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zy Lizzy Lin,曾在金融業任職多年,但人生最愛還是歐美電影與影集,喜歡透過書寫,讓電影找到速配的觀眾。耕耘部落格多年,臉書專頁『Lizzy聊電影』。 常用的標籤 #影評 #白雪公主 #釀影評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19.07.22 從《殺人回憶》出發,談奉俊昊世界裡的徒勞往返 本片第一幕,警察朴杜文要探查屍體,叫一個緊跟的年輕小鬼走開,那小孩不走,甚至故意不斷重複警察說的話、模仿他的動作。這簡單的屁孩行為,點出了不論朴杜文如何努力,做出的種種舉動都不會有影響,那位小孩成為他的鏡子,他一腳踢出去,沒有踢到東西,只見到鏡子裡有個人踢了一下,就這樣而已。一切都這麼無謂、無意義。 2019.06.25 《火箭人》:一場繽紛絢爛的內省之旅 《火箭人》讓觀眾進入強叔的腦袋,觀看他的困境與感受,從劇情走向看得出來,身為製片、籌畫本片多年的艾爾頓・強給了編劇與導演不少空間去呈現他生命中的黑暗面,這樣坦然的態度特別令我感動──他已大步跨過種種低潮與難關,破解成名的詛咒,逃過悲劇音樂家的命運,接受每一面的自己,因此能夠抬頭挺胸面對過去、侃侃而談 2019.05.03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觀眾在被娛樂的同時,還能感動又惆悵、一路邊哭邊笑的原因,要歸因於編劇與導演處理幾位重要元老角色的慎重及尊重,以及投注的深厚情感。安排他們在勝利機會渺茫的終局之戰,對抗似乎已寫定的天命,使這些英雄更接近無奈無助的凡人,產生的勇氣也更為偉大——他們挺身而出並非對自己有任何信心,而是「非如此不可」的決心。 2019.03.25 《我倆沒有明天》:好萊塢體系的法外之徒 《我倆沒有明天》的開頭是感到無聊、煩躁的女主角,結尾是數不清的彈孔與暴力,整部片帶著對當權者的反動;《畢業生》的開頭則是男主角雙眼無神、彷彿機器人般搭飛機回家,結尾是對未來的徬徨眼神,透露了一整個世代的焦慮。兩組主角都在逃離他們自上一代接手的人生。這些在當時「非典型」的結尾與意涵,宣示了新時代的來臨 2019.03.11 《驚奇隊長》:她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女人 她要的不是特權,不是要打倒男人,她就是和其他英雄一樣,只想發揮全部的潛力,為社會付出。丹佛斯真正發威的時候,背景配上不要懷疑樂團的Just A Girl,諷刺意味濃厚:沒錯,驚奇隊長打架像個女生,但這不再是貶義了。不用再煩惱女生要有女生的樣子、男生要有男生的樣子,總之──你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2018.12.07 《幸福定格》:別讓婚紗放大照成了房間裡的大象 導演沈可尚表示,起初想拍的主題是婚紗照,後來才發現更想探討的是婚姻與夫妻間的對話。大多數新人拍婚紗照時,心裡想的是「這是幸福的開始」,但它並不是。它只是一個幸福的格子,人生膠捲上的一格,生命的問題不會因為你找到了另外一個人就水到渠成,那些照片只代表你在那一格是幸福的,之後的日子仍要自己看著辦。 2018.11.13 《賣場華爾滋》:小確幸不可恥而且挺有用 《賣場華爾滋》裡頭沒有富貴的大人物,大家都在討生活,對彼此困境心領神會,盡力互相扶持,老闆與上級盡可能包容屬下,同事間細心觀察彼此的問題並保護對方,這些人交織而成的生命故事,有詼諧幽默,但也有嚴肅的人生課題。德國新銳導演湯瑪士.斯圖伯替角色們建構出充滿善意與溫暖的空間,彷彿一個迷你星球般的世外桃源。 2018.11.01 無視玻璃天花板的導演──凱薩琳.畢格羅 凱薩琳.畢格羅近四十年的導演生涯,一直都無畏地堅持她的獨特視角,遊走於傳統類型電影及藝術電影之間,盡可能平衡需求,又不失去自我,不被自身性別與外在障礙所限制。她曾說過:「如果女人拍電影會遭遇某些困難,我選擇忽略,理由有兩個:我不能改變我的性別,我拒絕停止拍電影。」 1 ...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