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a 徐硯怡,影展長工,看電影的時候會忍不住在意聲音畫面比例和字幕翻譯。近年來努力讓青少年朋友們走進戲院,想努力為他們打開認識世界的窗。 常用的標籤 #影展 #影評 #釀影評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25.05.30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坎城後記──夢的拾遺 回顧這十一天,電影可以是任何東西:是自由、是力量,是聲音,也是夢。而在坎城,電影更是一場大型的集體夢境,所有人的疲憊與思緒和一格格畫面交織,睡意參與觀影,意志力抵抗眼皮拉幕。在揹上行囊結束行程之前,想補充幾個今年較少人提起的類型和獎項,也許作爲最後這一場夢的拾遺── 2025.05.29 【2025 坎城現場直擊】當真實世界停擺,電影依舊閃耀 這位曾被伊朗政府監禁、如今仍被軟禁的異議導演,就算在再艱困的條件下,冒著影像被警方查扣、劇組人員被捕的風險,都沒有放棄過創作。今天也是睽違十五年後,潘納西首次能夠出席國際大型影展,並親自接下人生中的第一座金棕櫚獎。 2025.05.24 【2025 坎城現場直擊】從睡眼惺忪的媒體場到星光燦爛的午夜放映 綜觀上述五部午夜單元選片,除了《風林火山》,大多都已在坎城首映後的不久即有上映計劃。這再次印證了坎城影展午夜單元的策略性作用:它不僅是一個展映平台,更是許多類型片積累口碑、吸引國際買家的重要起點。在午夜放映單元首映,就是影片邁向國際發行的第一步。 2025.05.22 【2025 坎城現場直擊】非競賽單元之首週盤點 在立場極化與假訊息充斥的時代,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為全球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而電影,也早已不只是視聽娛樂,而是介入現實、發聲表態的文化行動。我們對影展的觀察,除了影片本身的藝術性,也許更該注目影展如何張起揚帆,在當代議題中航行。如同本屆評審團主席茱麗葉畢諾許所說的:讓我們用藝術對抗暴政與壓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