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

By 花神沒有咖啡館

《色,戒》:用愛銘刻存在的證明

李安二度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華語情慾驚悚經典《色,戒》(Lust, Caution,2007),由王蕙玲與詹姆士.夏姆斯(James Schamus)共同執筆劇本,兩人將張愛玲僅約一萬字的短篇小說,擴寫為超過兩個半小時的電影,已成劇本改編案例中的著名佳話。

電影依循原著,從麻將牌局開啟:易府外戒備森嚴,持槍侍衛和警犬眼神兇狠地待命著,明明是大白天,室內卻用昂貴窗簾遮得密不透光,四位太太一邊搓牌,一邊心照不宣地聊著近況。牌桌正上方的強烈日光燈,將太太們搓牌的手照得蒼白而修長,在戰爭頻繁、物資匱乏的年代,太太們手上幾枚碩大的鑽戒,顯現出她們特殊不凡的地位。牌局進行到一半,易先生返家,王佳芝藉口有約而離席,她獨自乘車到咖啡廳,借用電話聯絡鄺裕民等同夥展開暗殺計畫。接著,王佳芝坐回原位,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畫面旋即陷入回憶,直到電影結尾才再次扣回,將開頭懸宕未決、吊人胃口的行動往下推進。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用頭尾加起來共半小時的兩段敘事,便講完了原著大致內容,而電影中間的兩小時篇幅,皆仰賴編劇的想像與建構——王蕙玲和詹姆士.夏姆斯拼湊張愛玲鋪灑的蛛絲馬跡,以作家隨主角思緒流動、飄盪的回憶筆觸為基礎,堆疊層層戲劇事件,並將小說頻繁使用的插敘,改為隨時間順序,逐步築起飽滿、立體的王佳芝角色形象。

《色,戒》的敘事野心與製作規模宏大而繁複,李安企圖還原太平洋戰爭時期,中國動盪的時代氛圍,精緻、細膩的影像文本,令觀者無論從政治、歷史、諜報、情慾等各方面切入,都能找到分析角度,而劇情中涉及的戲劇及扮演成分,更為角色行動添上虛實難辨的層次。

然而,我想回歸到最純粹的「愛」來探討。電影耗費大量心力,呈現人物間錯綜複雜的愛恨情仇,彷彿都在為王佳芝最後對易先生說的那句「快走」鋪陳,為了理解她何以到了緊要關頭才「臨時變節」,我們必須往前追溯:她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易先生的?又或者,對於王佳芝而言,到底什麼是愛?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在半推半就地成為特務之前,王佳芝也只是個 20 多歲的女大學生。

王佳芝的母親早逝,父親帶著弟弟前往英國,不久後便再婚,留她孤身一人在家鄉就讀嶺南大學。廣州淪陷後,嶺大遷到香港大學,借港大校區復課,在缺乏原生家庭依靠的戰亂時期,同儕成了她獲取歸屬感的重要對象。受抗日熱血青年鄺裕民吸引,她跟隨好友賴秀金的腳步加入話劇團,他們演出原創愛國劇,向觀眾募款幫助抗戰,王佳芝也誤打誤撞地發現自己的演戲才能,並成為劇團的「當家花旦」。

初看《色,戒》時,我直覺冒出的疑惑是──一名從未受過戲劇訓練的純真少女,何以那麼擅長扮演?或許身處亂世中的流離,與原生家庭的分散破碎,讓王佳芝更知曉人情冷暖,並能對週遭事物共情共感,從她獨自觀賞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主演的電影《寒夜琴挑》(Intermezzo,1939),在漆黑影院中痛哭流涕一舉,我們便知她是擅於投入「劇情」並將情感宣洩出來的人。

雖說王佳芝具備情緒豐沛的天生特質,扮演卻又是另外一門專業。當然,她勤做功課,又具備能流利用普通話、上海話、廣東話和英語對答的語言技能,不過還是很難相信出生平凡的年輕女生,經過短暫的學習,便能以「麥太太」之姿迅速融入富貴官太太們的生活。但或許,正是因為她沒那麼擅長扮演,在牌桌和交際場上偶爾露出「我本不該屬於此」的少女青澀與疏離感,反倒勾起易先生的興趣;而缺乏專業訓練的表演,令「麥太太」一角並無出現設計過頭的演技鑿痕,卻也使「麥太太」與「王佳芝」的界線逐漸難分,她不可控地進入假戲真做、戲假情真的境界,正如特務機關上級老吳對她的評價:「王佳芝的優點,就在於她只當自己是麥太太,不是弄情報的。」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王佳芝曾經在嶺大話劇六人幫中感到愛與歸屬,但他們終是殊途,李安用多場景精準的場面調度,體現王佳芝在夥伴中的寂寞與孤立無緣──愛國劇首演大成功,大伙慶完功搭上深夜的雙層巴士,她離開喧囂起哄的群人,往前排窗邊獨坐;排練集合時刻,她一人在台上佈景間穿梭,直到同伴喊她的名,才發現其餘五人已在二樓觀眾席坐定;香港計畫失敗告終,眾人打包收拾,她也是獨自在陽台上抽菸,隔著玻璃窗看著同學們在情急衝動之下,合力殺害意圖勒索威脅他們的易先生手下老曹。

見證眾人暴戾模樣後,王佳芝倉皇跨過階梯上的屍體,奔入夜晚街道,她的純真時代就此終結,或者在更早之前,當眾人背著她商量,決定讓唯一有性經驗的梁潤生與她練習男女床事以色誘易先生時,她就已經感到被拋棄了。

當初在雙層巴士上,唯有鄺裕民上前關心王佳芝,並道了聲「謝謝你」,或許王佳芝的心終是受鄺裕民牽制的,才會憑著那麼一句感謝,毅然決然犧牲自己,投入年輕人天真衝動的暗殺計畫;三年後,賴秀金在上海巧遇寄居姑母籬下、持續奮發讀書的王佳芝,鄺裕民再次出現,拜託她加入組織嚴密的「真」特務行動,拾回麥太太一角,了結三年前未盡的遺憾。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經過第一次香港任務的失敗與心碎後,王佳芝再度加入行動的心態很微妙,雖然她自嘲「我就是傻」,但我不想解釋成她是出於傻氣、或真的「愛」鄺裕民才選擇接受對方的邀請。儘管,老吳表面答應任務結束後,黨會送她到英國與父親和弟弟團聚,但王佳芝心理大概也明白,自己終究只是顆供人利用的棋子。歷經日軍攻陷香港,費盡心力流亡至上海,她說:「我感覺我剩下的東西愈來愈少。」動亂大時代底下,人命顯得渺小而無足輕重,或許她需要「被需要」的感覺,來確立自身存在之意義,但那稱得上是愛嗎?

特務行動一旦開始,便無法走回頭路,上級遲遲不下動手的指令,不知計畫終點在哪,王佳芝成了沒有未來的人,她彷彿永遠困在扮演及等待當中,這便使僅存於當下、能立刻感受到痛楚與歡愉的肉體碰撞,更加真切,更加令她感到活著。

王佳芝和真正的同齡朋友之間只剩下行動與計畫,反倒與作為要騙取信任之人的易先生相處時,他們能擁有真心的交流。儘管如此交流是基於背負暗殺使命的扮演之上,她仍須保持提防、緊戒之心,但她總能在某些鬆綁的片刻,暫時忘卻王佳芝。可諷刺的是,彷彿只有在她將王佳芝放到一旁,忠誠地相信自己是麥太太的短暫時光裡,她才是真正自由的。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所以王佳芝真的愛易先生嗎?

李安不畏輿論壓力,堅持不調降尺度的三場情慾戲,如今已是用性愛中的肢體變化展現角色權力消長之典範——從第一場王佳芝被粗暴地鞭打、支配,嘗試轉頭看易先生的眼睛,頭卻被扭回;到第二場兩人以平等、能夠四目相接的姿勢交合,是易先生捧著王佳芝的臉要她盯著自己;再到第三場王佳芝處於上位,使用枕頭蒙住易先生的面部—–我們明顯看出王佳芝在關係中一步步掌有主動權,她甚至能對易先生撒嬌與埋怨,對他房裡散發其他女人的香水味表示嫉妒,以「你知不知道我每一分鐘都在恨你」情勒對方不聞不問就消失數日的行徑,更在高潮尚未平復之時,呢喃要求:「給我一間公寓」。

比起順著張愛玲原著中引用的那句「到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直觀地解讀王佳芝是由性開始「做」出愛的,我認為她對易先生的感覺,更像是她對於愛的投射。對麥太太而言,麥先生只是個缺席的虛假角色;對王佳芝而言,她曾抱有好感的鄺裕民個性軟弱、食言,又給不起承諾,於是,她便難以自拔地,在注定失敗的行動中,在建立於謊言上、肯定沒好結果的關係中,從易先生身上完滿了關於愛情的想像。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唯有全然入戲、真的愛上,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她才不至迷失於永不下戲的空虛寂寞中,但這樣的愛真的是愛嗎?

回到王佳芝最後那句關鍵的「快走」,除了出於情人一時的心軟,更是她在那刻澈底明白,無論身為「王佳芝」或「麥太太」,她都是走不了的。但易先生是自由的,因為他是真的,他對自己的愛也是真的。

放走易先生的王佳芝,是寬容的,也是狠心的。作為生命即將隨著角色幻滅,而跟著落幕的戲子,她身不由己了一輩子,然而,能在世上留下曾經存在證據的最好方法,便是願你忘不了我,願你抱持我曾給予的真切、炙熱的愛,遺憾度過餘生。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色,戒》電影劇照/劇照來源:IMDb

劇照來源/IMDb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