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By 雀雀

第 62 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評析

第 62 屆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入圍者各懷本事、皆祭出誠意十足的演出:許瑞奇在《好孩子》脫下陽剛形貌,渲染七彩霓虹光;柯煒林在《大濛》搖身一變,從外省車伕慢慢地轉變成正港的台灣人;張孝全於《深度安靜》把全部的愛與回憶翻箱倒櫃,拼命追索自己的婚姻究竟是被誰搞砸的;張震於《幸福之路》的紐約城,上窮碧落下黃泉;藍葦華於《我家的事》誠實地揭露出台灣父親卑微、無能,卻又緊抓著父權的狼狽形象,五位入圍者誰將勝出, 影帝組是 2025 年第 62 屆金馬獎,表演派別互不重疊,那麼比的就是真功夫和評審喜好。


《好孩子》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好孩子》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好孩子》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好孩子》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許瑞奇《好孩子》(A Good Child)

許瑞奇在《好孩子》飾演的變裝皇后,為華語 LGBTQ+ 電影,樹立全新的華麗美艷天花板。舞台妝感、日常扮相極為講究,搭配浮誇的舞台笑話表演,除了標誌強烈的存在感,也想炫目地讓世界承認,她們真的非常美麗。

每一天都要過像是驕傲遊行,這是「娘娘」的使命,但回到家裡,誰不是弱勢的性別/性向受迫者?電影透過阿好返家照護失智媽媽(洪慧芳飾)的過程,相攜化解成長史的心結,雖然劇本是理想主義了點,劇情也並不難猜,但是阿莫多瓦已經告訴我們,Drag Queen 通常也都活得像 Drama Queen,而電影亦無損許瑞奇實踐的美艷表現,以及美麗背後的生命熱度。


《大濛》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大濛》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大濛》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大濛》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柯煒林《大濛》(A Foggy Tale)

柯煒林在《大濛》飾演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廣東退伍軍人,因故退伍後在台北拉起人力車,遭遇幾乎形同《幸福之路》的張震,一生要在異地落地生根,最後卻連一台單車都留不住。但柯煒林有個勢均力敵的對戲對手,與方郁婷丟接球的兄妹火花極佳,有種互相成就的精彩。

單看柯煒林時,總有股被世界遺棄的生猛孤狼之氣,與其說是撿到了一位台灣女孩,護送她執行帶哥哥回家的任務,反過來說,其實也是破碎失根的靈魂,被路過的台灣女孩撿了起來。透過僅僅半塊燒餅的分享、五根油條的等待,以及一份被惦記在心頭的真情付出,就足以讓他身在異鄉也能感受溫暖,一句「走囉」便為台灣人極致的人情味。


《深度安靜》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深度安靜》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深度安靜》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深度安靜》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張孝全《深度安靜》(Deep Quiet Room)

張孝全《深度安靜》唯一的導覽者與查案人,因為電影裡的其他的角色,每個都充滿秘密,卻又什麼都不願說。但他唯一的線索,就只有與妻子的相處記憶而已——因為已經過世的妻子(林依晨飾),已經把心靈秘密帶進棺材裡了。

這並不是諭明一角最難演繹的地方。乍看像是一個鰥夫的生活影像裡,敘事跳接不依靠角色造型作為區別,也不以特效、畫面質感進行區分,除了「現在有沒有林依晨?」之外,觀眾都要靠著張孝全在ㄧ醒一夢的情緒收放之間,來理解時序,爬梳真相的原委。在回憶裡活著,走出回憶便槁木死灰的人,行走於半死半生之間,他將翻箱倒櫃後找出的愛與恨,全都收納進灌入滿滿二氧化碳的車子裡。在電影的最後一顆鏡頭,會讓你相信世上真的有被父權毒害,但本質良善的男人存在,而真實世界裡的「好」男人之極限,大概也就是這樣子了。


《幸福之路》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幸福之路》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幸福之路》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幸福之路》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張震《幸福之路》(Lucky Lu)

張震在《幸福之路》飾演赴美創業失敗,剛還完負債、並租下一間公寓的男子。眼看妻女就要來紐約團聚,卻因為幾個「粗心大意」的時候,差點又落得全盤皆輸。張震以一台電動腳踏車跑遍紐約城,送外賣的身影揮灑一地,再因一場華工的單車失竊記,串起他「勇敢一點,堅持就是勝利」的座右銘。

電影有多輕盈地拍出移民一代的偉大,張震就多麼奮力地演出。劇中角色名字「盧家成」,倒過來唸是「成家路」,這也是角色心中的「幸福之路」。原來當代父親的幸福,就是在最苦的日子裡,還有孩子緊抱在懷裡,這和觀眾所感受到的淒楚截然不同。而此次的張震,終於是用平凡的角色,與符合演員作者論的狀態入圍金馬獎,不用炫技或查案,不用耍帥擺拍或做造型文章,也不是動刀動槍的角色扮演,就像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的小四,終於在當代找到了自己的愛與歸屬。


《我家的事》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我家的事》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我家的事》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我家的事》電影劇照/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藍葦華《我家的事》(Family Matters)

藍葦華或許演慣了願意為家、為愛示弱,就算被說脾氣軟爛也不以為意,仍然默默付出的男人形象,但《我家的事》絕對是他最勇敢的演出之一。一個中年失業、扛不動家計的父親,除了靠賭養家之外,全然無計可施。後來漸漸被家人看不起,就拿出情緒作為武器示人,後悔卻也拉不下臉道歉,但男人不打算走《一家子兒咕咕叫》(Coo-Coo 043,2022)路線,打算一輩子冥頑不靈一輩子,他用了最覺悟的方式,向對家人道歉。

平凡家庭是世上最貴的夢想,其實不少男人都買不起,卻還是被傳統家庭價值束縛,遂只能死皮賴臉地硬撐下去。但每每撐不住的時候,就把氣出在最珍貴的家人身上,完全忘記自己拼死拼活所求的,不就是一個家庭。這位爸爸其實愛得非常卑微,之所以選擇離開,某程度上是發現自己正是不幸的根源,所以才必須斬斷。

撰文/雀雀
劇照提供/金馬影展
責任編輯/黃曦

《釀電影》「若是貓霧光出,心著就袂閣驚惶」金馬 62 專題。/影像提供:釀電影

《釀電影》「若是貓霧光出,心著就袂閣驚惶」金馬 62 專題。/影像提供:釀電影

2025 年,是這座島嶼面臨嚴峻挑戰的一年。 

處身海霧與暗影之間,我們以「若是貓霧光出,心著就袂閣驚惶──成為島嶼的脊骨,致時代的電影人」為題,從個人記憶的碎片到集體歷史的裂隙,看見電影是如何作為反抗的敘事,電影人又是如何成為堅韌的存在。

「佇我墓前,毋通為我悲傷,請你毋通為我流目屎。我無佇彼個所在,無睏佇遐,已經離開,無睏佇遐。我已化作千風,自由自在佇天頂飛,親像陣陣的風,輕輕吹,漂浮佇無限的天頂。」──台語版〈千風之歌〉

在一幀一幀的影格間穿越重重霧氣,在面朝世界、回望家國的張力之間,持續尋找島嶼的歷史,讓過去不再遺忘,恐懼不再遮蔽,以電影作為時代的脊骨──剩下,就是我們的事了。

成為島嶼的脊骨,致時代的電影人|閱讀專題請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