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By 釀電影

【​釀電影】vol.20《二十歲女生》: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

釀電影 vol.20《二十歲女生》「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企劃單元。/影像提供:釀電影

釀電影 vol.20《二十歲女生》「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企劃單元。/影像提供:釀電影

企劃/黃曦
人像插畫/莫名日常

在成為自己的路上,觀看往往先於言語,而女人要能書寫,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房間。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房間是電影,道出無以言說的念想,重建凝視世界的方式,敘事屬於自己的身體──本次企劃邀請二十位影評人,重新回顧二十世紀的電影,帶領讀者看見,在這些電影裡,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辨,如何成為__。

「我們看見什麼,決定了我們是誰。」──我們應當如何觀看,應當如何書寫,才能在凝視中留下痕跡,而不只是成為他人故事裡的背景?


《鋼琴師和他的情人》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鋼琴師和他的情人》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➀《鋼琴師和她的情人》珍・康萍,1993
撰文/馬欣(作家、影評人)

我們是個學會沉默的性別。《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中為女主發聲的鋼琴,擱淺在海灘上日曬雨淋。彷彿我們這個性別的百年沉默都擱淺在那意象中。最後,當鋼琴墜入海底時,我從此想寫作,為的是沉入海底的無盡沉默


《藍色情挑》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天馬行空

《藍色情挑》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天馬行空

➁《藍色情挑》奇士勞斯基,1993
撰文/顏采葳(文字工作者)

束縛與限制所倒映的夢幻水光,是自由。因此才有代價,才有重量。《藍色情挑》是人心處於失序的絕處,在斷了根的盆栽與樂曲終止的殘響中,卻因此有了重生的可能。因為破碎,才能重組,也才可能背負起真正的自由


《新橋戀人》電影劇照/劇照來源:東昊影業

《新橋戀人》電影劇照/劇照來源:東昊影業

➂《新橋戀人》李歐・卡霍,1991
撰文/甜寒(影評人)

十幾歲是城堡之王;二十歲則如短簇火花。現在眼睛不好,卻更加投入電影。沒有魔法,沒有眼淚,只是走上遠離城堡的路。終於多了一點智慧,因此複雜變得簡單:所有靈魂都深邃卻又無聊,如所有深淵皆百無聊賴,卻純潔


《美麗人生》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美麗人生》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➃《美麗人生》羅貝托・貝里尼,1997
撰文/蔡若君(文字工作者)

生命興許是喜劇,同時也是悲劇。早先對種族屠殺膚淺曖昧的理解,走向更為赤裸乾脆的境地。在一座又一座百花齊放的晦澀樂園,我總是不斷想起那一幕──父親抱著孩子,迷霧中踟躕前行,撞見了成山的屍骨與陰翳


《慾望之翼》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北金馬影展

《慾望之翼》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北金馬影展

➄《慾望之翼》文・溫德斯,1987
撰文/楊元鈴(策展人、影評人)

與其說是啟蒙,更像是對電影詩性的覺知與了悟。柏林蒼穹下的呢喃、書寫、生的質疑、死的嘶鳴、墜落與重生,都凝練如詩,以詩的影像力道,拋出對生命的永恆詰問。於是在天使的凝視中,豁然又悚然地,靈魂正為之顫動


《在黑暗中漫舞》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光年映畫

《在黑暗中漫舞》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光年映畫

➅《在黑暗中漫舞》拉斯・馮・提爾,2000
撰文/黃郁書(寫作者)

猶記得初看時心碎震盪,碧玉的臉龐揮之不散。而今過了十多年,純真將被世界辜負,依舊是生命的重擔。虛幻的歡愉使人盲目,現實終究一次次地癱軟舞動的肉身、懸勒歌唱的咽喉,而在那之前,哭泣和笑容皆是抵抗


《珍妮德爾曼》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珍妮德爾曼》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➆《珍妮德爾曼》香妲・艾克曼,1975
撰文/馬曼容(選片人、製片人)

看似稀鬆的日常,靜止的生活背後,是多年來一次次的壓抑積累。當內心慾望翻騰湧動,咖啡與牛奶,幾顆馬鈴薯,都成為翻轉家庭職能和性別刻板的工具。主婦的利刃對比男性的陽具,抽插宣洩忿恨,固定長鏡頭對流動時間的常態凝視,將平常轉向異常,冷靜且殘酷


《美麗佳人歐蘭朵》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美麗佳人歐蘭朵》電影劇照/劇照來源:MyVideo 影音

➇《美麗佳人歐蘭朵》莎莉・波特,1992
撰文/吳青(國小教師)

歐蘭朵直視鏡頭的瞬間,跨越人類歷史的觸動如浪湧至:無關性別、身分,純然是生命。遊戲人間而繁華終落盡,一如吳爾芙所說,「偉大的靈魂都是雌雄同體」──對命運坦率,對身體從容,已是一種偉大


《光》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光》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➈《光》珍妮・摩露,1976
撰文/黃曦(寫作者、編輯)

女人彼此凝視,記錄廷凝視,解構慣常的男性敘事,將影像還給女人自我現身──存在本就於此。這部電影沒有高潮,只是女人如何在裂隙裡與時間共居,在影像中留下自己的樣子──像光一樣,興許自己就是


《衰弱症》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衰弱症》電影劇照/劇照來源:台灣國際女性影展

➉《衰弱症》琪拉・穆拉托娃,1989
撰文/趙正媛(研究者、影評人)

在我仍一無所知的時候,《衰弱症》是在虛偽、躁亂和平庸的惡意之中,領我照見女性的生存樣態。該如何對喪失意義的自我有所覺察,然後,開始想著如何把自己給拼回來,就從那一面破碎的鏡子開始


釀電影 vol.20《二十歲女生》主視覺。/影像提供:釀電影

釀電影 vol.20《二十歲女生》主視覺。/影像提供:釀電影

▍本期內容

✦【沒有煙抽的日子】──頤和園 ╳ 麻將 ╳ 飲食男女 ╳ 山河故人

本期主專題邀請四位(女生)作者以四部華語經典片為引,談青春的夢起夢滅,在家國、時代等等大寫的詞彙之間,惦記著親近與不親近的道別。青春總讓人以為輕盈,然而世道凌厲,青春的思考便刻下往後一生的、道別與出發的課題。

✦【她們的房間】──莒哈絲 ╳ 安妮.艾諾 ╳ 林雪虹

本期特別企畫「她們的房間」重訪女性創作者們,從莒哈絲、安妮・艾諾到以《林門鄭氏》抵抗遺忘的林雪虹,看文字、影像、書房與戰場,如何交織成薪柴,供寫字的女人們燒煉成符,畫出時間的結界。

✦【我來自子宮】──王和平 ╳ 李姿穎 ╳ 姚愛寗 ╳ Q WANG ╳ 劉采翎 ╳ 謝佳芳

特別摺頁單元「我來自子宮」以「創作」為關鍵字,側寫六位女生的破繭之始、與返抵自我之路。我們請她們提供「房間」的照片,讓我們轉做插畫,矗立紙上成一座座精神空間,讓閱讀者直直望進深處,望見那裡頭翻騰的,女孩 vs. 世界的永恆格鬥。

✦【新世紀的__】──四座城市裡的避風港 ╳ 20 位影評人的 20 部 20 世紀電影

我們採訪台灣、日本的四個實體空間經營者,請他們分享成立初心,用擬人化的方式與自己的領地交陪;我們更邀請二十位(女生)影評人,循著二十個關鍵詞,挑選二十部啟蒙她們青春心思的二十世紀電影。電影會老,卻不會舊,因為多少灼人的心思與醒悟,都在永恆痛著、閃耀著,如二十歲。

更多的閱讀,請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