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電影 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 常用的標籤 #影評 #讀者投稿 #釀影評 #釀電影 #電影評論 2020.06.30 楊小黎 ✕ 莫子儀 #5|特立獨行的作品,你會讚嘆它的勇氣,還是嘲笑它自以為是呢? 人會不會為了要成為美麗又優秀的存在,所以選擇承受孤獨,並且以為,這個是成為優秀美麗的條件之一,而把靠近他的人全部掃射光?又或者,是因為他美麗優秀設下結界,導致身旁的人不願也不敢接近他?這究竟是一個主動變成孤獨者,還是被動成為孤獨者的過程呢? 2020.06.25 楊小黎 ✕ 莫子儀 #4|因為有愛,相對地一定會有恨吧 至於你說的黑暗,不要擔心,就像我的黑暗可能連白晝都能吞噬。我們也都只是一般人,因為有愛,所以相對地一定會有恨吧。演員的敏銳讓我們更能接受所有情緒,只是如何面對它以及如何詮釋它?如果能理解那些黑暗從何而生,為何而來;是自我的,是角色的,是眾生的,還是世界的,就能體會到背後的傷痛與不捨,那暗裡也就是光。 2020.06.23 楊小黎 ✕ 莫子儀 #3|打到這裡,淚還是流了下來⋯⋯ 記得那天在忙碌的行程中,看到了朋奉哥的消息,腦子一度凍結,回去翻了翻和他的訊息紀錄,那麼黑色幽默的靈動對話,每個階段對我的人生指引,開玩笑說我適合演黑道、說我適合去演武打戲、幾年前還說我一定會鍍金,這些玩笑話居然都慢慢地成真,但去年在金鐘獎後台,說好明年一定會一起演戲的這句,他怎麼忘了⋯⋯ 2020.06.18 楊小黎 ✕ 莫子儀 #2|演員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給了自己三個答案⋯⋯ 「這十年左右我有了一個習慣,在演出前會默默地祈禱,希望我的演出不是在彰顯我,而是透過我,讓人的情感能被交流、傳遞;我身為一個演員,只是這之間的媒介,我的技藝、身體,都是為了能成為良好的導體而訓練、磨煉著。」 2020.06.16 楊小黎 ✕ 莫子儀 #1|容易入戲太深的演員,我們的使命是什麼? 我覺得是因為這樣真實的客製化,給予觀眾開放性的選擇,所以近期的台劇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共鳴。但,容易入戲太深的演員,我們的使命是什麼?如果觀眾會跟著我們的詮釋,去投射出對善惡的選擇,那我們自己身在其中的時候,會不會也影響了三觀,演員會不會越活越糊塗呢? 2020.06.09 《千面英雄》 在自己命運化身人物的引導、協助下,英雄在歷險中前進,直到在強力區域的入口被「門檻守衛」擋下來為止。這些守護人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還有上、下——劃定世界的範圍,它們代表英雄現有領域或生命視野的局限。 2020.06.08 【台劇復興】系列文章整理 好評盛滿的台劇《做工的人》昨晚劃下大結局,連同一個月前的《誰是被害者》及今年稍早的《想見你》,可以說整整一年來,從去年《我們與惡的距離》帶起的台劇復興風潮正在結出漂亮果實。所以近幾個月,《釀電影》也針對這些作品推出一系列評論、解析、訪問文章,期盼能和讀者們一起探討這一波台劇風潮,看看其中的人與事。 2020.06.03 【電影釀的酒】2020.06|從漫畫到動畫!大師今敏的創作之路(完整版) 釀電影的 podcast 節目──【電影釀的酒】第一集上線了!從今天起到6月10日,只要在訂戶社團分享你的聽後感,就有機會得到剛出版的今敏長篇漫畫《海歸線》、《OPUS》,快訂閱釀電影並按這裡加入社團吧! 1 ... 30 31 32 33 34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