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

2025.09

二十歲女生

◎ 此為預購商品,預計於 10 月中陸續寄出
◎ 海外僅寄港澳,運費另計,使用順豐到付配送

本期內容

✦【沒有煙抽的日子】⎯⎯ 頤和園 ╳ 麻將 ╳ 飲食男女 ╳ 山河故人

本期主專題邀請四位(女生)作者以四部華語經典片為引,談青春的夢起夢滅,在家國、時代等等大寫的詞彙之間,惦記著親近與不親近的道別。青春總讓人以為輕盈,然而世道凌厲,青春的思考便刻下往後一生的、道別與出發的課題。

✦【她們的房間】⎯⎯ 莒哈絲 ╳ 安妮.艾諾 ╳ 林雪虹

本期特別企畫「她們的房間」重訪女性創作者們,從莒哈絲、安妮・艾諾到以《林門鄭氏》抵抗遺忘的林雪虹,看文字、影像、書房與戰場,如何交織成薪柴,供寫字的女人們燒煉成符,畫出時間的結界。

✦【我來自子宮】⎯⎯ 王和平 ╳ 李姿穎 ╳ 姚愛寗 ╳ Q WANG ╳ 劉采翎 ╳ 謝佳芳

特別摺頁單元「我來自子宮」以「創作」為關鍵字,側寫六位女生的破繭之始、與返抵自我之路。我們請她們提供「房間」的照片,讓我們轉做插畫,矗立紙上成一座座精神空間,讓閱讀者直直望進深處,望見那裡頭翻騰的,女孩 vs. 世界的永恆格鬥。

✦【新世紀的__】⎯⎯ 四座城市裡的避風港 ╳ 20 位影評人的 20 部 20 世紀電影

我們採訪台灣、日本的四個實體空間經營者,請他們分享成立初心,用擬人化的方式與自己的領地交陪;我們更邀請二十位(女生)影評人,循著二十個關鍵詞,挑選二十部啟蒙她們青春心思的二十世紀電影。電影會老,卻不會舊,因為多少灼人的心思與醒悟,都在永恆痛著、閃耀著,如二十歲。

主編的話

「從哪一圈羊水裡生長,從哪一條陰道裡出走,誰的奶與蜜滋養著妳,端著世界來到妳眼前,the womb,這裡是應許創造的奶與蜜之地。」在這一期雜誌的製作期間,我重新聽起巴奈在二〇〇八年的《停在那片藍》和二〇〇〇年的《泥娃娃》,於是在最後,寫下了這一段文字,將它放在雜誌的封底。

為什麼是二十歲女生?作為一名生在台灣的,二十幾歲的女生,得要看見什麼?

當然,我們很難在一本雜誌裡細密證言所有的少女歷史,但我們必須和始終在場的少女們共同見證——隨身攜帶各色各樣的扁平梳,酷酷集團才會戴無鏡片塑膠眼鏡(最好還要有小蝴蝶結),最酷的同學穿的外套一定是繡著別人姓名學號的,我們從無名小站畢業投入隱 +N 的臉書時代,小蕃薯養成一座開心農場或者水族箱——後來的世界,發生了什麼樣的質變,才讓我們成為始終逃逸、始終沒有抵達的我們?

太陽花學運時期,我們見證並且投入,此生的第一場公民運動;雨傘革命時期,我們在隔海的台灣,練習有了投票權之後,應當作出什麼樣的判斷;更後來,是我們都上了大學,才第一次在盜版網站看見《頤和園》,在關上電腦之後,那一場史無前例的社會運動在香港開出血花。

當婁燁和余虹臉上的風霜,折射出整個時代的惘然,生在台灣,我們或許才回頭看見,那些困囚於反覆黑夜裡的徨惑青年,而生在這一片自由民主的土地,我們才鬆動並且由此燒灼出了什麼——在我們看見之後,我們才開始決定自己是誰——而我們又要如何觀看呢?

幾乎是所有立志念文學的女生,都在二〇一七年讀起房思琪。直至今日,奕含與思琪都還住在我們的身體裡。在無數次妳感覺到「好像怪怪的」的時候,妳總會想起,走進那座初戀樂園時的如坐針氈,在極少次妳可能想過未來會有一個寶貝女兒的時候,妳總會想著,真的要讓女兒活在這樣的世界嗎?

於是,妳從頭到尾地想了一遍:為什麼導護媽媽是導護媽媽?為什麼內衣褲要曬在照不到太陽的地方?為什麼運動要有女神?為什麼她是女導演女作家女歌手女演員女⋯⋯?

一路至今,當代的女人們,興許自吳爾芙的古典訓誡出發,我們過著雙重生活,而創作不輟,也只為想像——我們如何擁有一個明亮的陰道,自生中再次復生,回到溫暖的子宮——然而,正是在這樣的雙重生活裡,我們才理解必須先肯認自己,而非相忍只為國。

肯認自己的身體經驗並不同於生理男性,我們擁有一座子宮,因此小腹天生凸出,我們擁有月經,因此週期更新排出,而這些經驗,也不會因為我們想要自由民主,就得要假裝不存在,更不需要因為我們想要性別平等,就應該表現陽剛,我們同時喜愛自己的生理身分,但同時對抗著社會性別——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先錨定自己。

自「人」(I’homme)一詞不再單指「男人」,而是意指「人類」開始,女人們彷彿都將在某個時刻,成為博日娜・涅姆措娃(Božena Nemcová)筆下的外祖母,於混沌世道底下,幻想一道最為龐大的勇氣與氣力,挨著荊棘叢,抵抗地行走,並向歷史怒吼。

我們讀莒哈絲或安妮・艾諾的抵抗,也讀林雪虹或張慧慈的生命,由此指認出一道世代的女人身影,指認一個女人在成為妻子、母親之前的芳華,我們看見女人同時照看生活,還要透過寫作戮力建起自己的房間,於是這一次,我們不想再當女神了——我們視自己為一本書、一張專輯、一部電影,無意再次標誌命名,又或揭示其中臉孔,更願透過所有女生的目光來重現,以繪畫和文字,以一切誠實到接近透明的方式,來復魅,來除魅。

《林門鄭氏》的作者林雪虹,我們曾在雲端一見,當時聊起她鍾愛的柏格曼電影,以及柏格曼的心靈故土法羅島,雪虹說道,曾經的她深信薩伊德寫的那條「在哪裡都不要有家的感覺」,而今她更希望自己終有一天能覓得她的法羅島,無論生活或寫作,都能在此平靜。

在成為的路上,我們如何看見,如何思辨,如何成為,即使痛苦,但很有力量。而我們必須/我們將要——向著那個能夠命名自我的未來前進——在沒有煙抽的日子裡,在煙霧散去的日子裡,在接下來所有關於我們的事裡,成為新的火種,寫下真正的名字。

⎯⎯⎯⎯《釀電影》主編 黃曦

目錄

【沒有煙抽的日子|The Days without Smoking.】

  • 沒有煙抽的日子黃曦
  • 《頤和園》⎯⎯那年春夏沒有動亂黃曦
  • 《麻將》⎯⎯我們在時代裂隙中成為顏采葳
  • 《飲食男女》⎯⎯當金色筵席離散之後Sophie Yang
  • 《山河故人》⎯⎯中國與中國的另一邊許騰云

【新世紀的__|COLLECTION】

  • 二十,二十:20 位影評人的 20 世紀啟蒙電影
  • 走進新世紀:一間店 ╳ 兩種以上的快樂ioauue

【她們的房間|SPECIAL】

  • 再讀莒哈絲⎯⎯生之哀悼,亦是讚頌張婉兒
  • 再讀安妮艾諾⎯⎯幸福是暴力,我即是抵抗黃郁書
  • 《林門鄭氏》⎯⎯恐懼吞噬靈魂林雪虹

【我來自子宮|The Womb】

  • 開腿子宮空行母⎯⎯側寫王和平
  • 躺下革命觀世音菩薩⎯⎯側寫李姿穎
  • 黎明禁術半夢⎯⎯側寫姚愛甯
  • 桃樂絲魯斯佛蜜糖果醬⎯⎯側寫 Q WANG
  • 鬼剃頭體術土星有環⎯⎯側寫劉采翎
  • 蹺蹺板花圃水色迷宮⎯⎯側寫謝佳芳

【專欄|COLUMNS】

  • 偶然與想像|《哀傷紀》:在一團色的夢裡張詠媛
  • 時間為物|測繪時刻關天林
  • 光影與味蕾|如果詩能抵達記憶所繫之處,吃也可以 feat. 施彥如蔡嘉瑋
  • 什麼跟什麼 EP.01李那

【編輯室時間|A Little Talk】

  • 總編 ╳ 樹洞時間
  • 編輯室 ╳ 悄悄話

立即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