魂與性蕾 偶然既是一種脫軌,也是一種拓寬,得以打破既有的想像,卻又不會吞噬現實。導演濱口竜介,以緣分創造出契機,溫柔地推動角色直視自己埋得最深的課題,進而使人明白:無論是年少時的懊悔、情感的愧疚,抑或是自我價值的塌陷,都該有二次機會,好讓人贖回往昔的黯然片段,以便彌補,或說漆上煥然一新的生命構圖。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