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賀 政大傳播所在學中,關注電影與亞洲流行文化,樂於書寫與生活。經營 Instagram「 @taigacinephile」。 常用的標籤 #人物 #蒼井優 #釀人物 #釀電影 #青春電幻物語 2024.06.08 《花與愛麗絲》和《百萬圓女孩的眼淚日記》:蒼井優的透明與神秘 蒼井優能賦予《花與愛麗絲》、《百萬元女孩的眼淚日記》這兩個角色靈魂並使之成為經典,除了與自身氣質、形象相襯,或許也因為,她的人生亦是這樣走過來的──十幾歲時就從福岡上京,歷經艱辛,終於來到觀眾眼前,讓我們看見她的透明與神秘,並深深為之著迷。 2023.07.28 《惠子不能輸》:為了能感覺到自己,我們都是不斷努力的普通人 三宅唱導演的新作《惠子不能輸》(ケイコ 目を澄ませて,2022)靈感取自於小笠原惠子的自傳《絕不能輸!》。電影不強調「聾」的感官缺失,讓觀者能將聾人看成與聽人平等的、真正的「人」,而非僅關注其生理障礙,並讓障礙成為群體的借代。這便是電影的首要目的──它要我們看見,在聽障拳擊手之前,惠子先是個「人」。 2023.06.30 向未知、夢與故事致敬:《小行星城》 正如魏斯安德森《小行星城》裡,如吟唱催眠咒語般不斷重複說著的「你要先沉睡才能醒來」──我們要睡著才能進入夢中,夢裡什麼都可能發生,我們會無條件相信一切,夢因此能繼續。不論紀實或虛構,文本承載故事,我們必須主動走入其中,相信我們身處的語境,故事才能與我們共振,理念與精神才得以被詮釋。 2021.02.28 《喬瑟與虎與魚群動畫版》:人魚如何能夠奔跑 動畫版對愛情的詮釋,像是對於真人版提出的反詰,告訴我們:愛情之中,兩人是平等的。愛的本質是對等的支持,不是互相地寄生,恒夫與喬瑟在愛情中既相互依靠,給予彼此相同的力量,也各自獨立成長,喬瑟獲得奔跑的力量,不再只是擱淺的人魚。愛情裡不必剝離自我的存在,反之更確立自我存在的價值。 2020.09.17 《惡之畫》:換位的觀看 於今年台北電影節首映,且作為台灣代表之一入圍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惡之畫》,是陳永錤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惡之畫》旨在探討作者、作品、觀者三者間的互動結構,導演初出茅廬就把劍鋒直指議論紛紛的社會議題:如果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出自窮凶惡極的罪人之手,我們該如何選擇我們觀看的立場? 2020.01.14 佳作|《關於艾瑪》:無法抽離的漩渦核心 導演與演員聯手創造了一個色彩斑斕、慾望橫流,卻渴愛荒涼的城市景象,令人驚嘆。艾瑪本是個太過飄渺虛無的形象,但關於這個角色的靈魂空洞也吸引觀眾去思考猜測,與電影一起共同創造完整了這個角色,使得這個千姿百態的女主角具有說服力。看完電影之後,我仍舊深陷在以艾瑪為名的漩渦之中,心甘情願而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