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雀 雀雀,本名簡盈柔,台南人,台灣交通大學建築所畢。 影評修行者,曾任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台北電影節媒體評審、北影部落客評審、痞客邦金點賞十大最佳娛樂部落客,專欄文章暨聲影散見於台灣各媒體平台,基地在雀雀看電影網站。 常用的標籤 #影評 #釀影評 #釀電影 #金馬影展 #金馬獎 2020.09.11 女影 2020|隔岸觀火:中韓女性不婚與改嫁到歐美,源自看清亞洲父權陋習現形 亞洲女性特別需要影展為生命找透氣的空間,不論是得到心靈的洗禮或者藉此找到更多身為女人的勇氣。2020年女性影展「她的失敗美學」單元中,兩部書寫亞洲婦女因為生命經驗而調整自身婚姻態度的紀錄片:《同一個屋簷下》與《愛情離家一萬哩》,或可具體地稍緩解妳敢於爭取人生的同時、矛盾地衍生出來的被厭女焦慮恐懼。 2020.05.25 專訪苗可麗:痛並快樂著爽演《做工的人》 對苗可麗而言,公車萍從來就是光環,不是陰影。「在之前,我在路上頂多是被問你是哪個藝人對不對?演了公車萍之後,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在忠孝敦化路口,順成麵包門口,有人直接叫出『欸!你苗可麗!』那時候很感動。終於有人可以叫出我的名字了。」苗可麗講得輕鬆,可被叫出名字的那一刻距離她出道的時間,已熬了十幾年。 2020.05.16 《The King:永遠的君主》:李敏鎬唯美奇幻紅利盡出,後半段是燒腦遊戲硬仗? 鄭太乙是個愛情從天上掉下來還狂翻白眼的女主角,面對男生要求「不要把頭髮綁起來」時還依然故我地帥氣與自在,這其實就是女性觀眾喜歡看愛情劇為少女心充電,但在真實世界中還是不忘追求精神自由的双重渴望、同時滿足。真實世界裡這些夢想或許都還無法實現,但沒關係,幸好我們還有韓劇。 2020.05.08 專訪《誰是被害者》李沐:演戲前,要先在心裡把前任清空 不諱言拍攝《誰是被害者》的過程是痛苦的,需要一直處於負面的情緒裏頭,但李沐又覺得,如果有觀眾朋友的人生,正處於劇中任何角色的狀態裡,希望他們可以在追劇的過程中,感受到演員與幕後團隊是那麼有誠意地在陪伴觀眾走這段路。若這齣劇能讓更多人感覺到「自己或許不是全然孤單、寂寞的」,或者稍稍被療癒到,那就好了。 2020.02.19 集韓劇大成、灑高級狗血的《愛的迫降》,是進步還是退步? 儘管已經從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進化到迫降、槍傷、統一不了,但《愛的迫降》說故事的方式、劇情進展都是可預期的,然而因為邀到了化學效應好的知名演員CP組合,有趣的故事支線和各種催淚橋段來加持的戲劇性效果也絕佳,使它穩穩地成了一部集韓劇多年來大成、狗血也灑得高級、示範韓國人所有可愛性格的代表作品。 2019.12.22 等一個許光漢,新劇《想見你》讓台灣女孩都想拋棄另一半 「每接演一個角色,一開始一定都會有磨合期,它不會那麼穩定,就跟新認識一個朋友一樣,一開始會不熟。」儘管自認是個慢熱的人,許光漢也要逼自己盡快跟對方變熟:「越演越熟的過程中,慢慢你直覺地就會知道這角色是會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我來說,穿脫角色的人格都會需要一些時間,我盡量在讓這時間縮短。」 2019.12.08 擴展華語電影與女性電影範疇的實踐者──專訪《夕霧花園》導演林書宇 相較於其他所謂的「女性電影」,林書宇導演的作品常以女性視角帶領觀眾冷靜地看到女性在不同時代、不同年紀與不同環境下所活著的樣子。但深刻拍出不少女性處境的林書宇,其實從沒有意識到過自己是拍女性電影的人。導演說他只是喜歡看複雜的角色人物故事⋯⋯ 2019.09.19 剃刀理論拍《返校》,導演徐漢強留下最必要的,其他都割掉! 《返校》遊戲版本身已讓不少 90 後與 21 世紀後出生的年輕人,對台灣 60 年代的那段歷史產生了新的看法。而《返校》電影版,應該會影響到更多人去思考與記憶。在批判與互相指責太過容易的當代台灣社會,《返校》電影其實是一部凝固起溫柔力量的驚悚片,這應該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1 ...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